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十家
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九流十家者,漢人班固據劉向《七略》所纂,載於《漢書·藝文志》,乃先秦至漢初諸子學術之綱目。其名實相生,道術裂而百家鳴,猶江河九派,各奔滄海。茲列其目,析其髓:
九流綱目
班固云:「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故去「小說家」而成九流。
儒家
- 主文:儒家
祖述孔子,刪述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以仁義禮智為綱,正名分、隆教化。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惡,並張其義。漢尊儒術,群經遂為治統,歷代注疏義理,衍為中華文化之主幹。
道家
- 主文:道家
陰陽家
- 主文:陰陽家
法家
- 主文:法家
名家
- 主文:名家
墨家
- 主文:墨家
縱橫家
- 主文:縱橫家
雜家
- 主文:雜家
農家
- 主文:農家
農家奉神農,許行為倡:君民並耕,不恃人而食,復素樸之風。其書多佚,今僅《汜勝之書》斷簡存世,然重農貴穀之旨,已潛滋中土兩千年。
Remove ads
第十家·小說家
班孟堅《藝文志》論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其書如《青史子》《伊尹說》之屬,凡十五家,載錄者千三百八十篇,皆此類也。其說雖本於閭里小知,然歷代志怪傳奇、筆記雜纂,莫不濫觴於此。
故古之學者,論九流之品,常黜小說家,不與焉。孟堅引夫子之言,謂其「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又云:「亦弗滅也。」蓋以其雖無當於大道,然亦可觀人情、察風俗,故存而不廢耳。
班固判語
班固云:「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流衍消長
漢武帝後,儒家獨尊,餘者或隱(如墨家)、或變(如道家化玄學)、或融(如法家入律令)。及至魏晉南北朝,道家復興為玄學,名家餘韻入清談。唐宋以降,雜家精神入類書,縱橫術數化入兵法。
據
- 《漢書》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