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亲台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亲台派(英语:Pro-Taiwanese),又称友台派,意指对台湾政治文化经济抱持亲近与好感的外国人士与团体,部分人士更亲近台湾泛绿阵营的政治立场,反对中国因素。若扣除政治立场,则称为哈台族

各方看法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泛蓝
等同于对中华民国支持[1]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与亲共派
将其称为“亲台反华势力”。[2]

亲台人士

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
第40任美国总统,已故。1971年10月9日,当时里根是加州州长,以“私人代表”身份抵台出席中华民国建国60年国庆[3],不久他在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时对于非洲国家的倒戈行径表达强烈不满[4][5]。总统任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署八一七公报前夕寄给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一份私人信函传达对台六项保证[6],以及留下关于八一七公报的内部备忘录声明美国同意减少对台军售的意愿全然以中国持续其和平解决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歧的承诺为先决条件,美国对台提供武器之性能与数量完全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构成之威胁而定[7][8]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第45任和候任美国总统。2016年12月2日,以美国总统当选人的身份进行川蔡通话,他在TwitterFacebook主动提及此事,称呼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为“台湾总统”(The President of Taiwan),并批评中国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此事的抗议。[9]在他首届总统任内签署了《台湾旅行法》使之生效。
麦克·彭斯(Mike Pence)
美国副总统。在川蔡通话后的访谈、哈德逊研究所威尔逊中心的演讲发表支持台湾的言论。
雷克斯·提勒森(Rex Tillerson)
美国国务卿。主张美、中对“一中政策”有不同解释,并多次重申美国会履行《台湾关系法》与六项保证的承诺。[10][11]
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
美国国务卿。任内多次发表支持台湾的言论。[12][13]卸任后,于2022年3月2日访问台湾并会见总统蔡英文及政府高层,同年9月26日再度访台,其呼吁美国应重视台湾主权,并主张美国的模糊政策不利于台海和平。[14][15]
赖因斯·蒲博思(Reince Priebus)
白宫幕僚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主导共和党党纲纳入对台六项保证。[16]
约翰·马侃(John Sidney McCain III)
已故资深美国参议员
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
前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主张美国必须对中国采取更积极强硬的贸易政策,加强与台湾的关系,包括协助发展潜舰计划,并建议华府应停止提及“一个中国”政策,同时“无须激怒猫熊”(poke the Panda)。2016年访问台湾。[17][18][19]
约翰·伯顿(John Bolton)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亦是特朗普幕僚之一。[20]2007年8月,与时任民进党主席游锡堃餐叙时指出没有人会否定台湾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能力[21];会见中华民国外交部长黄志芳时表态支持台湾入联,符合美国利益。[22]2017年1月,投书主张美国不仅要重新审视“一个中国”原则、扩大台美外交互动,甚至在台湾驻军,不仅可化解驻日美军争议,也可取代走下坡的美菲军事关系。[23]2019年5月,与访美的中华民国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会面,是台美国安人士最高层级的会面。
丹·科茨(Dan Coats)
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参议员[24]。1980年代访问台湾。2016年,他于国会审查《2017年国防授权法案》时提出解除美国军事将领和助理国防部长以上层级官员访台的限制,后来他的版本与其他议员的提案整合,经过两院协商,获得参、众两院通过,并由奥巴马总统签字生效成为法律。他亦要求美国转移派里级巡防舰给台湾,当时的众院外委会主席罗伊斯同样积极推动此案,最终获得参、众两院通过。此外他要求美国国防部邀请台湾参加环太平洋军演[25][26]
叶望辉(Stephen J. Yates)
前美国副总统副国家安全顾问,亦是特朗普幕僚之一。曾在1987年至1989年间到台湾传教。[27]2008年4月20日,在台湾主权地位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台湾从未是中国一分子”。[28]此外,其喜爱品尝台湾小吃[29]
纽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
美国众议院议长,亦是特朗普幕僚之一。1997年以众议院议长的身份率十一名众议员访台。[30]多次呼吁华府应该对抗在两岸关系上施压台湾的中国。金瑞契在卸任后的谈话中提及台湾有资格加入联合国[31]
马可·鲁比欧(Marco Rubio)
现任美国佛州联邦参议员。2016年6月于佛州迈阿密会晤总统蔡英文,其官方新闻稿称蔡英文为台湾总统(Taiwan's President)。[32]与联邦参议员吉姆·殷荷菲提出参议院版本的《台湾旅行法》法案(S.3397)。[33][34]
泰德·克鲁兹(Ted Cruz)
现任美国德州联邦参议员。2017年1月于德州休斯敦会晤总统蔡英文[35]2019年,是35年以来第一位拜访台湾并且参与双十节国庆典礼的美国联邦参议员。[36]长久以来是台美关系的提倡者及强烈的反共产主义者,[37]如拥护台湾旅行法台北法[38]于2021年3月24日提出ROC法案。[39]
乔希·霍利(Josh Hawley)
现任美国密苏里州联邦参议员。推出武装台湾法案(Arm Taiwan Act)[40][41][42]及台湾武器出口法案(Taiwan Weapons Exports Act)[43][44],以加强台湾军事自我防卫能力。
保罗·莱恩(Paul Davis Ryan Jr.)
美国众议院议长。甫卸任即代表美国政府率团出席AIT新址开馆典礼
马克·艾斯培(Mark Esper)
美国国防部长。2022年7月18日,访问台湾并且会晤总统蔡英文。呼吁台湾应该男女皆兵。
汤姆·蒂芬尼(Tom Tiffany)
现任美国威斯康辛州联邦众议员。2021年2月,与宾夕法尼亚州联邦众议员斯科特·佩里提出共同决议案,呼吁拜登政府终结“一个中国政策”并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45]
麦克·麦考尔(Michael McCaul)
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州联邦众议员。2023年4月6日,率7位联邦众议员访台。
Remove ads

