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溪县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溪县(闽南语:An-khue-kuīnn),古称小溪、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东接南安市,西连华安县,南毗厦门市同安区,北邻永春县,西南与漳州市长泰区接壤,西北与漳平市交界。安溪以茶业闻名全中国,号称中国茶都。全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以清水岩、文庙、城隍庙最为著名,县政府驻凤城镇大同路1号。
Remove ads
历史

864年(唐咸通五年),置南安县小溪场。955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后周显德二年),小溪场监詹敦仁向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申请建县获准,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为“清溪县”,属泉州,詹敦仁为首任县令。1121年(北宋宣和三年),因方腊在睦州清溪县(今浙江省淳安县一带)发动起义,宋徽宗忌讳“清溪”之名,遂赐名“安溪县”,历代沿袭。
1354年(元至正十四年)夏,李大在安溪县龙居大寨(今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发动农民起义,并称帝,后转战福建各地,最终于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失败。
民国时期,安溪政局混乱,民军混战,匪患蔓延;1926年,全县拥有100人枪以上的土匪武装15股,总计6850人枪,占当时总人口(17万人)的4.3%;至1951年底,才完全肃清土匪[2]。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于1933年8月25日在安溪县东溪村召开“安南永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维持至1935年10月[3]。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共安溪中心县委率领游击队于1949年5月10日攻占安溪县城,后因国民党福建保安二团、第三二五师九七五团等部队反攻而于5月16日撤出县城。1949年8月31日,驻安溪的国民党福建省保安二团撤退至厦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第一营和闽中系统安溪游击队接受县自卫队投降,安溪解放[4]。
Remove ads
地理
安溪县,可粗略分为内安溪和外安溪,内安溪是安溪县中海拔较高的乡镇的民间统称。内安溪一般包括长坑乡、剑斗镇、蓝田乡、祥华乡和感德镇等乡镇,海拔较高,地势较陡,2016年开通莆永高速过境并设有福田乡、感德镇、剑斗镇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经济水平为茶业、天然资源开发、旅游业为主,近年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外安溪是安溪县中海拔较低的乡镇的民间统称,安溪县城所在地也属外山。外安溪一般包括凤城镇、湖头镇、官桥镇、城厢镇、龙门镇、参内乡等乡镇。外安溪地势较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百姓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安溪县号称中国茶都,以产茶闻名,其中,铁观音是最具盛名的一种。“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别称“红心观音茶”。清世宗雍正年间,“铁观音”品种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安溪茶人随即推广,成为中国名茶之一。“铁观音”天性娇弱,产量不多,有“好喝不好栽”的说法。
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2021年末,户籍人口120.72万,常住人口104万[5]。有汉族、畲族等多个民族。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溪县常住人口为1003599人。[8] 2022年初全县户籍人口120.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27万人,乡村人口84.45万人。其中,男性64.40万人,女性56.32万人。
文化
同时,安溪县也是风靡闽、台、南洋的清水祖师信仰发源地,以清水祖师为主要奉祀对象的庙宇,在台湾有一百五十座以上。另外,安溪县的其他乡土神信仰:显应祖师、法主公、董公真人、双忠神等神祇,亦随著移民播迁,流传至世界各地。

行政区划
安溪县下辖15个镇、9个乡[9]:凤城镇、蓬莱镇、湖头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金谷镇、龙门镇、虎邱镇、芦田镇、感德镇、魁斗镇、西坪镇、参内镇、长卿镇、白濑乡、湖上乡、尚卿镇、大坪乡、龙涓镇、蓝田镇、祥华乡、桃舟乡和福田乡。
语言文化
教育
安溪县现有本科高等院校2所: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安溪)。
专科高等院校1所: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慈山分院。
高中14所:安溪一中、铭选中学、安溪六中、沼涛中学、恒兴中学(私立)、金火中学(以上均位于城区);安溪八中、梧桐中学(蓬莱镇);崇德中学(长卿镇);安溪十一中(感德镇);蓝溪中学(官桥镇);龙门中学、培文中学(龙门镇);俊民中学(湖头镇)。
人物
旅游景点
- “蓬莱仙境”清水岩安溪清水岩位于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乃清水祖师文化之发源地。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胜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
- 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凤城镇北面凤冠山。建于1958年5月。石构,平面方形,由碑座、碑身、碑顶等组成。碑座束腰,碑顶作四垂檐式。通高7米,四周环绕平座栏杆。坐北向南。碑面阴楷镌刻“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左右分别镌刻朱德、邓子恢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名不朽浩气长存!”背文记述: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书记李实、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委陈凤伍、二支队支队长李世全、官彭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傅有智等12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1985年10月21日,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安溪文庙始建于公元1001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在县城东南隅。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背踞凤山,前滨龙津,笔峰拱峙。有“名冠八闽,秀甲江南”这美誉。安溪文庙荟萃古代木雕、石雕之精华,其中莲花斗拱构成的八卦形藻井悬空倒挂,堪称一绝,八根石雕龙柱,价值连城。宽阔的庭院,铺有3000块石块,72根石柱,意喻孔圣3000个弟子,72个门生贤人,大殿上方有康熙皇帝御笔《万世师表》,屋顶的如意斗拱计108目,喻意108文曲星。[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安溪凤山风景旅游区:安溪凤山森林公园位于安溪城关,以现有凤山公园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经营总面积180公顷(2700亩)。站在山顶可以看到整个安溪县城,该公园以自然、人文景观为根本,强化茶文化、宗教文化主题,集茶文化旅游、寻根旅游、朝圣旅游、健身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6大功能为一体,公园规划由“一园两区”构成,即茶叶大观园、宗教朝圣区、健身游览区,共有景点71处,其中现有45处,规划建设26处。
- 安溪城隍庙,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即置县次年,位于县治东,即今小东街。为全省较早建的城隍庙之一,素有“八闽第一,五邑无双”美誉,是安溪重要的道教景点和旅游目的地。
Remove ads
交通
国道/省道: 307省道、
308省道、
206省道、
207省道过境。
高速公路:
以下线路夏季加收空调费1元/人
治安
1990年代末,台湾人将电信诈骗技术传入安溪县,致该县魁斗镇、长坑乡经常发生家族化、规模化的电话诈骗犯罪活动,多次引起警察部门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两个乡镇有“电信诈骗之乡”之称[25][26][27][28][29][30]。2016年由安溪人参与制造的徐玉玉案更是震撼全国。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