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来自维基词典,自由的词典

Remove ads
U+7B11, 笑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7B11

[U+7B10]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7B12]

跨语言

汉字

竹部+4画,共10画,仓颉码:竹竹大(HHK),四角号码88432部件组合

更多信息 笔顺 ...

衍生字

来源

更多信息 说文解字 ...

汉语

更多信息 正体/繁体, 简体 # ...
维基百科有以下相关的条目:

字源

更多信息 古代字体(笑), 战国时期 ...

原为会意汉字 或形声汉字(上古 *sqʰows):声符 (上古 *sʰuːʔ) + 意符 ,后世字形为形声汉字(上古 *sqʰows):意符 + 声符 (上古 *qoːwʔ, *qrow, *qrowʔ)

由于“”在唐朝之后《说文》版本脱佚,徐铉校该书时,只得引李阳冰刊定《说文》小篆版本从“竹”从“夭”,也对孙愐唐韵》所引《说文》从“竹”从“犬”的“𥬇”感到疑惑,认为是俗字写法。段玉裁考证则不以为然,改篆从“竹”从“犬”。尽管字书所载其古文及小篆皆归竹部,但出土战国至秦汉简帛书都是从“艸”从“犬”的“𦬦”(𦬫[1][2][注 1]

在“笑”的溯源探讨上,尚有“”乃借字或本字之说(以“”的本字“𡝩”旁证[3]),因古来“艸”“竹”易混[2];或以字书收录古《老子》的古文“笑”形推论,原始既非从“竹”也非从“艸”,而是眉开眼笑的“︿︿”,人的象形“大”讹变成“夭”[4];更甚者以“”为本,既从“犬”大致已定,则“︿︿”篆形讹变为“八”,从“八”从“犬”可能是最早字形等等[5]。然与目前出土文物所显示的皆不符,何况以非秦系的古文推断其小篆原貌,本来就有问题。

“𦬫”讹变为“笑”,盖“艸”、“竹”相混,如“”讹作“”、“”讹作“”、“”讹作“”后又讹作“”,且出土《战国纵横家书》其𦬫的部件“犬”亦似斜“夭”状[6]声符“艸”被“竹”替代,凭“犬”不符、改“夭”形声,此皆有脉络可循[7]

台湾学者杜忠诰对以上“笑”字形演变乱象提出一套看法[7]

  1. “𦬫”是“狗遇草地则喜乐戏耍,欢快无比”[注 2]
  2. 从“艸”、“夭”声构形之“芺”应是《说文〉原书中的“𦬫”字,或列在“犬”部,后被误认草名而移写到“艸”部[注 3]
  3. 在东汉隶变过程中,普遍出现从“竹”混同讹变成“艸”的情形,而经魏晋六朝混乱后局势大定,开始依经籍把原从“竹”者悉数恢复,却还原过头将“𦬫”作“𥬇”[注 4]
Remove ads

发音


注解
  • chhiò - 白读;
  • chhiàu - 白读(用于某些组词中;也可认为是文读);
  • siàu - 文读。
注解:ciê3 - 潮州。

更多信息 韵图, 字 ...
更多信息 字, 读音 # ...
更多信息 郑张系统 (2003), 字 ...
Remove ads

释义

  1. (不及物)喜悦露出快乐表情,或发出快乐的声音
      ―  xiàoróng
    唔識唔识 [粤语]  ―  m4 sik1 siu3 [粤拼]  ―  不会
  2. (及物双及物) 嘲笑讥讽
    點解你哋成日 [粤语繁体]
    点解你哋成日 [粤语简体]
    dim2 gaai2 nei5 dei6 seng4 jat6 siu3 ngo5 gaa3? [粤拼]
    为什么你们总是嘲笑我?
    唔識廣東話 [粤语繁体]
    唔识广东话 [粤语简体]
    siu3 keoi5 m4 sik1 gong2 gwong2 dung1 waa6-2 [粤拼]
    嘲笑他不会讲粤语
  3. 有趣的,逗乐
      ―  xiàohuà(字面义为“有趣的话语”)
  4. (弃用) 喜爱羡慕
  5. (书面尊敬) 致赠时表示希望对方接受
    先生先生  ―  hái wàng xiānshēng xiào
  6. (弃用比喻义) 花朵开放绽放
  7. (罕用) 姓氏
Remove ads

近义词

参见

组词

Remove ads

日语

朝鲜语

越南语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