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城巴5B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城巴5B线是香港的一条巴士路线,来往摩星岭/坚尼地城及铜锣湾(香港大球场)。本线于深夜时份改以怡和街为循环点,不经东院道及香港大球场。
Remove ads
简介及历史
现在的5B线是香港岛第2条采用5B号码的路线,首条为1952年至1960年期间服务的最初来往大坑至石塘咀的路线。
现时的5B线在1968年5月9日起投入服务,当时由中巴营办,来往坚尼地城及湾仔码头[1]。在1974年4月16日起,本线延长往铜锣湾(百德新街),同日起西行改经德辅道西[2],同年8月取消假日服务。在1978年12月16日起,本线延长至摩星岭,以替代同日取消的56号线(西环山市街-摩星岭)。1986年12月15日起,由于来往摩星岭的乘客量不足,本线改为只在平日繁忙时间以摩星岭为总站,其余时间则以原坚尼地城作为总站。在1991年本线更延长至扫杆埔,以方便该区与政府大球场的乘客(该区自1985年17号线取消后一直没有公共交通服务),并改为循环线。
1993年9月1日起,城巴接办中巴26条巴士路线(Network 26 新里程),5B为其中一条。城巴接办后,即以空调巴士与非空调巴士混合行驶,并把东行的路线更改,途经中环一段干诺道中,以求提高乘客量,可是在次年就被打回中巴原形,改回途经德辅道中,同时因应西环居民对对外深宵交通的诉求,于1994年把服务时间延长至午夜,在1996年10月7日起更延长服务时间至凌晨2:00,成为现时全港服务时间最长的巴士路线。而铜锣湾开出的末班车则为凌晨2:40,为香港境内所有日间常规路线之中(非N线)最迟开出末班车的,但23:30之后由坚尼地城开出之班次均不会绕经扫杆埔及大球场而直接由怡和街开出。
由1999年8月22日起至2024年10月6日,本线所有班次改以坚尼地城为总站,不再往摩星岭[3]。
2006年8月22日起,增设与N11线的八达通转乘优惠。[4]
2015年9月13日起,往铜锣湾方向的遮打道“遮打大厦”分站永久取消,改停德辅道中“德忌利士街”及美利道[5]。
2016年5月15日起,本线取消循环运作,改为双向模式运作,仍以东院道香港大球场对出为总站[6]。
2018年2月12日:增设实时抵站时间查询服务。
2020年12月21日,试办特别班次由铜锣湾道前往坚尼地城。[7]
2022年5月19日:深夜由坚尼地城开出不入扫杆埔之班次改以轩尼诗道“崇光百货”站为终点。
受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影响,本路线于2022年3月4日起停驶,直至4月20日。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 特别班次
- 皇仁书院 → 坚尼地城
- 星期一至五:08:40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4.4
|
八达通转乘优惠
乘客登上本线后指定时间内以同一张八达通卡转乘以下路线,或从以下路线登车后指定时间内以同一张八达通卡转乘本线,次程可获车资折扣优惠:
- 5B←→12,次程可获$3折扣优惠,转乘时限为90分钟
- 5B往摩星岭 → 12往罗便臣道
- 12往中环 → 5B往铜锣湾
- 5B←→43M,转乘时限为90分钟
- 5B往摩星岭 → 43M往田湾邨,回赠首程车资
- 43M往石塘咀 → 5B往铜锣湾,次程车资全免
- 5B←→西隧及机场路线
- 5B任何方向 → 930(A/X)、952、962(X)、967、969(A/B)往新界或E11(A)往机场,回赠首程车资,转乘时限为60分钟
- 930(A/B/X)、952(P)、962(A/P/X)、967、969(A/B/P)或E11(A)往港岛 → 5B任何方向,次程车资全免,转乘时限为120分钟,祇适用于在九龙或新界登上首程车的乘客
- 5B往铜锣湾 → A12往机场,回赠首程车资,转乘时限为60分钟
- A12往小西湾 → 5B往摩星岭,次程车资全免,转乘时限为120分钟,祇适用于在机场或青屿干线缴费广场登上A12线的乘客
- 5B往铜锣湾 → N11往机场,回赠首程车资,转乘时限为120分钟
