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郊游路径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郊遊路徑
Remove ads

香港有许多各种不同类型、长度和难度的郊游路径,供游人作远足漫步之用。大部分的路径均位于郊野公园之内,由渔农自然护理署管辖。不过郊野公园内外亦有一些路径,由该区的区议会所筹建或翻新。

Thumb
本条目为香港地理系列之一
自然地理:
地形 地质 生态
气候 自然灾害 地震
空气污染
地形:
岛屿 山峰
平原 湿地
水库 海滩
人文:
人口
能源
规划历史土地利用
土地供应 填海
农业 渔业 矿业 工业
乡村 新市镇
行政区划 地方
自然保育及康乐设施:
环境保护
公园 主题公园
郊野公园 地质公园
湿地公园 特别地区
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
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
郊游路径
单车径
共享径
其他香港系列

除古道之外,以下只列出官方设立的郊游路径。

标距柱

Thumb

标距柱是特别设于郊游径上以辅助郊游人士作定位之用的柱子,其绝大部分由渔护署设立。标距柱设计一般为一根约1米高的金属柱或石柱顶部附以一块向前倾的长方形平面,平面之上钉上一块绘有所在郊游径图案、编号及所在位置6位座标的金属铭牌(亦有部分直接将铭牌钉于石坡或建筑外墙上)。

郊野公园的郊游径起讫点均立有标距柱介绍牌并写上:郊野公园的郊游径每约500米设有一条标距柱。如遇到紧急事故,远足人士可利用就近之标距柱编号说明其位置,以协助搜索及救援行动。现时香港所有长途远足径和郊游径均设有标距柱。

长途远足径

长距离远足径横跨香港岛九龙新界,部份路段位于郊野公园之外。每条长途远足径都分为多段,每段难度不一。如要走毕全径,需时可达12小时或以上。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km) ...

麦理浩径

麦理浩径(简称麦径)横跨新界大陆和九龙,由北潭涌起点至屯门新墟终点全长100公里,是当中最长的长距离远足径,共分10段,标距柱以字母M为首(M代表MacLehose Trail,即麦理浩径),序号由M001顺次增至M200。

更多信息 段号, 起点 ...

卫奕信径

卫奕信径(简称卫径)纵走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大陆,由赤柱峡道起点至南涌终点全长78公里,共分10段,标距柱以字母W为首(W代表Wilson Trail,即卫奕信径),序号由W001顺次增至W137。

卫奕信径是香港唯一不连贯的长途远足径(第2、3段之间相隔维多利亚港),如要算港铁太古站蓝田站部分的话,长度另加4.5公里。

更多信息 段号, 起点 ...
Remove ads

凤凰径

凤凰径(简称凤径)环绕大屿山南部,起讫点均在梅窝码头,全长70公里,共分12段,标距柱以字母L为首(L代表Lantau Trail,即凤凰径),序号由L001顺次增至L139。

更多信息 段号, 起点 ...
Remove ads

港岛径

港岛径横跨香港岛,由炉峰峡起点至大浪湾终点全长50公里,共分8段,标距柱以字母H为首(H代表Hong Kong Trail,即港岛径),序号由H001顺次增至H100。

更多信息 段号, 起点 ...
Remove ads

郊游径

郊游径处于风景优美的郊区,长度较长途远足径短,惟部分郊游径的长度超过10公里,比长途远足径的分段更长,难度则按所在地点而异。位于郊野公园内并由渔护署设立的郊游径[1],都设有标距柱,标距柱以字母C为首(C代表Country Trail,即郊游径),配以四位数字组成。各郊游径拥有不同的首两位数字,其中首一位数字以郊野公园地区划分 (如香港岛为4字头),尾两位则从01顺次增加。例如船湾淡水湖郊游径的首两位数字是26,标距柱序号由C2601顺次增至C2630。现时最新设立的郊游径为“红花岭郊游径”及“莲麻坑郊游径”,随同红花岭郊野公园于2024年3月1日设立同时向公众开放。[2]

昂坪360救援径为香港唯一设有标距柱但不设两位郊游径编号的郊游径。由于此郊游径由私人机构(昂坪360)兴建及维护,虽然设有以字母C为首的标距柱,但不设郊游径编号,标距柱序号由C01顺次增至C30。

更多信息 编号, 名称 ...
Remove ads

家乐径

家乐径是为了一家大小而设的郊游路径。无论小童老人都可轻松地在半至两小时内走毕一条家乐径。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km) ...
Remove ads

树木研习径

树木研习径沿途设有传意牌,为游人介绍各种树木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km) ...

自然教育径

自然教育径的沿途在标柱简介当地的景色和植物,旨在使游人对自然有更深的认识。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km) ...
Remove ads

地质步道

地质步道是设立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之后,新设的陆上游览路线。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km) ...

