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补特伽罗论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补特伽罗论者(梵文:PudgalavādaPudgalavādins),或译补特伽罗派佛教阿毘达摩术语,最早由说一切有部提出,是支持“有补特伽罗”的宗派的合称。说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发智论》主张“无补特伽罗[1]。后来提婆设摩识身论》自称性空派,将支持“有补特伽罗”的宗派概括统称为补特伽罗派。其中的宗派,包括了主张“补特伽罗自体实有”的犊子部[2]及其支派正量部等,和认为“有胜义补特伽罗”的说转部[3]等。赤铜鍱部论事[4]也批判了补特伽罗派。

Thumb
初期佛教
经典

最初僧伽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大乘佛教许多宗派在“无人我亦无法我”的无我纲领下对补特伽罗派进行批判。

Remove ads

学说

提婆设摩识身论》自称“性空论者[5]而批判了“补特伽罗论”者:

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

Remove ads

后续记载

异部宗轮论》记载说转部认为“有胜义补特伽罗”[27],此胜义补特伽罗是五蕴所摄微细难以施设之法[28]

龙树大智度论》等记载有第五不可说法藏[29],并记载犊子部认为“是第五不可说法藏中所摄”[30]补特伽罗不是五蕴有为法和无为法所摄,是不可说法所摄,此说不见于《大毘婆沙论》等早期部派佛教著作和《异部宗轮论》等。

玄奘世亲大乘成业论》记载有“不应执我体实有,与六识身为所依止”[31],经常被称为是在批判犊子部的观点。

注释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