- N11往中环 → 5B往摩星岭,次程车资全免,转乘时限为120分钟,祇适用于在九龙或新界登上首程车的乘客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主要以富豪奥林比安为主。因应本线及其他西区路线(如5、10)的庞大需求及大量流水客量,城巴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更特别把25辆富豪奥林比安12米巴士(编号511-535)下层的部分座椅拆除,改作企位位置(俗称水塘位,所以该批车被称为“水塘豪”),以提高巴士的载客量及加快乘客流动速度。
早期猛狮24.350(车队编号2500)及猛狮NL262型巴士(车队编号15xx)刚投入服务时,曾在5B线服务,但近年已调派到其他路线服务。
在2010-2014年,本线陆续增派最新的Enviro 500/Enviro 500 MMC(81xx-84xx)行走本线,特点为采用曲梯/方梯上落,以及其中8361或之后的同款巴士,为城巴载客量最高的12米低地台巴士(137人),进一步提升本线的服务。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新创建于2013年获政府资助购买3辆配置欧盟六型引擎混合电能及柴油版的Enviro 500 MMC 12米双层低地台空调巴士[9],其中城巴获编配2辆,已于2014年9月运抵香港,其中8401/TA5575于2014年11月22日首航本线,是全香港第四条,亦是城巴首条采用欧盟6型引擎混合电能及柴油双层空调巴士行走的路线。随后城巴安排一辆Enviro500 MMC 12米(8461)固定行走此路线,用作测试及比较两者性能,以便向政府提交试验报告。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摩星岭开经:(西宁街、)域多利道、加多近街、吉席街、坚弥地城海旁、德辅道西、干诺道西、干诺道中、急庇利街、德辅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钟道、轩尼诗道、怡和街、高士威道、(伊荣街)铜锣湾道*及东院道*。
- 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的班次不经斜体字之路段,改经历山大厦至遮打花园的一段德辅道中。
- *每日23:30后开出的班次,于抵达高士威道后,将改经伊荣街返回边宁顿街原有路线,不经铜锣湾道、东院道、加路连山道及礼顿道。
- 括号内之路段祇限来往坚尼地城及怡和街之班次驶经
铜锣湾开经:加路连山道*、礼顿道*、边宁顿街、怡和街、轩尼诗道、金钟道、德辅道中、摩利臣街、干诺道西、德辅道西、坚弥地城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域多利道(及西宁街)。
- *每日00:00后开出的班次,不经加路连山道及礼顿道。
- 括号内之路段祇限来往坚尼地城及怡和街之班次驶经

- 注:
- 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不停有 * 号之车站,改停有 ^ 号之车站
- 每日由坚尼地城开出的班次,不停有 # 号之车站,并加停有 @ 号之车站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此路线班次频密、收费廉宜,再加上能直达铜锣湾心脏地带,故一直客似云来,是往返中西区及湾仔区的主要路线之一。在凌晨零时至二时许,此路线更为中环来往湾仔及铜锣湾乘客的首选,因为车资相比通宵路线低得多。但由于此路线并非特快路线,且日间中上环一段行车较缓慢导致车程冗长,故除夜间及凌晨时段班次以外,以短途乘客占多数。
根据历年相关文件中的资料显示,此路线客量数据如下:
- 1974年10月4日:据工务局交通运输调查部调查结果显示,此路线坚尼地城方向当日录得共6,174人次乘车,铜锣湾方向则为5,545人次。在实际开出班次(149)多于表定班次(139)下,最繁忙一小时的载客率仍高达125%(铜锣湾方向,09:00-10:00)或120%(坚尼地城方向,17:00-18:00),可见极有加班的需要。
- 1993年2月[10]:当时每月乘客量为215144人次。
- 2014年:繁忙时段平均载客率为89%;而非繁忙时段平均载客率则为68%[11]。
- 2015年:在西港岛线通车前,最繁忙半小时的平均载客率为93%;而通车后则为38%,录得乘客量下跌35.9%。[12]
- 2016年8月:来回方向的全日最高一小时载客率约为50-60%。[13]
Remove ads
意外
参考资料及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