共和党幕僚、智库、顾问等

费浩伟(Harvey Julien Feldman)
前美国外交官,美国在台协会成立者,已故。
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
美国国防部亚太助理部长、美国国务院亚太副助卿。创办2049计划研究所,并与台湾有密切的互动,支持美国对台军售协助台湾建立坚实自我防卫力量的。[46]2017年10月28日,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担任国防部亚太助理部长,白宫在声明中提到薛瑞福曾获得“台湾的总统颁发景星勋章”。[47]
埃德温·佛讷(Edwin Feulner)
传统基金会创办人,亦是特朗普幕僚之一。多次访问台湾。
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
美国众议院议长。2022年8月2日至8月3日在中国以武力恐吓之下仍在议长任内力排众议坚持访台
谭美·达克沃斯(Tammy Duckworth)
美国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2021年6月6日,谭美·达克沃斯与阿拉斯加州联邦参议员丹·沙利文德拉瓦州联邦参议员克里斯·康斯搭乘美国空军现役C-17A运输机,自韩国出发访问中华民国台北市[注 1],并赠送台湾75万剂新冠疫苗。[48]
杰夫·默克利(Jeff Merkley)
现任美国俄勒冈州联邦参议院议员。与马可·鲁比欧共同提出《台湾关系强化法案》。[49]

