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冈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冈线(日语:長岡線ながおかせん)是一条由越后交通营运,从三岛郡越路町日语越路町 (新潟県)(现时:长冈市)来迎寺站出发,经西长冈站日语西長岡駅、大河津站(现时:JR越后线寺泊站),连接三岛郡寺泊町日语寺泊町(现时:长冈市)寺泊站日语寺泊駅 (越後交通)(与现时JR寺泊站相异)的铁路线,现已废除。

事实速览 长冈线, 概览 ...
Remove ads

线路数据

  • 线路里程(营业里程) : 39.2公里
  • 轨距 : 1,067毫米
  • 车站数目(包含起终点站): 27座
  • 双线区间 : 没有(全线单线)
  • 电气化区间 : 全线(直流电1,500伏特)

历史

事实速览 公司类型, 公司所在地 ...

从计划至开业前

在来迎寺一方,曾经有一个新鱼沼铁道计划,当中把此铁路线连接鱼沼铁道(即后来的国铁鱼沼线)。在1914年(大正3年)3月3日,长冈市的木村松二郎成立中贯铁道并向官方申请敷设铁路线。在同年8月7日,长冈市的清水常作申请合并并更改公司名至长冈铁道。当初,铁路线是连接国铁长冈站,但是由于中途需要跨越信浓川,因此在未能确保有包括建设费以兴建长铁路桥的情况下,放弃了敷设铁路线至长冈站[* 2]。因此在西长冈站形成了一个折返式车站,往来迎寺和寺泊方向的路轨都是在同一边。另外当时也有一条替补线路,从长冈站出发,途经藏王和与板,于大河津连接越后铁道(现时:JR越后线),最后连接寺泊(采用了三国街道日语三国街道的走线)。

关于选择铁路走线,在日吉村至与板町之间的区间(即现时长冈市区间),当初申请的走线是途经东边的村落。在1914年申请变更至途经西边的村落。但是沿线的村町反对这个变更,原因是若在西边村落敷设路轨,会造成阻塞水道,使在发生洪水的时候,造成的受损会更大。另外路轨与小学上学路相交处会对儿童构成危险。线路最终选择途经在东边和西边村落之间的农地[3][4]

虽然线路穿越了与板町,但是由于市中心已经是住宅区,因此收地以兴建与板站日语与板駅遇到障碍,导致车站需要设置在市区外围,不方便乘客乘车。另外在长冈铁道开业后,原本于信浓川和黑川日语黒川 (新潟県)上行走的轮船服务(客运和货运)被迫减少。

从开业至废线前

在1915年(大正4年)10月7日,长冈铁道与板 - 大河津 - 寺泊之间开业。在1916年(大正5年)1月5日,西长冈 - 与板之间延伸开通。在1921年(大正10年)11月18日,来迎寺 - 西长冈之间(来迎寺线)延伸开通(全线开通)。在1928年(昭和3年),日本首架内燃动车组引入至此铁路线。沿线的居民都会通称此铁路为长铁(日语:長鉄ちょうてつ)。但是由于此铁路线没有驶入国铁长冈站,加上非电气化线路使行走速度慢,导致长冈铁道一直有严重赤字。随后在1950年(昭和25年),为了重建业务,当时为众议院议员田中角荣就任社长。在1951年(昭和26年),为了铁路高速化而把铁路全线电气化。使在当时旧新潟3区中比较偏僻的三岛郡成为田中的票源。在电气化,把原本一日只有数班的列车增加班次和高速化,令原本于长冈市内的通勤和上学者于冬季期间需要被迫住在当地,变为全年可来往原来的居所。在夏季期间,会有许多泳客前往寺泊方向,当时的客车会有一个“火柴盒”的昵称。

在1960年(昭和35年)长冈铁道、栃尾铁道和中越自动车三间公司合并为越后交通,此铁路线改名为长冈线。您是由于线路不途经长冈市中心,加上社会车辆开始普及,居民对于铁路的需求减少,使客量一直下降。在1975年(昭和50年)3月31日结束客运业务。随后变为货物线和缩小营业区间。后来由于货运的达到顶峰,便于1995年(平成7年)3月31日全线废除。除了矿场和临海临港铁路这些铁路线外,此线路在废除客运业务后20年运有货运业务,这是在日本内少见的铁路线例子。另外在1960年(昭和35年)起,西长冈站日语西長岡駅设有线路分支连接日产化学工业日语日産化学工業长冈工场专用线。在1972年(昭和47年)工厂关闭时,该专用线也废除。

