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道 (香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道(英语:Hill Road)是香港的一条街道,位于香港岛,连接薄扶林和石塘咀。山道南至薄扶林道和般咸道交界,北至德辅道西和干诺道西交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下斜街道,并在山道休憩花园有一分支通往圣公会圣彼得小学(山道70号和88号校舍)及山景园。山道是一条单程路,途经保德街、遇安台、加伦台、南里和皇后大道西。

历史
山道于昔日又俗称为希路道[1]。山道途经的长发大厦所在地,昔日有石塘咀最著名的四大风月场所,即“咏乐”、“倚红”、“赛花”、“欢得”,盛极一时。亦因上述原因导致香港大学的选址问题曾于香港立法局展开激辩[2]。
1972年5月11日,山道48及50号一幢3层高、二战前落成的旧木楼(今重建为南昌大厦)发生四级大火,酿成12死16伤。[3][4]
2008年6月7日早上的暴雨,令香港大学周亦卿楼后面的天然山坡,发生严重山泥倾泻。大量山泥随著雨水沿山道流下。水退后路面满布泥泞,部分路面被水冲毁[5]。
-
山道和皇后大道西交界,水退后路面满布泥泞,部分路面被水冲毁。
-
山道马路仿佛成了一条黄河
-
山道路面被泥石流造成的黄泥水冲毁
-
山道长发大厦的地库停车场被泥水淹没,远景中的管理处大门只有一小半露出水面。
特色
山道天桥

山道之上有一条名为山道天桥的行车天桥,为山道最为瞩目的建筑物,被形容为一件解构主义建筑杰作[7]。天桥走向大致上跟山道相同,惟天桥两端连接的位置略有不同。在一年一度的盂兰节,山道天桥下会有人搭临时戏棚,上演神功戏[8]。
2019年,康文署联同建筑署、前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和“未.共研社”的概念设计团队为山道天桥底休憩处进行翻新工程,并以“山道有山”为设计概念。工程在2022年12月20日完成后,设置多个“山”形设施及动感灯光装置,同时加设座椅、公共活动空间及象棋桌。[9]
沿途主要建筑
-
每年盂兰节,西环山道天桥下有潮侨搭临时戏棚,上演神功戏
-
圣安多尼中英文小学暨幼稚园
-
斜度1:6
交通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