其他

詹姆斯·马提斯(Jim Mattis)
美国国防部长。在2018年香格里拉对话中表示美国会依据《台湾关系法》继续为台湾提供防卫性武器,以供台湾安全的保障,反对所有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动,并将继续坚持主张任何分歧的解决都必须根据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意愿。[50]
费舍尔礼(Richard Fisher, Jr.)
美国军事学者。2016年11月6日,受访表示投给特朗普的原因是台湾。[51]
曹长青
中国大陆异见人士,现已移民并加入美国国籍。长期明确支持台湾独立运动[52]
Angrypug
美国实况玩家。2015年7月5日,在Youtube发布Taiwan#1(台湾NO.1)影片。2016年1月29日,抵台参加台北电玩展开幕式。[53]
Curvyllama
美国实况玩家。跟进Angrypug的言论。
Kson
美国YouTuber。曾在直播中数次提到台湾为国家,并且因此遭到中国部分网友抵制。
Remove ads
罗达菲(Dafydd Fell)
英国政治学家,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专门研究台湾政治、两岸关系。
郝毅博(Ben Hedges)
英国记者。亲台派,热爱中华文化[54],但因抱持反中共和立场,并关注中国大陆人权议题、香港雨伞革命及台湾太阳花学运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而受到中国大陆亲共人士与香港亲共人士的抨击。
伊丽莎白·特拉斯(Mary Elizabeth Truss)
前英国首相、前英国外交大臣。呼吁西方国家及北约盟邦,为避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类的事件再度发生,应确保台湾有足够自我防卫的能力,以确保台海和平与稳定。[55][56][57]
田边宪司田辺 憲司
2010年,登上台湾玉山高举“日本支持台湾独立建国”布条,之后遭马英九政府拒绝入境。[58]2014年初,被台湾解除管境入境后,于6月再度抵台支持台独。[59]
永山英树
发起“台湾2020东京”活动,诉求2020年东京奥运将台湾代表团之名“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改为“台湾”。
浅野和生
政治学者,曾表示希望研究日本版的“台湾关系法”。
森喜朗
小池百合子
麻生太郎
石原慎太郎
樱井良子
金美龄
岸信介
佐藤荣作
安倍晋三
日本首相,是日本亲台派重要人物[60][61],他积极讨论台湾问题[62]、与台湾政治界建立情谊[63],曾支持被中国禁止进口的台湾凤梨[64]、协助取得日本政府捐赠台湾的百万剂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苗[63],并指出“台湾有事”将是日本与美日同盟威胁[62][65][66],增强日本与台湾的友好关系[62][60][67],是1960年代后最为亲台的日本政治领袖[64]
岸信夫
高市早苗
兹德涅克·贺吉普(Zdeněk Hřib)
布拉格市长。2019年访问台湾[68],2020年1月13日与台北市缔结姊妹市,多次发表支持台湾的言论[69][70][71]
韦德齐(Miloš Vystrčil)
现任捷克参议院议长。2020年访问台湾。在中华民国立法院发表演说时以中文说出“我是台湾人”。
马克塔·佩卡洛娃·阿达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
现任捷克众议院议长。2023年3月28日率团访问台湾。
袁红冰
中国大陆异见人士,现已入籍澳大利亚。2014年10月18莅临台南市的国立成功大学发表演说,表示建立台湾共和国才是台湾唯一可走的生路。[72]

亲台团体

国会台湾连线
美国众议院跨党派的亲台组织,2002年4月9日成立至今。同时还有美国参议院台湾连线,2003年9月18日成立至今。
日华议员恳谈会
福尔摩沙俱乐部
Formosa Club
  • 欧洲议会友台小组
European Parliament-Taiwan Friendship Group
  • 英国国会台英国会小组
British-Taiwanese 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 德国国会友台小组
Germany-Taiwan Parliamentary Friendship Group
  • 法国国民议会友台小组法国参议院友台小组
French National Assembly's France-Taiwan Parliamentary Friendship Group , French Senate’s France-Taiwan Friendship Group
意大利兄弟党
意大利兄弟党一向对台相当友好,如果以意大利兄弟党为首的中间偏右联盟在选后执政,梅洛尼曾表示,意大利将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73]
欧洲自由民主联盟党
2019年通过“加强欧洲因应中国崛起的能力”决议,内容包括关切中国介入台湾事务,并呼吁欧洲支持台湾。[74]
台湾角
丹麦友台组织“台湾角”(Taiwan Corner),主席为麦可丹尼尔森(Michael Danielsen)。
台湾建国应援团日语台灣建國應援團
支持台湾独立的日本亲台团体。

亲台活动

谢谢台湾计划
日本人感谢台湾人对于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后援助。

注释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