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芳香味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芳香味化合物[1](英語:Aroma compound),同時也被稱為氣味分子,芳香,香味,或香氣,是具有味道或氣味的化學化合物。应该注意的是,和已泛化为一种分子稳定性量度的“芳香性”不同,这里的“芳香味”指的是宏观上能为人所嗅闻到的性质。
當一种化合物具有足够高的蒸汽压(具有足夠的揮發性),就能够经由空气散布到鼻上部的嗅覺系統,显示出该化合物独有的气味。符合以上特徵的分子,分子量通常小於四百。
另外,应该指出的是,英文中的「flavors」包括味觉与嗅觉的影响,而本文的「fragrances」只涉及嗅觉。适用范围上,前者偏向自然存在的风味,而後者則傾向合成出来的物质。[2]
芳香味化合物广泛存在於食品、酒類、調味品以及芳香油中。例如,在水果等農作物熟成時,芳香化合物会自然产生。在葡萄酒中,一些芳香化合物是發酵反應的副產品。此外,許多的芳香化合物在調味品的生產過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食品工業中,芳香化合物能用来增添香味,而廣泛地提升產品的需求。
Remove ads
分類
註記: 香旱芹酮因其掌性,能有兩種味道。
其他芳香化合物
高濃度的醛往往非常刺鼻且無法抵擋,而低濃度的醛則有多種香味。
芳香化合物受體
動物能以嗅覺受體偵測到味道。嗅覺受體是在嗅覺系統中的感覺神經元上的細胞膜受體,能偵測到藉由空氣傳播的芳香化合物。哺乳類動物的嗅覺受體位在鼻腔中的嗅覺皮膜上。
安全性

2005年6月,在皮膚斑貼試驗中,芳香剂被指出是第三流行的過敏原 (11.5%)。[6]
芳香剂在2007年時被美國接觸性皮炎學會票選為年度過敏原。通常芳香剂的組分不會被標示于產品的標籤上,這種不公開化學成份來源的举措给許多消費者带来了擔憂。[7]
在美国,芳香剂由《美國聯邦毒性物質管理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of 1976,簡稱TSCA)管理。在這管理法中,歷史悠久的化合物並不需要受到審查。但是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並不會獨立執行測定安全性的實驗,而是依賴製造商提供的數據。[8]
潜力分子
2011年,國際香料協會出版了一個列表,在協會成員的自願調查下列出3059种化合物。据此他们推测已經將99%既存的芳香剂呈現出來。[9]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