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埔综合大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埔綜合大樓
Remove ads

大埔综合大楼(英语:Tai Po Complex),是香港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楼,位处新界大埔乡事会街8号,其中大埔墟街市2004年9月1日启用[1],而大埔墟体育馆和大埔公共图书馆则于2004年12月18日启用[2]。大埔综合大楼内设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大埔墟体育馆及公共图书馆等设施,大楼内亦有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土地注册处香港政府部门办事处。大楼由伍振民建筑师(香港)有限公司设计,造价达2亿5千万。

Thumb
大埔综合大楼
Thumb
大埔墟街市位于地下及一楼
Thumb
2楼熟食中心
Thumb
2楼露天平台
Thumb
6楼大埔墟体育馆大堂
Thumb
儿童图书馆
Thumb
图书馆入口

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合共占地约12,000平方米,地下及一楼为街市,设有260个档位,取代了上水石湖墟街市成为香港最多档摊的街市;2楼为熟食中心,设有约40个档位。大埔综合大楼毗邻大埔社区中心和宝乡邨,设露天平台,可让街坊休憩。

Remove ads

历史

1977年10月左右,位于大埔墟广福道美德大厦的大埔图书馆启用,占地约1000平方呎[3]。1991年5月24日,整座图书馆搬到宝湖花园第二层201号铺[4]

在香港政府决定解散区域市政局时,大埔文娱中心及图书馆仍在规划阶段,估计造价为7亿7千万元。市政局为此要求该计划改由政府接手[5][6]。2001年3月,政府公布将在大埔综合大楼开设图书馆,令大埔区议会副主席郑俊平质疑政府不会在大埔兴建文娱中心。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行政﹚赵婉珠回应指会否兴建文娱中心与图书馆的最终位置没有关系[7]

2004年9月《明报》报导指,建筑署承建商在兴建大埔公共图书馆时未能如期完成工程,所以启用日期未定[8]。2004年12月18日,位于大埔综合大楼5楼的大埔公共图书馆启用,取代宝湖花园图书馆。同日举办开幕礼[9]

设施

美德大厦的大埔图书馆启用时藏有约27,000本可借阅书籍,分为成人图书馆、儿童图书馆、报刊杂志阅览室等区域[3]。搬到宝湖花园后新增了视听资料室和自修室,藏有14万本书籍[4]:在停止服务时约有10万项资料。而迁址后的大埔公共图书馆位于大埔综合大楼5楼,占地约3,600平方米,新增电脑资讯中心、多媒体图书馆、咖啡阁等区域。启用时拥有约14万项馆藏[10]

设施

6楼及7楼 大埔墟体育馆(设多用途主场、舞蹈室、健身室、儿童游戏室和活动室)
5楼 大埔公共图书馆(设学生自修室)
3楼至4楼 政府部门办事处
2楼 熟食中心
地下及1楼 大埔墟街市

交通

更多信息 交通路线列表 ...
Remove ads

回响

明报》在2001年3月评论道宝湖花园的大埔图书馆设施不足,令假日时使用人数到达上限,并指预计在大埔综合大楼落成的图书馆(约3,000平方米)虽比宝湖花园的大,但仍比文娱中心方案(约5,500平方米)小[7]

同一报章在5月时认为虽大埔综合大楼图书馆方案比宝湖花园图书馆有进步,但面积“始终未达标准图书馆的要求”,而且由于原区域并非根据图书馆的用途来设计,因此负载能力会限制藏书数量。同年,大埔区议员王志强对于图书馆及文娱中心的最终安排感到“两难”,认为若文娱中心落成,那么大埔综合大楼的图书馆便有机会于启用后数年内搬迁,浪费资源。但若否决大埔综合大楼方案,那么当区就短期内没有新的图书馆[11]

太阳报》记者在2015年发现大埔公共图书馆的语言学习书籍很多被读者用笔画污,儿童书籍则部分有破损[12]。同一报章在同年指责该图书馆的室温低于环保署建议[13]。2017年,《东方日报》记者测量了大埔公共图书馆自修室的二氧化碳浓度,结果为为1,143百万分比(ppm),超出环保署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标“良好”级别规定(1000ppm)[1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