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洲暴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洲暴龙属
Remove ads

亚洲暴龙学名Asiatyrannus,意为“亚洲暴君”)是暴龙亚科兽脚类恐龙已灭绝的一个属,来自中国晚白垩世南雄组英语Nanxiong Formation。属下包括单一物种徐氏亚洲暴龙A. xui),所知于由颅骨及部分颅后骨骼组成的单件标本。亚洲暴龙的显著之处在于吻部宽阔的颅骨及较小的体型,与同时期有着纤细吻部及更大体型的虔州龙形成对比。它代表了亚洲暴龙科最南端的记录。[2]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亚洲暴龙正模标本ZMNH M30360发现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沙河县附近的南雄组英语Nanxiong Formation沉积物中。标本由关节连接的颅骨的大部分以及包括大部分左右腿及几节尾椎在内的颅后骨骼脱节部分组成。[2]

2024年,郑文杰等人根据此化石遗骸描述了暴龙科新属新种徐氏亚洲暴龙(Asiatyrannus xui)。属名组合发现地所在的亚洲大陆及拉丁语后缀“-tyrannus”(意为“暴君”或“国王”)。种名致敬杰出的恐龙研究者徐星及其对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贡献。[2]

描述

Thumb
亚洲暴龙复原图
Thumb
亚洲暴龙正模颅骨

亚洲暴龙是种中小型暴龙类。其近乎完整的颅骨长度测为47.5厘米(18.7英寸),体长则估计为3.5—4米(11—13英尺)。相比之下,来自北美王子溪组的近亲白熊龙的成年颅骨估计为60—70厘米(24—28英寸)长。[3]由于白熊龙体型貌似与阿尔伯塔龙相仿,故亚洲暴龙可能代表唯一一类拥有这种更小体型的暴龙亚科。[4]亚洲暴龙正模标本长度约为同时期虔州龙的一半。然而,该标本可能并非属于一具骨骼成熟的个体,因此其发育完全后可能长到更大。不过亚洲暴龙可能已度过生长速度最快的生命阶段,而其它处于类似生长阶段的暴龙亚科的体型则是其两倍多。[2]

分类

使用卡尔等人(2017年)系统发育数据集的修改版本,[5]郑文杰等人将亚洲暴龙恢复为暴龙科暴龙亚科衍生成员,且与北美白熊龙共同处于多分支英语polytomy中。结果如以下分支图所示:[2]

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阿尔伯塔龙 Albertosaurus

蛇发女怪龙 Gorgosaurus

暴龙亚科 Tyrannosaurinae
矮暴龙 Nanotyrannus
分支龙族英语Alioramini Alioramini

分支龙各物种 Alioramus spp.

虔州龙 Qianzhousaurus

血王龙 Lythronax

怪猎龙 Teratophoneus

亚洲暴龙 Asiatyrannus

白熊龙 Nanuqsaurus
惧龙各物种 Daspletosaurus spp.

诸城暴龙 Zhuchengtyrannus

特暴龙 Tarbosaurus

暴龙 Tyrannosaurus

古生态学

亚洲暴龙发现于南雄组英语Nanxiong Formation,时间可追溯至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末期。该地层的各层位中已有许多其它恐龙被描述,包括同为暴龙科的虔州龙[2]大型牙齿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大型未命名暴龙科。[6]其它兽脚类包括镰刀龙科南雄龙[7]及多种偷蛋龙科斑嵴龙冠盗龙赣州龙华南龙江西龙南康龙通天龙)。[8][9]多孔椎龙类蜥脚下目的赣南龙江西巨龙亦来自该地层。[10]该组的非恐龙动物群包括鳄目江西鳄英语Jiangxisuchus)、[11]蜥蜴江西蜥英语Chianghsia天宇蜥英语Tianyusaurus[12]及龟鳖目(江西龟英语Jiangxichelys)。[13]

蒙古耐梅盖特组拥有相似的动物群,包括大型暴龙亚科特暴龙分支龙族英语Alioramini分支龙的两个种及等较小型暴龙超科小掠龙[14]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