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华仁书院

香港九龙油尖旺区的一所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龍華仁書院
Remove ads

九龙华仁书院(英语:Wah Yan College, Kowloon),简称九华,是一所位于香港九龙京士柏的著名男校,由天主教耶稣会营办。校舍最初设于旺角砵兰街,1928年搬到奶路臣街,1952年搬到窝打老道现址。

事实速览 九龙华仁书院 Wah Yan College, Kowloon, 地址 ...
Thumb
校舍内貌
Remove ads

历史

原本任教于圣若瑟书院徐仁寿于1919年在港岛成立华仁书院,成为香港第一所由华人管理的英文中学。校名中的“仁”字取其创办人名字而来。后来因为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港岛校舍不敷应用,遂于1924年在九龙油麻地砵兰街70号增设分校,为九龙华仁书院的前身。

砵兰街校舍

华仁书院九龙分校成立于1924年11月20日,校舍在砵兰街70号的私人楼宇之内,最初只有24名学生。其后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到1928年因设施不足,迁往同区的奶路臣街

奶路臣街校舍

旺角奶路臣街校舍为书院第一幢自行购地建校的校舍,地点位于现时旺角电脑中心附近6A至6E位置。1928年6月24日,新址启用,由当时教育司伍德及徐仁寿主持开幕典礼。根据当日《南华早报》报道,新校“楼高三层而每层均有班房”,周围有“广阔的空地”,整所建筑“空气流通”及“光线充足”,并称华仁是香港最大的学校,有学生500人。1930年2月3日,三个越南共产主义组织在奶路臣街校舍召开由胡志明主持的大会,宣告合并成为越南共产党,是越共起家的地点,为此校舍历史添上唯一的神秘革命色彩。[1]

耶稣会接管

徐仁寿有感学生需要更多精神上的指导,于是渐渐将管理交与当时有意于本地提供教育耶稣会修士。耶稣会本来希望在香港兴办天主教大学。随着香港大学于1911年成立,耶稣会的神父转为提供宿舍大学生,即现今的利玛窦宿舍。1932年9月,5位耶稣会司铎加入华仁为教职员,同年12月25日华仁办学权正式移交耶稣会。

柯士甸道分校

在教育司伍德的协助下,九龙华仁书院被纳入港英政府的资助名单。虽然有新设施,高年级学生依然需要渡过维多利亚港香港岛的华仁书院上实验课。学生人数日益增加,校舍设施不足,有必要设立分校。1941年9月8日,九龙佐敦柯士甸道103号的校舍正式成为九龙华仁的分校。高班的学级迁到分校上课,由嘉利华神父英语Rev. Fr. Richard. W. Gallagher, S. J.主理,而由当时校长林海澜主理的低班学级则维持在华仁的奶路臣街校舍上课, 港九两所华仁从此分开各自运作。

二战时期

1941年12月8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新界及九龙沦陷后,驻港英军撤出九龙,九龙陷入无政府状态。奶路臣街和柯士甸道的校舍在战时遭到抢掠,学校档案散失不全,只有两位校长林海澜和周清霖填写之学校日志得以保存。

同年12月,日军攻进九龙西,耶稣会教士协助居民撤退到香港岛,九龙华仁被迫封校。日占时期,困难情况下华仁继续授课;直至1945年7月1日,日军着华仁停办。是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9月,华仁复课。由于战时已被当为燃料,学生要自备桌椅上课。战后柯士甸道分校改为天主教小学德信学校

窝打老道校舍(现址)

1946年、1947年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需要寻找新校址。不过,迁入何文田山道粤语何文田山道15号一地皮的提议遭政府否决,另一说法为政府态度不置可否,致使迁校一事不了了之。1949年,学校与香港政府商讨后,政府同意让九龙华仁使用油麻地一已遗弃的稻田及附近土地。1952年,九龙华仁搬到窝打老道56号现址,面积约41,000平方米。[2]此地早年称为火棚,政府一直以临时特别许可证的方式租用给农民。除早期之农田外,原本亦作晒染料豆豉布料之用,为附近旺角的通菜街西洋菜街花园街豉油街烟厂街洗衣街染布房街粤语染布房街黑布街粤语黑布街白布街粤语白布街等街名的由来。当年该校曾开办小学六年级[3]

新校舍由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创系主任布朗教授(Professor R. Gordon Brown)设计。[4]主楼于1952年9月竣工,而礼堂则于1955年开幕。圣堂由华人建筑师陆谦受设计,并于1959年落成。游泳池在1988年落成,罗定邦楼则在1991年开幕。据1999年香港教育署之视学报告,全校共有31个课室、5个实验室、12个特别室、两个篮球场、四个网球场及礼堂、图书馆、一个人造草地足球场、一个硬地足球场、泳池和举重健身室各一。

更多信息 楼层, 西翼/ 罗定邦楼 ...
Remove ads

新翼

利玛窦新翼校舍于2006年启用,内设课室、化学实验室、电脑室等设施。

更多信息 楼层, 新翼/利玛窦楼 ...

