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供品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供品山
Remove ads

供品山,又称祭品山供品塔祭品塔,是堆叠成锥体塔状的供品,在闽南民系的传统祭祀仪式中流行。

Thumb
庙宇中用以庆贺神明诞辰的罐头塔。

名称

按照供品类型又有不同名称,以易开罐饮料或罐头堆叠成的称为罐头塔,以幽包堆叠成的称为包山,以糕饼堆叠而成的称为又称糕仔桶糕仔盒,还有水果山甜饭山白饭山空心菜山鱿鱼山等,常用于丧葬与一些特殊宗教仪式如中元法会等,现在也时常拿来供奉神佛。

由来

把供品堆叠成山是闽粤沿海流行的习俗,祭祀者在竹架上放上鱿鱼干糕饼类的食物,奠祭丧礼中的死者或中元节、盂兰盆节普渡仪式中的亡魂,也可以让祭祀者食用。台湾称为糕仔盒[1],香港按照供品类型称为××山

各地情况

Thumb
以多个罐头砌成的罐头塔,在台湾的道教葬礼上十分常见。

台湾

台湾日治时期出现罐头塔。[1] 是因台湾生产凤梨罐头致富的“凤梨大王”叶金涂逝世,其丧礼在台北市重庆北路上用了许多凤梨罐头堆成塔状以吊祭,从此流行于台湾[2]

香港

Thumb
长洲太平清醮会场中有多个不同大小的包山。
Thumb
以竹子架设的包山。

在香港,由潮汕人主办的香港潮人盂兰胜会海陆丰民系举办的祭祀仪式如中元法会太平清醮等,经常见到祭品山的踪影。潮汕民系的祭品山较为小型,可放于供桌上。海陆丰民系则会架设高大的祭品山,以长洲太平清醮的三座巨型包山最为知名。

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农历七月盂兰盆会中会架设孤棚,作为供品的水果、甜饭、白饭、包子、空心菜等都会堆叠成山。一些纸扎供品也会堆叠成山。

新加坡、马来西亚

Thumb
新加坡中元普渡供桌上的水果山。

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以闽南民系为主,于中元普渡也会把供品堆叠成山,但较为小型。

供品山与抢孤

在中元法会、醮会等仪式结束后,供品山上的供品是抢孤的对象。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