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植物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植物油(英语:Vegetable oil),由植物来源取得的油脂,通常是由植物种子中取得,主要成分三酸甘油脂依来源不同有多种脂肪酸组合。植物油一词有时会特别用来指在室温下会保持液体形态的植物来源油脂(Plant oil),而在室温下会保持固体形态的则称为植物脂(Plant fat)。人类从很古老的时代就开始使用植物油,主要用于烹调食物之用。热带植物油普遍相较于温寒带植物油,通常含有较多比例的饱和脂肪酸,因为其于高温下较为稳定,细胞膜脂结构较不易破坏[1]。

提取
将食用油(主要为甘油三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有压榨、溶剂提取等方式,出油率各不相同。
机械压榨在工业上一般是使用榨油机,但螺旋压力机、冲压榨油机、ghani(印度传统,动物驱动杵臼)等也有使用。机械榨油启动成本低,在工业化程度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小作坊中较常用,其中印度较常使用ghani。[3]
冷压初榨是植物油(如橄榄油)的处理方式,冷压是榨油时,将温度控制在摄氏60度到80度(而不是一般热压的摄氏200度以上),油品可以保存较久,但生产需要的时间较长[4],初榨则是指原材料第一次榨取时得到的油品[4]。
大规模的工业植物油生产常用的是化学提取法,将输入材料打碎后使用溶剂进行萃取。这类做法出油更多、速度更快、单位成本也更低。目前最常用的溶剂是己烷。在萃取后,食用油会被加热到约300 °F(149 °C),通过蒸发去除溶剂残留。[5]
处理
对植物油进行精炼时,一般将其在接近真空中加热到烟点附近或约450 °F(232 °C),并在容器底部加入少量水。[7]这样的低压错误:语言代码“Steam distillation”不存在可以去除油中可溶于水的杂质,包括带来油耗味的游离脂肪酸,起到除色、除味的效果。几乎所有现代的食用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芥花油,都经过去味处理。这样做的坏处是可能移除油中的一些天然组分,并且会稍稍提升反式脂肪含量。[8][9][10]
成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