历任校长

更多信息 任次, 校长 ...

升中派位

香港华仁书院不同,由于没有直属小学,中一统一派位根据学业成绩分配学位。学生亦可申请自行分配学位,并须通过面试和甄选。

班级结构及课程

九龙华仁书院的中一至中六设有五班,分别为W、Y、K、S、J,(班号分别代表Wah Yan Kowloon; Society of Jesus,即九龙华仁书院、耶稣会)。各级修读科目如下:[5][6]

旧学制

中一至中三
英国语文、中国语文、普通话、世界历史、地理、伦理、中国历史、数学、综合科学(仅中一、二)、视觉艺术、音乐、体育、图书馆课(仅中一)、(以下仅中三)物理、化学、生物。
中四及中五(会考课程)
理科课程(通常为W、Y、K、S四班):英语、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中国历史,另需在地理/历史和生物/电脑与资讯科技中各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会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音乐(仅中四)、体育。
社科课程(通常为J班):英语、中文、数学、经济、会计学原理、化学、中国历史、电脑与资讯科技,另需在地理/历史中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会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音乐(仅中四)、体育。
中六及中七(预科课程)
生物组课程(B班):英语运用中国语文及文化、化学(高级程度),另需在纯粹数学(高级程度)/生物(高级程度)和物理(高级程度)/经济学(高级程度)中各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高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及体育。
科学组课程(S班):英语运用、中国语文及文化、物理(高级程度),另需在纯粹数学(高级程度)/生物(高级程度)和化学(高级程度)/电脑(高级程度)中各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高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及体育。
社科组课程(SS班):英语运用、中国语文及文化,另需在会计学原理(高级程度)/历史(高级程度)和物理(高级程度)/经济学(高级程度)/中国历史(高级程度)中各选一科修读,及选修地理(高级程度)或中国文学(高级程度)或数学及统计学(高级补充程度)连电脑应用(高级补充程度);并有以下高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及体育。

另外天主教徒每周有二节圣经课,而中五生及中七生亦可自行选择增修或退修选修科目。

直至1990年代初期,中一至中五仅设四班,分别为A1、A2、B1、B2。

现时学制

中一至中三
英文为教学语言:英国语文、英国文学(仅中二及中三)、历史、地理、数学、综合科学(仅中一及中二)、物理(仅中三)、化学(仅中三)、生物(仅中三)、视觉艺术、公民,经济与社会(仅中一)、音乐、电脑课。
中文为教学语言:中国语文、普通话、伦理与宗教(ERE)、中国历史、体育。
中四至中六
英国语文、中国语文、数学、公民及社会发展科(前身为通识教育)为主修科目,另外从物理、化学、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生物、电脑与资讯科技、经济、企业和会计与财务概论中选修三个科目,及按个人意愿选修数学科延伸部分。另外学生可在课外时间修读一个第四选修科目:伦理与宗教(ERS, Ethics and Religious Studies)、视觉艺术、音乐(与协恩中学循道中学华英中学等合办)。
除此以外,学生须修读香港中学文凭课程以外的课程:宗教与伦理(ERE, Ethic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体育。与此同时,中四及中五学生每星期会有两课节的其他学习经历(OLE,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堂。

文化

九龙华仁书院学习气氛自由,着重追求卓越(MAGIS; Striving for Excellence)和自学精神,即“华仁精神”;并强调卓越智能(Intellectual Competence),同理心(Compassion; Men for and with others),以及对社会服务的委身(Commitment to Service)。

九龙华仁书院是香港第一所以绿色作校褛底色的学校[7]香港华仁普蓝色)。当时大部分神父来自爱尔兰,而绿色为爱尔兰传统颜色。爱尔兰神父将校褛的颜色定为绿色,以纪念祖国。

同时,九龙华仁注重学生自行举办活动,很少依赖老师帮助。每年各个学生组织都举办不少活动,例如明爱卖物会(举办摊位,通常在11月举行)、周年音乐会(通常在5月举行,地点多为康文署辖下大会堂)及 Pop Music Night(由流行音乐社主办,通常在5月或7月举行)。

