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爱医院

香港医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愛醫院map
Remove ads

明爱医院(英语:Caritas Medical Centre医院管理局内部代码:CMC)于1964年由香港明爱创立,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长沙湾永康街111号,于1991年移交医院管理局,隶属九龙西联网,由天主教明爱成立的一所慈善性质的全科医院,共有病床1,172张,为九龙西北部居民提供24小时急症服务以及全面的急性医疗服务、伸延服务、门诊及外展医疗服务。明爱医院于2008年重开护士学校。

事实速览 明爱医院 Caritas Medical Centre, 基本信息 ...
Remove ads

历史

明爱医院原址是新围村集辉村福华村木屋区[1]于1960年代陆续因发生多次大火被清拆。明爱医院成立于1964年,乃深水埗区内唯一的公立急症全科医院,但直至1966年才命名为明爱医院,并于该年12月20日开设门诊部[2]。其后政府于1976年向明爱医院提供1410万港元资助,以兴建有600张病床的新翼,当时预计在1978年初启用[3]。为提升医院的设施及医疗设备,以应付不断上升的需求,政府先后拨款共25亿元以推展医院的两期重建计划。第一期重建工程中所兴建的新急症大楼怀信楼已于2002年落成启用。

重建发展

为了应付市民对医疗服务不断提高的需求,明爱医院进行重建及翻新工程,其中1999年重建第一期,即“怀信楼”已于2002年9月落成启用,而邻近的“怀爱楼”亦已完成翻新工程。

第二期重建计划主要由香港政府资助,耗资12亿港元,分两阶段进行,需拆卸“怀明楼”、“怀安楼”、“怀德楼”及“怀仁楼”等4幢大楼,兴建一座日间医护/康复大楼、复康花园及改善医院出入口,其中日间医护/康复大楼的建筑面积将达54,500平方米,新增设施包括专为关节骨折以及中风康复而设立的水疗室,以及为肌腱或脑部创伤病人度身订造的物理治疗仪器[4],以满足当局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2009年7月签署地基合约[5]。“怀明楼”已于2011年拆卸,2013年4月11日平顶[6],2014年重新启用,开幕仪式则延迟至2016年3月3日才举办[7]

明爱医院在医院管理局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内,有计划进行扩建工程,并增设500张病床[8]

Remove ads

建筑设施

明爱医院由7幢大楼组成,分别是“怀明楼”、“怀爱楼”、“怀仁楼”(已拆卸)、“怀义楼”、“怀德楼”(已拆卸)、“怀信楼”及“怀安楼”(已拆卸)。明爱医院设于7号干线呈祥道对落的山坡上,呈祥道连接受电闸管制的私家路永德路(往荔景方向的14A出口),只供救护车及其他有特别需要的车辆进出明爱医院。

在永康街近广成街处,设有称为“文迪尼塔”的升降机塔,由教宗保禄六世捐助,于1967年揭幕。“文迪尼塔”已于2009年拆卸,原地重建的新升降机楼于2010年4月启用。

阳光之家

明爱医院设有名为“阳光之家”全港规模最大的儿童发展复康部,让16岁以下严重弱智儿童在家居的环境下成长和接受教育及治疗。

明爱医院“怀义楼”于1964年建成,原本为治疗传染病的大楼,其后改用作16岁及以下严重弱智儿童的院舍,毗连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乐仁学校。“怀义楼”在1993年曾进行翻新工程,住宿部分占4层,每层有4间宿舍,布置成家居的模样,让儿童获得家庭般的舒适和照顾。

医院管治委员会

主席
  • 张力正 教授
当然成员
  • 医院管理局首席执行官或其代表
  • 屈铭伸 医生(医院行政总监)
成员

服务范围

圣嘉禄小堂

事实速览 圣嘉禄小堂, 国家/地区 ...

圣嘉禄小堂(英语:St. Charles Chapel),位于深水埗永康街111号(明爱医院怀明楼地下)。属于长沙湾圣老楞佐堂区

弥撒及礼仪时间

  • 提前主日弥撒:4:00(粤语)
  • 主日弥撒:5:00(粤语)
  • 明供圣体:每月首星期五早上10时到下午4时

国际认证

明爱医院于2010年11月4日通过澳洲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认证评核,取得为期四年的认证。[9]

交通服务

更多信息 交通路线列表 ...
Remove ads

图集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