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性空论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性空论者,又称性空派佛教阿毘达摩术语,最早由说一切有部提出,说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发智论》主张“无补特伽罗[1],后来提婆设摩识身论》自称“性空论者”,将支持“有补特伽罗”的宗派概括统称为补特伽罗派,并进行了全面批判。

Thumb
初期佛教
经典

最初僧伽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Remove ads

学说

提婆设摩识身论》确立了“性空论”[2]的根本学说:

Remove ads

理论依据

性空论者的主要依据是《杂阿含经·三〇六经》即著名的《人契经》[8],下为玄奘世亲俱舍论》的引文:

不同于此文中“三和合,俱起受、想、思”[11],《杂阿含经》中对应文句为“三事和合俱生受、想、思”,其中第二个触字,与前面《识身论》的论述一致,强调了有缘生[12]之作用[13]

注释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