传统

九龙华仁书院及香港华仁书院的学生又称为“华仁仔”(英文名:Wahyanites)。两间华仁书院都很重视华仁精神和传统,有部分更返回母校任教,传承华仁精神。

学生会

九龙华仁书院学生会于1966年1月31日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是当年的总学长、现时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而当时的学生会只有九位内阁成员。其后学生会会长一直由总学长兼任。但自1971年开始,学生会的要职包括会长、副会长及秘书,不再由学校委派,而是由来自各班的学生评议会成员选出。到了1976年,学生会选举投票权扩展到所有中三或以上同学。2011年扩展到中二同学,2014年才扩大至中一同学,学生会由该年开始才由全校学生选出。

九龙华仁书院学生会的制度成熟,学生会宪章列明学生会功能及架构。学生会执行委员会由学生会会长,两名学生会副会长和十名部门主席组成,分掌不同范畴的学生事务。执行委员会架构如下:

  • 会长(President)
  • 内务副会长(Vice-President (Internal))
  • 外务副会长(Vice-President (External))
  • 总务秘书(General Secretary)
  • 财务秘书(Financial Secretary)
  • 编辑部主席(Chairman of the Publication Committee)
  • 文化活动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Committee)
  • 会社联络协进部主席(Chairman of the Liaison Board of Clubs and Societies)
  • 宣传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Publicity Committee)
  • 娱乐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Recreation Committee)
  • 社会服务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Social Service Committee)
  • 体育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Sports Committee)
  • 学生福利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Students' Welfare Committee)

在监察方面,设有学生评议会。成员来自各班两名代表,负责监察学生会,审核各项计划、财政预算及财政报告,亦包括修改宪章、选举执行委员会成员。

历届学生会

学生会(Students' Association)每年9月举行选举,于10月起服务至翌年9月。

更多信息 年度, 内阁 ...

根据学生会宪章,如果竞选的学生会内阁落选,上届的学生会将选举进入下一个程序,接受有兴趣的学生自荐或由上届学生会挑选三名学生,得到校长同意后,需到学生评议会得到学生评议员通过。假如获得通过,该内阁便成功当选为新一届学生会内阁。

音乐

九龙华仁书院的音乐团体包括 Junior Choir、Intermediate Choir、Senior Choir、Chinese Orchestra、Senior String Orchestra、Wind Band、Symphony Orchestra、Pop Music Society 及 Piano Accompanist Group。

历届音乐协会

更多信息 年度, 内阁 ...

历届周年音乐会

每年音乐协会都会举办周年音乐会。

更多信息 年份, 名称 ...

校报

校报《华粹》(Signum)由九龙华仁书院学生会编辑部出版,收录校园新闻、学生投稿、专栏及社会知名人士专访。《华粹》总编辑由学生会编辑部主席担任。曾接受访问的社会知名人士包括立法会议员曾钰成余若薇汤家骅田北辰莫乃光叶建源杨岳桥毛孟静朱凯廸,天文台台长岑智明政府飞行服务队总监陈志培,资深演员曾江太极乐队吉他手邓建明(Joey Tang),流行乐队 Supper Moment,以及2020年度国际风景摄影师袁斯乐(Kelvin Yuen)。

历任学生会编辑部主席兼华粹总编辑

更多信息 学年, 学生会编辑部主席兼华粹总编辑 ...

校刊

九龙华仁书院每年由校刊编辑部出版校刊《华晖》(The Shield), 编辑部直属于学生会咨询委员会。五十六期前总编辑由学生会编辑部主席兼任,五十六期及以后由咨询委员会委任。校刊编辑部全由学生组成,编辑自主性极高,老师只担任顾问角色,甚少插手内容或排版;另设学生顾问,惯例由上届总编辑担任。

更多信息 部分, 简介 ...

另外,自第五十六期《华晖》开始新加入《艺》(The Genre),刊登学生美术作品、海报、横幅、产品设计等等。

历任华晖总编辑

校方于每年9至10月委任总编辑,负责来年校刊之编辑工作;《华晖》多数于11月举行之毕业礼(Speech Day)派发。

更多信息 期数, 学年 ...

