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张家港市
Remove ads

張家港垃拉長江下游南岸,是江蘇省蘇州市代管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998.48平方公里,2012年戶籍總人口91.02萬。

事实速览 張家港市, 概要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張家港市共轄楊舍、塘橋、金港、大新、樂余、錦豐、南豐、鳳凰搭由江蘇省農墾劃歸個原江蘇國營常陰沙農場(現代農業開發區)九個鄉鎮。

歷史

張家港市所在區域個北部原是長江個一部分,成陸較晏;南部地區個發展嚜與附近地區類似,頂早發現個人類活動垃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以前,自商末起屬吳國;秦代屬會稽郡,晉代置暨陽縣。梁代設梁豐縣。隋唐之後分屬常熟、江陰兩縣。清代至民國,常通港以北屬南通縣。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曾一度在北部沙洲地區建立沙洲縣,南部及常熟、江陰兩縣個邊界地區設立虞西縣。中共建政後,東部屬常熟縣,西部屬江陰縣。

1962年,由江陰縣劃出九個公社,常熟縣劃出十四個公社以及常陰沙農場,建立沙洲縣,隸屬蘇州地區。張家港乃末成為一個縣級行政單位。

1986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消脫沙洲縣,改設張家港市,隸屬地級蘇州市。

2004年,江蘇農墾擔原江蘇國營常陰沙農場劃歸張家港市,實行屬地管理。

地理氣候

張家港市東南毗鄰常熟市,西面毗鄰江陰市,北面隔長江南通市如皋市靖江市相望。

張家港屬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張家港市全市總面積999平方公里,全市人口85萬人。

方言

張家港有七種方言:江南話崇明話老沙話錫北話澄東話虞西話江北話。除脫江北話為官話江淮官話)以外,其餘儕為吳語

交通

公路

  • 第一條公路——澄(江陰)巫(張家港巫山)公路、澄(江陰)豐(張家港錦豐)公路搭常(常熟)十(張家港十二圩港)公路,由張家港錦豐人、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抗日愛國將領陳一白少將出資、設計、勘測、建造。
    •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朱家驊任交通部長,全力發展交通。1933年7月,國民政府指派陳一白鋪築了澄(江陰)巫(張家港巫山)軍用公路,18公里,路基寬9米,1934年1月完工。
    • 1937年春國民政府鞏固江防,再次由陳一白自江陰要塞向東,經楊舍、福前鎮東、東萊、合興至錦豐,搶築軍用公路。春季測量,盛夏施工,建橋築基。同時常(熟)十(二圩港)公路段始築,43公里,路基寬7米,路面寬3米。1943年1月9日常熟鹿苑公路段試行通車。

張家港距上海98.1公里、蘇州58公里、無錫40公里、常州70公里、南通30公里、南京200公里,距蘇南碩放國際機場37公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98公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50公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0公里。

航道

  • 張家港港:沿長江岸線達64多公里,其中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個深水岸線達33公里。現有得萬噸級以上泊位65個。
  • 2012年貨物吞吐量達到2.5億噸,其中貨櫃運量150.2萬標箱。口岸貨物吞吐量連續三年超2億噸,居全國縣域口岸之首。
Remove ads

工業經濟

張家港市是2007年中國百強縣第三名,擁有全國首個也是僅有個兩個個內河保稅區之一個張家港保稅區(另一個為重慶寸灘保稅港區)。

2009年百強縣與江陰、崑山並列第一。

十大集團企業:江蘇沙鋼集團(線材、板材、銅業、寬厚板、弗鏽鋼、鍍鋅板等)、東海糧油華芳永鋼牡丹(汽車)張銅澳洋華潤(玻璃)聯合銅業駿馬化纖

根據2011年數據,沙鋼集團銷售額2075億人民幣,為中國第一大民營企業,同時是江蘇省內最大個企業。東海糧油為亞洲頂大個食用油生產基地。

教育

  • 沙洲工學院:1984年創辦,全國第一家縣辦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占地856畝,校舍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規劃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規模為5000人。 有國家級重點中學梁豐高級中學,江蘇省四星級中學: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沙洲中學、暨陽高級中學、張家港高級中學,塘橋高級中學,其餘各高級中學全為省級重點中學,教育軟硬體設施極為雄厚。

城市榮譽

  • 張家港市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示範市」搭「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市各鎮全部建成「國家衛生鎮」。2005年獲得「國際花園城市」稱號。張家港由於垃城鄉綜合發展方面個開拓創新,獲得2008年個聯合國人居獎。

歷史名人

  • 陳一白(楚寶、南琛、維邨)(1903.-1952.11.):張家港錦豐鬱家橋鎮人,中國兩位半電訊專家之一,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防空總臺首任少將總臺長。
  • 錢昌祚張家港鹿苑人,著名航空機械專家。
  • 錢昌照張家港鹿苑人,響應毛主席號召參加新中國建設
  • 曹振民:青果巷人,抗日戰爭中雲南壘允防空指揮部總台長陳一白少將個助手。
  • 黃元明張家港塘橋鎮黃家橋人,抗日戰爭中雲南壘允防空指揮部總台長陳一白少將個助手。
  • 樊友諒張家港福全鎮二圩港人。昆明第十修理廠,雲南壘允中央飛機製造廠飛虎隊地勤發動機組技術員。發動機聽診專家。
  • 周光祚(1919年出生):張家港鹿苑人。南昌航空機械學校老師,重慶航空機械學校分校助教,四川溫江機場協助蘇聯志願隊、陳納德飛虎隊翻譯,成都華西協會大學英語教師 。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