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发展局
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总部决策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发展局(英语:Development Bureau,缩写:DEVB)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其中一个决策局,成立于2007年7月1日,隶属于财政司司长辖下,负责统筹香港的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公共工程、市区重建及与发展相关的文物保育政策。现任局长为甯汉豪,自2022年7月1日起就任。
发展局的前身可追溯至香港殖民地时期的工务司署(1891年成立)及后来的地政工务科(1981年改组)。2007年,政府实施主要官员问责制调整架构,将原属房屋及规划地政局的规划地政职能、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务部门,以及民政事务局的部分文物保育工作整合,成立发展局。该局亦负责推动大型基建项目,如起动九龙东计划及北部都会区发展。
Remove ads
历史
1844年,负责地政测量的量地官扩展为量地官署,1871年改称测量署,1883年改组为工务司署[1][2],中文有时又称“工务局”[3],统领土地、交通工程、城市规划及屋宇事宜。1892年,政府发布公告,将名称统一为工务司署。
1981年9月布政司署公布将成立地政工务科[4][5],隶属布政司署,负责研究及决定相关政策;并于1982年4月将工务司署分拆为多个执行部门[6][7],下辖的部门升格为正式部门,包括工程拓展署、建筑拓展署、新界拓展署、水务署、机电工程署,同时新成立地政署及市区拓展署。而原先属于工程拓展署的路政处则转交运输科并升格为独立部门路政署。
1986年,布政司署地政工务科进行改组,旗下的新界拓展署以及市区拓展署合并,建筑拓展署则改名为建筑署,而建筑拓展署辖下的建筑物条例执行处则并入地政署,并更名为屋宇地政署。
1989年9月1日将规划地政工作交予规划环境地政科,改名为布政司署工务科。
1990年,分别成立规划署与城市规划委员会,并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规划工作并入。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工务科改名为工务局,工务司改名为工务局局长,规划环境地政科改名为规划环境地政局,规划环境地政司亦更名为规划环境地政局局长。
2000年1月1日,环境工作归予环境食物局,规划环境地政局改称规划地政局。
2002年7月1日起实施主要官员问责制,成立房屋及规划地政局,由房屋局及规划地政局合并而成。同时工务局并入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2004年,为了节省部门,土木工程署及拓展署合并为土木工程拓展署。
2007年7月1日,发展局成立,接管房屋及规划地政局的规划及地政部分、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务部分,和民政事务局的部分文物保育工作。
2012年6月7日,起动九龙东办事处成立,负责引领、督导、监督和监察《起动九龙东》计划,以加快九龙东转型成为香港中西区以外,另外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核心商业区,以支持香港经济的增长,并且继续加强香港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Remove ads
工务科
- 确保有效规划、管理和落实公营部门的基建发展和工务计划,同时确保计划能以既安全又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依时进行,并维持高质素和标准
- 确保有可靠、充足和优质的食水供应,并提供有效率的供水服务
- 负责制订与发展有关的文物保育政策
历任部门首长
- 田土、城市规划、开发新市镇及工程事务:环境司
- 规划、环境及地政事务:规划环境地政司 → 规划环境局局长 →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
- 工务:工务司
历任副局长及常任秘书长
№ | 官员 | 就任日期 | 离任日期 |
1 | 马绍祥 Eric Ma |
2014年1月6日 | 2017年2月13日 |
---|---|---|---|
2 | 廖振新 Liu Chun-san |
2017年8月2日 | 2022年6月30日 |
3 | 林智文 David Lam chi man |
2022年9月1日 |
Remove ads
历任局长政治助理
管辖部门及公营机构
- 屋宇署
- 地政总署(地政处、测绘处)
- 土地注册处
- 市区重建局
- 规划署
- 建筑署
- 土木工程拓展署
- 渠务署
- 机电工程署
- 水务署
- 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8]
- 绿化香港运动
- 古物古迹办事处
- 城市规划委员会
- 海滨事务委员会
- 建造业议会
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
参考文献
备注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