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技术标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自十九世纪以来即为英国殖民地,至1997年7月1日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才结束;因在英国统治下百多年,加上英国本身为工业大国,故香港使用的技术标准绝大部分来自英国,但这情况自1997年主权移交后已有所变更。
香港并无设立负责制定和颁布本地标准的中央标准组织。各规管机关会按需要采用标准,并会避免因制定标准而主导市场的发展,或成为保护若干行业的手段。香港是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代表香港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科技署梳理了大部分目前香港实行的技术规例。[1] 根据香港法例第68章 《度量衡条例》,国际单位制(法例称为“十进制单位”)、英制单位、中国制单位均为香港的法定度量衡单位。[2]
电力
香港市电为220伏特(早期为200伏特,1990年开始提升[3];英国则现为230伏特,早期为240伏特)、50赫兹。插头及插座方面,虽然英国很早已有BS 546标准,但香港一直没有统一规格,1990 年代中,香港政府才修订法例强制执行。现时《电气产品(安全)规例》(第406章,附属法例G)规定电器须装有符合BS 1363第1部或BS 546的三脚插头。[4] [5]
交通
香港第一条重型铁路九广铁路-英段(大致为今港铁东铁线)使用的轨距为1435毫米标准轨,其后由九广铁路公司兴建的轻铁、西铁、马铁(后两者现已合并为屯马线)使用标准轨。香港地铁则使用和伦敦地铁一样的1432毫米轨距,但实际上与标准轨可互换及共同使用。(然而新建的路线均使用1435毫米规矩)。
连接内地的高速铁路香港段,为与中国内地高速铁路网直接互联互通,则执行由国家铁路局所制定的铁路标准及监管要求。
香港电车的轨距使用的是1067毫米。
香港民航处负责制定在香港登记的民用航空器适航所需的飞行标准。
在香港飞行情报区内,航空交通管理(ATC)使用英尺作为高度单位(有别于中国内地使用米),其它使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包含海里和节。[6]
通讯及广播
香港的通讯、电视和声音广播事务,均受通讯事务管理局管辖,《电讯(管制干扰)规例》(第106B章)规范了各类电讯相关设备的干扰管制合规要遵守的标准,包含来自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欧洲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EC的标准。
1980年代开始,跟随英国使用BS 6312 BT电话插座及插头(俗称英式或扁插)。2004年,香港电讯管理局建议所有新安装或改装电话插座改为使用RJ(俗称美式或方插)插座及插头[7]。
2G通信使用与英国、欧洲相同的GSM 900及1800[8]。曾有业者使用北美的D-AMPS及CDMA制式,但现已淘汰。3G服务则使用W-CDMA,只有一家业者使用CDMA2000[9]。 4G开始均使用3GPP所标准化的通讯制式。
模拟电视广播,使用和英国一样的 PAL-I 制式及丽音立体声/多语言系统(中国内地则使用 PAL-D/K 制式,深圳部分发射站除外,使用和香港相同的PAL-I制式)。但香港出产的LD、DVD及VCD,则绝大部分使用NTSC制式;引入香港的家用游戏机,自第4世代起,也是NTSC制式。约1990年代初起,香港市面出售的电视机及录影机,几乎全部均最少兼容PAL-I、PAL-D/K,及NTSC影音(非广播)信号,以除接收香港或/及中国内地的电视广播外,也可观看NTSC制式的影带及影碟、游玩NTSC制式的家用游戏机,称为“国际线路”电视机。由于数字电视和高清广播的采用、以及数字信号的多媒体传输接口的普及,现时几乎所有非广播影像信号器材,均以HDMI作信号源及显示器或电视机的连接界面,已没有NTSC及PAL制式的区分。
2007年末开始的数字电视广播,则基于中国内地的 DTMB制式,其中视频编码使用MPEG-2或H.264,音频信号使用MPEG-1 Layer II或AC-3;EPG,字幕,字符编码等遵循ETSI在DVB中使用的标准[10] 。2020年12月1日起,香港全面实施数码电视广播,并终止模拟电视广播[11]。
香港在DVD分区属第3区(中国内地属第6区,英国则属第2区);Blu-ray Disc分区属A/1区(中国内地属第C/3区,英国则属第B/2区)。
Remove ads
信息技术
中文界面咨询委员会早期基于Big5字符创建了香港增补字符集(HKSCS),以适应专属于香港本地字符(如“粤方言用字”),现已增添 Unicode,并为汉字字符添加仓颉码和粤拼码。同时提供汉字字符“宋体(印刷体)”、“楷体”字形参考及与台宋字形的差异。 [12]
中文界面咨询委员会并未提供适用于香港的键盘布局参考。Microsoft Windows提供的香港繁体中文键盘是纯拉丁字母的ISO/IEC 9555布局[13],Apple 香港默认提供的是使用“美式英文”布局选项的Mac。
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HKICL)为全港流动支付应用程序提供“转数快”服务,可进行跨银行、跨储值支付工具的支付。[14]并使用共享二维码标准(基于EMV标准),促进本地及国际支付服务营运商、电子钱包及银行使用同一个二维码接受电子支付。[15] 八达通是香港常见的支付工具,其使用了日本SONY的FeliCa技术,并于Apple Pay,Samsung Pay及Huawei Pay提供流动设备通过NFC方式使用八达通。[16][17][18],同时八达通移动应用程序是其中一个支持使用转数快的实例。[19]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