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市役所停留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市役所停留場map
Remove ads

市役所停留场(日语:市役所停留場しやくしょていりゅうじょう Shiyakusho teiryūjō */?),又称市役所电车站(日语:市役所電停),是位于长崎县长崎市鱼之町,长崎电气轨道樱町支线和萤茶屋支线的电车站。车站编号为45(樱町支线)和38(萤茶屋支线)。

事实速览 市役所, 日语名称 ...
Thumb
3系统乘车处
Remove ads

历史

此电车站在1954年(昭和29年)启用[1]。此电车站前身为古町停留场(日语:古町停留場ふるまちていりゅうじょう),该电车站所在地与现时的电车站相同[2]

Thumb
大正时代的古町停留场(手绘彩色图片明信片)

古町停留场在1920年(大正9年)7月,樱町马町之间开通时同时启用[3]。当时樱町至古町之间的区间中,于国道34号日语国道34号路口为山顶,两侧的路轨设有坡度达40千分比的区间[4]。同年12月,筑町至古町之间开通,使此电车站可连接筑町、马町和樱町三个方向[3](筑町、马町方向现时为萤茶屋支线,樱町方向为樱町支线)。

古町至樱町之间跨越山岭的区间在战后的1954年(昭和29年)进行迁移,改为与国道立体相交[5]。在走线变更时,古町停留场废止。取而代之该电车站向筑町一方迁移,成为现时电车站的一部分[5][6][7]。电车站名称当初为桶屋町停留场(日语:桶屋町停留場おけやまちていりゅうじょう),在1963年(昭和38年)改名为公会堂前停留场(日语:公会堂前停留場こうかいどうまえていりゅうじょう[1][7]

“公会堂前”这个名称取自曾经存在的长崎市公会堂日语長崎市公会堂[1],公会堂随着老化等问题便于2015年3月尾废止[8]。但是电车站名称没有因此而更改,直至2018年(平成30年)才改名为市民会馆日语長崎市民会館停留场[9]。另外,随着新的长崎市政厅日语長崎市役所厅舍于2023年(令和5年)落成,再次改名为市役所停留场[10]

在2020年7月1日起,此电车站成为指定换乘站之一。在此之前,唯一换乘站新地中华街停留场有很多换乘客,加上观光客使用该电车站而变得十分挤拥。此电车站成为换乘站有助分散换乘客,舒缓新地中华街停留场的挤拥情况[11]

Remove ads

年表

  • 1920年(大正9年)
    • 7月9日 - 樱町至马町之间开通[12]古町停留场启用[7]
    • 12月25日 - 古町至筑町之间开通[12]。古町停留场成为三方分支的电车站。
  • 1954年(昭和29年)3月1日 - 随着走线变更,古町停留场废止[7]。同时该旧电车站靠近筑町一方开设桶屋町停留场,该电车站成为现时的电车站[7]
  • 1963年(昭和38年)3月 - 电车站改名为公会堂前停留场[7]
  • 2002年(平成14年)
    • 7月3日 - 撒走人行天桥[13]
    • 8月27日 - 2、4、5号系统下行站台进行装修[14]。在9月12日,上行站台也进行装修[14],人行横道开始使用[13]
  • 2003年(平成15年)3月8日 - 3号系统的站台进行装修[13]
  • 2018年(平成30年)8月1日 - 电车站改名为市民会馆停留场[9][15]
  • 2020年(令和2年)7月1日 - 成为3号系统-4、5号系统的指定换乘站。
  • 2023年(令和5年)1月4日 - 电车站改名为市役所停留场[10]
Remove ads

电车站构造

Thumb
三角线

电车站是建造在共用车道上[16]。萤茶屋支线和樱町支线的路轨在路口处分支。在路口向长崎站前一方为樱町支线,向萤茶屋一方为萤茶屋支线下行,向西滨町一方为萤茶屋支线上行。三方的路轨互相连接,形成一个三角线[16][17][18]。曾经分支处只可连接萤茶屋方向至长崎站前方向或西滨町方向两方,后来才建设连接长崎站前方向和西滨町方向的路轨[6]

