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柏纬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柏纬博士JP (英语:Dr. Chan Pak-wai,1970年1月21日—),香港气象学家,现任香港天文台台长[1]

事实速览 香港天文台台长, 秘书长 ...

生平

陈柏纬于香港出生,小学在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读书,创下六年第一的纪录,中学于华英中学就读,并于中学会考取得8A成绩[2]。他在就读中七时,支撑家庭生计的父亲离世。虽然如此,陈柏纬在中学毕业后,在没有与家人商量之下,选择选修自己很感兴趣的香港大学物理数学学士[3]。由于陈柏纬没有兴趣就读收入稳定的医科,反而钟情于出路成疑的纯理科,因此曾令家人感到“少少不开心”[2]。学士毕业后,陈柏纬再修读天体物理学硕士,期间获得尤德爵士纪念基金研究生奖学金资助,进行与中子星相关的研究[3]

2023年,陈氏于香港城市大学完成哲学博士学位。他有研究气象及撰写论文的喜好,曾在多份期刊上发表论文[4]

公职生涯

陈柏纬硕士毕业后,当时香港正兴建赤鱲角机场,天文台需要增聘大量人手为新机场的气象所进行天气观测、发出天气预报和警报等工作。陈柏纬便因兴趣于1994年4月加入政府任职科学主任,在天文台负责天气预报工作[3][5]。在机场气象科工作二十多年间,陈柏纬负责制作天气预报产品、主持电视天气节目及研发气象仪器等。他开发了香港国际机场风切及湍流警报系统,并将气象浮标、激光雷达等科技引进机场的天气预报之中[6]

2010年1月,陈柏纬晋升为高级科学主任,出任航空气象服务科“气象预测系统组”主管,专责数值预报系统发展及业务运作、机场风切变、湍流预警服务及机场气象观测系统[7]。2019年6月,陈柏纬由高级科学主任晋升为天文台助理台长,负责天气预测及警告服务科[8][9][10]。2023年3月,陈柏纬升任天文台台长,接替退休的郑楚明。陈柏纬在受访时指出,他希望透过在气象科学研究和天气预测层面上,引入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提升现有气象仪器的效能,以掌握更多大气的物理过程,务求提升对如台风及暴雨等恶劣天气的预测能力[6]

陈柏纬就任天文台台长后,天文台在发布资讯的时间安排较以往的做法清晰,例如在风暴消息中,指出改发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确实时间,及以“至少维持”字眼明确指出可能改发较低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时间[11]。这与所有前任台长不会明确表示改发信号的时刻做法不同,例如2022年强烈热带风暴马鞍袭港后,天文台在上午8时表示“即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而引发争议[12]

陈柏纬指出,他在1990年代某天完成夜更当值后,在返家休息后,睡醒发现该日天文台在“尴尬的时间”(早上六、七时,正值小朋友上学的时间)迟出暴雨警告,引发很大回响。因此,他经常与同事或其他部门说,难以排除在尴尬时刻发出天气警告的可能性,因此天文台有责任尽早向公众发出清晰的信息[2]

陈柏纬于任内共发出三次十号飓风信号,包括超强台风苏拉台风韦帕超强台风桦加沙,成为继锺国栋及岑智明后任内发出最多次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台长。

Remove ads

小犬风波及九号信号争议

强台风小犬于2023年10月8日接近香港,天文台在晚上7时正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以往天文台发出九号及十号信号前,基本上不会提早预警,仅以“可能有需要发出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等字句暗示;而发出是次九号信号前却有15分钟预警,港铁即时停止露天路段列车服务,包括机场快线,令大批市民无法乘车回家,约一万六千名刚飞抵香港的旅客滞留机场[13][14][15][16]。直至晚上11时50分,天文台改发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机场对外交通服务才得以恢复。有部分市民因交通停驶而失预算,在港铁站滞留,质疑天文台为何不更早预警。香港气象学会发言人、天文台前助理台长梁荣武指出,九号信号本身就是预警性质,要是不断将预警时间提早,会增加出错机会[17]

前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胡宏俊则认为,近年天文台过早宣布八号信号会维持至某特定时间,以至没有“走盏”的空间。他亦指出,近年符合天文台公布的“烈风8中4以上”标准的八号信号甚少,但“烈风8中1或8中0”的八号信号却颇多[18]

奖项

  • 尤德爵士纪念基金研究生奖学金1992/1993年得奖者[3]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