成就

学术成就

九龙华仁书院属于香港补助学校议会成员学校,故被坊间称为香港教会主办的22间“传统名校”之一。[8]九龙华仁书院学术成绩优异。

公开考试成绩

在历届香港中学会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九龙华仁书院是产生最多会考“10A状元”及文凭试“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学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8位,其中7位会考“10A状元”及1位文凭试“7科5**状元”,排名全港第9。[9]

香港中学会考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状元

香港中学会考 (至2011年)

九龙华仁书院自1975年起于历届香港中学会考出产了6位9A状元及8位10A状元,成绩优异。

  • 1975年:9A状元:吴浩强[10]
  • 1979年:9A状元:江永家[11]
  • 1982年:9A状元:庄庆辉[12]
  • 1982年:9A状元:林大源[12]
  • 1988年:10A状元:卢文柱,该校首名10A状元,入读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并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修读博士[13][14]
  • 1989年:9A状元:何子恒[15]
  • 1989年:9A状元:梁竞康[15]
  • 1991年:10A状元:胡振辉[16],获剑桥大学香港校友会菲腊亲王奖学金于剑桥大学修读法学,现为执业律师。
  • 1995年:10A状元:邓羽腾,升读哥伦比亚大学[17]
  • 1997年:10A状元:吕启中,获尤德爵士纪念基金海外奖学金及香港校友会联会奖学金,升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8][19][20]
  • 1998年:10A状元:雷绍麟,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材料科学[21]
  • 1998年:10A状元:陈嘉辉[21]
  • 2003年:10A状元:施俊辉, 于斯坦福大学修读数学理学士及统计学理硕士,现任教育局副局长 [22][23][24]
  • 2003年:10A状元:郭子扬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2012年起)

杰出学生选举

九龙华仁书院自1986年起每年均举办杰出学生及亲善大使选举,从中五学生(2011年前为中六学生)中选出3名杰出学生及从杰出学生中选出学生中选出1名亲善大使与香港华仁书院代表一起赴海外探访当地华仁旧生会。2010-2011学年新旧学制交替时中五及中六各有3名杰出学生及1名亲善大使。

截至2023年(第38届),该校在香港杰出学生选举中,出产了1名杰出学生。[26]

旧生会

港九两所华仁书院均设有旧生会,并于美国东西岸、加拿大东西岸、澳洲英国新加坡中国内地设立分会, 方便侨居当地之师生联谊。

无国界网上聚会

2022年12月10日及11日, 港九两校联合举行《无国界兄弟情》网上聚会,现居世界各地的旧师生透过视像会议与在港之师长畅谈近况。一些旧生会海外分会更举办联谊活动配合, 让不同年代之师生聚首一堂。

著名校友

政治、公共事业及法律界

学术及教育界

商界

新闻、文化、广告、与出版界

影视创作、演艺界

医学界

建筑、城市规划、工程界

宗教界

科技界

百周年校庆

2024年,九龙华仁书院庆祝创校100周年,以“蒙恩百载,格致传薪”为主题。[41]华仁一家基金会于2024年11月2日发起“世界纪录在华仁”活动,200多名学生、旧生、老师和家长义工齐心协力将1万条颈巾铺成“100”3个数目字,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颈巾数量组成的数目字,并筹得400万元,支持九龙华仁书院及香港华仁书院聘请更多外籍英语老师 (NET Teacher) 及推行STEAM教学。[42]九龙华仁书院于2024年12月14至15日举行百周年开放日。九龙华仁书院旧生会亦于2024年12月20日举办百周年校庆晚宴,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筵开200席,有超过二千位九龙华仁旧生、老师和学生出席。[43]同日,九龙华仁书院旧生音乐协会发布九龙华仁书院百周年校庆主题曲《跨世纪印记》,并于百周年校庆晚宴首次公开演出。《跨世纪印记》由旧生简嘉俊作曲、胡裕初填词,并由旧生和学生共同编曲及演出。[43]

圣依纳爵小堂

事实速览 圣依纳爵小堂, 国家/地区 ...

圣依纳爵小堂(英语:St. Ignatius Chapel),位于九龙油麻地窝打老道56号(华仁书院)。在1959年开始在主日举行弥撒,1964年至1988年属圣德肋撒堂区,1989年至1990年属黄大仙圣云先堂区,1991年属圣德肋撒堂区。

圣依纳爵小堂由著名建筑师陆谦受于1950年代建造,属现代主义风格。

弥撒及礼仪时间

弥撒

  • 主日弥撒:09:00(粤语)/10:30(英语)11:45 (普通话)
  • 耶稣圣心敬礼弥撒及圣体降福:每月首星期五20:00(粤语)

礼仪

  • 永援圣母敬礼:星期六07:55

牧职人员

  • 主任司铎:罗仕强神父

小堂主保

Thumb
圣依纳爵·罗耀拉

圣依纳爵·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受洗前名为:Íñigo López de Loyola,又称为伊格那丢)(1491年12月4日-1556年7月31日),西班牙贵族,是天主教耶稣会的创始人,也是天主教会圣人之一。他在罗马天主教内进行改革

电影取景

参阅

耶稣会中华省中学

耶稣会中华省小学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