乘车处共两处,分别靠近长崎站前一方和西滨町一方。两处乘车当均设有2面2线的相对式站台[16][17]。停靠靠近长崎站前一方的乘车处为驶入樱町支线的3号系统,停靠靠近西滨町一方的乘车处为2、4、5号系统。两处乘车处有一段里程,因此当初不可以同一车费进行换乘[19]。2、4、5号系统的乘车处原本设有人行天桥[1][19],后来为了交通挤拥政策在2002年撤走,同时把电车站进行装修[20]。翌年には3号系统侧の乘り场も改修され、ホームの拡幅延长がなされている[20]

关于三角线,连接长崎站前方向和西滨町方向的路轨通常没有电车使用。在2000年10月,曾经试验从长崎站前出发,途经樱町、西滨町至大波止之线路,以及环状运输日语環状運転的线路[21],在这个时候便使用了该三角线路段。循环系统曾经在1934年至1937年(昭和9年至昭和12年)之间行走[22],当时的古町停留场也是设有三方分支的路轨[3]

运行系统

市民会馆停留场是樱町支线和萤茶屋支线电车站之一。当中2345系统驶入该电车站。2、4、5系统行走在萤茶屋支线上,3系统会在此电车站从萤茶屋支线转入樱町支线。

出轨事故

市民会馆停留场的分支部分在2007年(平成19年)起发生了5次出轨事故[23]。所有出轨事故都是3号系统,从萤茶屋出发前往赤迫的电车,在电车从萤茶屋方向右转进入长崎站前方向时出轨。

第1次出轨
在2007年5月19日发生[24]。翌日20日首班车重开[25]
第2次出轨
在1次出轨5日后的2007年5月24日发生[25]。3号系统前往赤迫的班次在2007年7月18日前暂停服务[26]
第3次出轨
在2015年10月11日发生[26]。3号系统暂停服务[27][28],翌年的2016年5月23日重开,回复正常班次[27][29]
第4次出轨
在重开10日后的2016年6月2日再次发生出轨事故[30][31]。3号系统部分区间暂停服务[32]。在2016年6月10日,除了3号系统赤迫方向外重开[32]。而3号系统前往赤迫的班次在翌年2017年11月29日重开[33]
第5次出轨
在2020年4月21日发生[23]。翌日22日首班车起重开[34]

在第三次出轨中,原因是于路轨分支处的V型路轨尖端被磨损,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出轨事故,便降低了V型路轨尖端以抑制磨损[35][36]。在这个设计下会使路轨强度降低,与电车车轮接触时会被变形,造成第4次出轨事故的原因[36][37]。在调查事故后,运输安全委员会在事故现场发现右转路轨的半径只有20米,因此造成第4次出轨事故,同时指出应该增加半径[38][33]。后来长崎电轨把V型路轨尖端回复原本的高度,同时把弯位半径提高至35米[33][36]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根据“长崎电轨”的调查,以下为1日的上下车人次资料。

  • 1998年 - 4,806人[1]
  • 2015年 - 3,300人[39]

电车站周边

电车站邻近长崎市政厅日语長崎市役所长崎市民会馆日语長崎市民会館等公共设施[6]。电车站也邻近观光景点眼镜桥,该景点也邻近眼镜桥停留场[1],从此电车站步行数分钟可到达该景点[40]

在废止的古町停留场至樱町停留场之间的旧线区间部分变为道路,因此在古町路口附近可看到旧时的样子[3]。在古町至山岭顶峰一段上斜坡度达40千分比[4]。该处邻近胜山市场。

其他

相邻电车站

长崎电气轨道
樱町支线(3号系统)
樱町(44)-市役所(45)诹访神社(39)
萤茶屋支线(□2号系统、4号系统、5号系统)
眼镜桥(37)-市役所(45)-诹访神社(39)
  • 在1954年(昭和29年)前,此电车站与眼镜桥停留场之间曾经设有酒屋町停留场[7][42]

注脚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