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笠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笠市(日语:三笠市/みかさし Mikasa shi */?)是位于日本北海道中部,空知综合振兴局的一个城市。境内多为山区,仅西部有较为开阔的河谷平原,主要市区也位于此处。东部的桂泽湖出产许多化石,如三笠海怪龙和菊石[2][3]。市内的三笠市立博物馆为全日本有名的收藏菊石化石的博物馆[4]。三笠市曾经因为开采煤矿而繁荣,不过随着煤矿产业的没落,人口也开始减少,现已成为全日本人口第三少的城市,人口数仅多于歌志内市与夕张市[5]。
市名源自奈良市的若草山,由于山形呈现笠形,故别名为三笠山。据说1882年设立的空知集治监的后山的山形与奈良的三笠山相似,被关在此的囚犯便称之为为三笠山。1906年幌内村、几春别村和市来知村合并时,便以此山之名作为新的村名,成为三笠山村;1942年改制为町时,更名为现在的名称“三笠”。[6]
Remove ads
人口
![]() | ||||||||||||||||||||||||||||||||||
三笠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三笠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
■紫色是三笠市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
三笠市人口变化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历史
最早于1868年即现在的幌内地区发现煤矿[6],但直到1879年才开始开采幌内煤矿,这也是北海道第一座开采的煤矿;1882年官营幌内铁道全线通车,设在此地设立了置幌内车站和幌内太车站,此段路线也是北海道内最早使用蒸气火车头的铁路。同年6月,在此设立了空知集治监。
1906年4月,幌内村、几春别村和市来知村合并为三笠山村,1942年9月改制并改名为三笠町,1957年4月进一步升格为三笠市;但此后由于煤矿产业的衰退,人口开始减少,各煤矿矿坑也陆续停止营运,北海道历史最久的煤矿-幌内煤矿在经历107年后,最后也在1989年关闭。由于人口仍持续减少,在2012年10月后人口数已跌破1万人,甚至曾经一度成为全日本人口第二少的市级行政区划。
产业
交通

辖内现在没有铁路路线通过,但由于本地拥有北海道最早开采的煤矿,过去曾有北海道最早开设的铁路路线,可自札幌连结本地的煤矿区;随着北海道的铁路路线逐渐普及,辖内的路段后来成为幌内线,可往西接往岩见泽市市区,但随本地煤矿产业的衰落,运量需求逐渐减少。1987年国铁分割民营化后,此段铁路也在1988年停止营运,往返岩见泽市的交通则改由北海道中央巴士负责,市内部分则由三笠市营巴士负责。此外在几春别地区过去还曾有为砍筏山中木材所设立的森林铁道,但随着山区道路的普及,此段铁路也在1955年停止使用。公路部分道央自动车道从主要市区的西侧以南北向通过,并设有三笠交流道。
-
重建的幌内太车站(最早的三笠车站)
-
唐松车站
观光景点

- 汤之元温泉
- 桂泽温泉
- 西桂泽温泉
- 三笠温泉
- 三笠铁道记念馆
- 三笠市立博物馆
- 富良野、芦别道立自然公园桂泽湖
- 达布山展望台
- 三笠山(观音山)
- 空知集治监砖造烟囱
- 煤矿历史遗迹
- 三笠孩童雪祭(二月)
- 三笠梅祭(五月)
- 三笠几春别川杯(六月)
- 北海盆呗全国大会(七月)
- 三笠水库庆典、三笠游园祭(八月)
- 三笠北海盆舞、烟火大会(八月)
- 三笠祭(市来知神社祭典、九月)
- 三笠桂泽红叶祭(十月)
教育
过去辖内曾经拥有3所高中、9所中学校、13所小学校,但随着人口的减少,学校也不断地遭到裁撤,其中仅存的高中-北海道三笠高等学校也一度遭到北海道政府的裁撤,后由三笠市政府接手经营后才继续存在;目前全市仅剩下北海道三笠高等学校、三笠中学校、萱野中学校、三笠小学校、冈山小学校五间学校。
姊妹市・友好都市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