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蕃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蕃地(日语:蕃地/ばんち banchi)为台湾日治时期实施的特殊行政区划,在1901年后是由厅下的支厅管辖,在1920年后是由州、厅下的郡役所、厅管辖,不设置街、庄行政区,为今日原住民乡及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的前身。

介绍
在日治时期初期,蕃地的界线仍不明确,随着土地调查和隘勇线推进,蕃界位置常有更动,并随着1910年至1925年间的林界整理而进一步使蕃地边界明确化。台湾行政区划的州厅制在1920年10月1日实施后,各州厅的行政区分为普通行政区的街庄,以及属于特别行政区的“蕃地”。蕃地的户口制度、土地所有权(蕃地皆为官有地)、税赋、教育(蕃童教育所)等事务都与普通行政区不同,而蕃地行政事务则是由警察系统掌控。在1930年代末期虽有将蕃地纳入普通行政区的呼声,但在二战结束前仍未实现[1]。
蕃地一览
自1920年至1945年期间设有下列各蕃地:
-
1897年行政区划 (黑色为蕃地)
-
1901年行政区划 (黑色为蕃地)
-
1909年行政区划 (黑色为蕃地)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