Remove ads

废线后

Thumb
西长冈站遗址。斜向道路右边一带是旧站。(2011年5月20日拍摄)
Thumb
上与板站遗址。该处建设了休憩处,路轨遗址变为人行道。(2012年4月12日拍摄)
Thumb
现时的巴士线路图。黄绿色和红色线是与当时长冈线相近的走线。

在客运业务废除后,许多区间的路轨和架空接触网还保留下来。当地流传着“总有一天,角先生(曾经的社长田中角荣)会再次经营长铁”这个传闻(而事实上,当时遇着拆除铁路设施成本问题)。另外,越后交通一方在废线数年曾经讨论把线路重开,可是由于成本、设备和盈利问题而放弃了这个念头。另外,周边的村町有计划把废线遗址改变成为自行车道,可是随着市町村合并,计划也被搁置。而沿线的旧市町村已经合并至长冈市。

在废线后,上与板 - 与板之间部分区间还遗留了路轨和架空接触网柱。随后在2007年度(平成19年度)中,把所有铁路设备撤走,变为空地。后来进行了工程,把路轨遗址变为人行道和生活道路,部分区间已经完工。

此外,右图显示截至2018年4月,越后交通连接长冈站、西长冈、关原、胁野町与与板之间的巴士线路,以及连接长冈站与与板、大河津(JR寺泊站)和寺泊之间的巴士线路。

Remove ads

年表

  • 1911年(明治44年)4月24日:批出临时轻便铁路敷设许可予长冈铁道(长冈-寺泊之间)[5]
  • 1912年(大正1年)10月25日:批出铁路许可状予中越铁道[* 3](三岛郡来迎寺村至同郡深才村之间 轨距762毫米)[7]
  • 1913年(大正2年)
    • 2月10日:长冈铁道的铁路许可失效[8][* 4]
    • 6月14日:批出铁路许可予中贯铁道(三岛郡日越村-同郡与板町之间 轨距762毫米)[9]
  • 1914年(大正3年)
    • 1月31日:批出铁路许可予新中贯铁道(三岛郡与板町-同郡寺泊町之间 轨距762毫米)[10]
    • 3月3日:中贯铁道成立。
    • 6月12日:新中贯铁道的敷设许可转让给中贯铁道。变更创业招股说明(三岛郡深才村-同郡寺泊之间 轨距762毫米)[11] 。
    • 8月7日:公司改名为长冈铁道。
  • 1915年(大正4年)10月7日:与板 - 大河津 - 寺泊之间开业[12]
  • 1916年(大正5年)
    • 1月5日:西长冈 - 与板之间开业[13]
    • 10月27日:町轻井站启用[14]
  • 1917年(大正6年)4月10日:批出铁路许可状(三岛郡深才村-长冈市城内町之间) [15]
  • 1918年(大正7年)7月5日:铁路许可失效(三岛郡深才村-长冈市城内町之间) [16]
  • 1921年(大正10年)
    • 11月1日:岩方站启用[17]
    • 11月18日:来迎寺 - 西长冈之间开业,全线开通[18]
  • 1922年(大正11年)5月27日:寺泊海水浴站启用[19]
  • 1926年(大正15年)5月1日:批出铁路许可状(佐渡郡两津町-同郡相川町之间)[20]
  • 1928年(昭和3年)
    • 引入日本首架内燃动车组。
    • 5月6日:上与板站启用。
    • 7月26日:寺泊温泉站启用。
  • 1930年(昭和5年)4月15日:轻便铁路许可失效(佐渡郡两津町-同郡相川町之间)[21]
  • 1934年(昭和9年)6月1日:有栗站启用。
  • 1937年(昭和12年)10月9日:部分铁路许可被取消(三岛郡与板町-同郡寺泊町间中寺泊町地内)[22]
  • 1950年(昭和25年):田中角荣就任长冈铁道社长。推进了铁路电气化和高速化。
  • 1951年(昭和26年)12月1日:西长冈 - 寺泊之间电气化。工程时间只需约70日,以当时来说,电气化工程进度十分快速。
  • 1952年(昭和27年)
    • 4月:越后大津站启用。
    • 11月21日:来迎寺 - 西长冈之间电气化,全线电气化。
  • 1954年(昭和29年)10月:越后日吉站启用。
  • 1960年(昭和35年)
    • 西长冈站至日产化学工业长冈工场专用线(现时长冈市营陆上竞技场日语長岡市営陸上競技場附近)开业。
    • 10月1日:与栃尾铁道和中越自动车合并,越后交通成立。此线变为越后交通的长冈线。
  • 1961年(昭和36年)
    • 8月5日:发生8・5暴雨,使部分区间不能通行。
    • 10月3日:寺泊新道 - 寺泊(第一代)之间暂停营业。
  • 1966年(昭和41年)5月31日:寺泊新道 - 寺泊(第一代)之间被废除。同日,寺泊新道站改名为寺泊站(第二代)。
  • 1969年(昭和44年):随着长冈市立西中学日语長岡市立西中学校开校,西中学校前站启用。
  • 1972年(昭和47年)
    • 随着工厂关闭,日产化学工业长冈工场专用线被废除。
    • 4月16日:来迎寺 - 西长冈之间关闭客运业务。
  • 1973年(昭和48年)4月16日:大河津 - 寺泊(第二代)被废除。
  • 1975年(昭和50年)4月1日:越后关原 - 大河津之间被废除。西长冈 - 越后关原之间关闭客运业务。全线废除客运业务。
  • 1992年(平成4年)4月1日:西长冈 - 越后关原之间暂停营业。
  • 1993年(平成5年)3月31日:暂停营业中的西长冈 - 越后关原之间区间被废除。
  • 1995年(平成7年)
    • 3月23日:最后一天货运列车营业日。
    • 4月1日:来迎寺 - 西长冈之间被废除,长冈线全线废除。实际上在3月27日,当铁路货车返回原本的地方后,线上已经没有列车行走。
Remove ads

