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级普通公路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政治、经济意义并由交通部规划的干线公路。国道按技术等级分为国家高速公路与普通国道两个系统,编号均以G开头。由于早期只有普通国道系统,而后来出现的国家高速公路的名称中也不含“国道”,所以习惯上若无特别强调,所说的国道通常特指三位数字编号的普通国道。本条目也主要讲述普通国道。
国道编号

中国国道采用数字编号,数字编号前加字母“G”(“国道”的“国”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中国国道包括普通国道(三位数字编号)与国家高速公路(一位、二位、四位编号)。
- 编号都是三位数字,分为四类,一类是放射状的,这些公路排序都是“1”开头;第二类是南北向的,以“2”开头;第三类是东西向的,以“3”开头,第四类是“五纵七横”主干线,以“0”开头。
- 放射状国道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2006年于天安门广场正式设立“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具体位置位于前门城楼南侧下方[1]。
- 国道的称谓,如国道319,通常称“G319”、“319国道”或“319线”。
- 2008年起,原先以“0”开头的‘五纵七横’主干线被统编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原有编号不再使用。
- 2013年起,调整和新增一批国道,包括新增一类以“5”开头的联络线。
- 2022年起,调整和新增一批国道,包括启用“6”和“7”开头的联络线。
Remove ads
国道发展状况
中国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技术等级。道路状况的东西部差异,除了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外,大部分还是由于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山决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9年,全国公路由8万公里增至87.6万公里,但公路标准普遍较低,全国公路衔接不畅连不成网。期间因投资、体制等问题,一直没有颁行国家干线公路网方案。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授权,原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交通部联合发布《国家干线公路网(试行方案)》。方案规定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由“12射、28纵、30横”共70条路线组成。规划总里程约为10.92万公里,其中待建里程约为5019公里。[2]
1980年代末期,国家干线公路网初步建成。中国首批建设的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广佛高速和沈大高速陆续建成。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交通部于1990年前后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并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施,2007年基本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总里程约3.5万公里,建设标准以高速公路为主,约占总里程的75%。部分城镇密度稀疏的路段采用一、二级公路标准。[2][3]
2005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出台,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由“7射、9纵、18横”共34条路线组成,简称“7918网”。
2013年《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出台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扩至“7射、11纵、18横”,简称“71118网”。
2013年,由国家发改委同交通运输部编制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获国务院批准。新的普通国道网在1981年规划的“12射、28纵、30横”基础上扩至“12射、47纵、60横”共119条路线,另增加81条联络线。规划总里程增至26.5万公里,其中利用原国道10.4万公里、原省道12.4万公里、原县乡道2.9万公里,另需新建约0.8万公里。扩展重点在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4][5]2015年初交通运输部出台《国家公路网线位规划》确定了国道的具体线位,2017年国家标准《公路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修编获得通过,新的国道名称及编号正式确定。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实施工作即将启动。[6][7][8]
2022年7月4日,国家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9],较《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相比,新规划中普通国道净增里程约3.4万公里,主要增设101条联络线,调整了41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新的规划路网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从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进一步延伸到了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进一步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10]。较前次《规划》相比,新规划中启用了数字“6”与“7”为首的普通国道联络线编号[11]。
国道列表

颜色指引
1981年《国家干线公路网(试行方案)》中已有编号
2013年《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已有编号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