车站列表

Thumb
长冈铁道的车站。撷取自《长冈铁道案内》(大正5年,长冈铁道发行)。
  • 所有车站都是在新潟县内。
  • 所在地的市町村名和接续线路的公司名称都是取自废线一刻。
更多信息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
Remove ads

运输业绩

更多信息 年度, 客运量(人) ...
  • 资料取自《地方铁道轨道统计年报1952年》、《私铁统计年报1958.1963.1966年》、民铁主要统计《年鉴世界之铁道》朝日新闻社、1983年《年鉴日本之铁道》铁道杂志社,1985、1987-1997年。
Remove ads

长冈铁道运输业绩

更多信息 年度, 客运量(人) ...
  • 资料取自各年度版《铁道院铁道统计资料》、《铁道省铁道统计资料》、《铁道统计资料》、《铁道统计》和《国有铁道陆运统计》。

车辆

蒸气机车

电力机车

电力动车组

客车

为了准备开业,于1915年引入由天野工场制造的木制转向架客车,当中设有2架特三等合成车和4架三等车(Ro1・2)。在1918年,向东武铁道转让Ro1・2。同时从东武铁道引入5架木制两轴三等客车(HaFu1・2・5・6・7)。

随后的变迁如下:

  • 1916年引入6架由天野工场制造的木制两轴三等客车(Ro3-8)。
  • 1917年引入1架由天野工场制造的木制两轴特等客车(I1)。
  • 1922年引入3架由日本车辆制造的木制两轴三等客车(Ro9-11)和2架由日本车辆制造的三等行李合成车。

在1930年取消特等。三等的编号由“Ro”变为“Ha”。

  • 1930年I1改为Ha12。
  • 1936年Ha12改为KiHa103。
  • 1939年从东武铁道引入5架退役客车。

车辆数目变迁

更多信息 年度, 蒸气机车 ...
  • 资料取自各年度版《铁道省铁道统计资料》、《铁道统计资料》和《铁道统计》。
  • 在1935年起内燃车的数目包含1架内燃动车组。

注脚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