野外均衡定向径

野外均衡定向径由香港野外定向总会和渔农及自然护理署建立,用作举行野外定向活动。

更多信息 名称, 郊野公园 ...

健身径

郊野公园内外均设有健身径,提供各种设施以供健身晨运之用。

虽然郊野公园之外亦有不少健身径(例如在公园之内),但以下只列出位于郊区的健身径。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km) ...

缓跑径

缓跑径为一些环绕水塘的路径,路短而平坦,适合缓跑之用。

虽然郊野公园之外亦有不少缓跑径(例如在大型公园之内),但以下只列出位于郊区的缓跑径。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km) ...

自然径

自然径为一些位于市区和郊区边缘的路径,非渔农自然护理署所设立。

更多信息 名称, 起点 ...

特色路径

除了以上的郊游径,有一些郊游路径同样具有特色,部分穿梭于城市与郊野之间,当中有部分是由区议会筹建。

更多信息 名称, 起点 ...

古道

古道为昔日连接乡村间或墟市间的要道,由附近乡民人手开发而成,古道多以石块铺设穿梭于林中接通两地。经过多年城市发展和变迁,昔日的古道部分已融合为各热门郊游路径或道路的一部份,部分人迹罕至的古道则已渐渐湮没于山林中。古道分岔处亦间中可见由昔日乡民所立,简单刻上左右方目的地的石碑,称为“问路石/指路石”。

古道之名称多为近代远足人士以其连接之两地或途经地点取名而成,故同一古道可能有多于一个称呼。部份古道的路径可能不明显或不连贯。古道众多,未能尽录。

香港岛

  • 张保仔古道(旧山顶道克顿道,部分路段于1972年六一八雨灾中被冲毁)[5]
  • 筲箕湾古道 (赤柱至筲箕湾,大部分已被大潭道取代,只馀下零散石砌古桥遗迹)[6]
  • 赤柱古道 (浅水湾南湾道至赤柱佳美道,近佳美道一段建有石砌古桥,部分纳入南区海滨长廊)[6]

九龙(及九龙连接新界)

  • 慈沙古道 (云山至田围,已被纳入沙田郊野径)[7]
  • 慈观古道 (云山至音山)
  • 九沙古道/尖沙径 (龙水塘/尖山至田笔架山引水道)
  • 乾隆古道 (马仔坑经九龙坳至沙田红梅谷)[7]
  • 狮红古道 (子山九龙坳经望夫石至沙田梅谷)[8]

新界东部及北部(沙田区、大埔区、北区)

  • 梅花古道 (大水坑子林至小沥源心坑,已纳入沙田郊野径)
  • 石垄仔古道 (石垄仔至大水坑梅子林)
  • 茅坪古道/梅子林古道 (茅坪至大水坑梅子林)
  • 割草坳古道 (水泉澳至割草坳/吊草岩)
  • 莲菴古道 (澳至林村谷大)
  • 龙丫排古道 (林村谷龙丫排至小菴山)
  • 碗窑古道 (碗窑至莲澳,已纳入卫奕信径第八段)
  • 禾万古道 (林村谷寮至梧桐寨德苑)
  • 鸦山古道 (洞梓鸦山至沙螺洞)
  • 凤马古道 (大埔园经沙螺洞至丹山河谷地/沙头角尾下)[5]
  • 云水古道 (九龙坑经九龙坑山/山桔仔山坳至流响/丹山河谷地,已纳入流水响郊游径)[5]
  • 南马古道 (鹿颈涌经龟头岭至尾下,已纳入南涌郊游径)[5]
  • 龙田古道 (老龙田至鹿颈南涌,已纳入南涌郊游径)
  • 横七古道 (山脚至木桥,已纳入卫奕信径第十段)[7]
  • 乌七古道 (蛟腾至木桥,部分已开辟为乌蛟腾路)
  • 乌涌古道 (蛟腾至船湾尾)[5]
  • 乌犁古道 (蛟腾经九担租至头石)
  • 妈腾古道 (分水凹亚笏至乌蛟,部分已纳入乌蛟腾郊游径)
  • 犁三古道 (头石至桠)
  • 苗三古道 (上田/下苗田至桠)
  • 荔谷古道 (枝窝经分水凹至埔)
  • 谷锁古道 (埔经尖光峒坳至罗盘)
  • 红滘古道 (石门至船湾大/小滘)[5]
  • 禾莲古道 (径山至麻坑,部分因兴建新界东北堆填区被毁,中段与塘肚古道及石水古道重叠)
  • 塘肚古道 (塘肚山至石寨下)
  • 石水古道 (寨下至牛槽)
  • 坪𪨶庙径古道 (坪𪨶经长山古寺/庙径至沙头角禾坑,因兴建沙头角公路及禾径山路,已毁)[5]

新界中部(荃湾区、元朗区)

  • 元荃古道 (朗大棠至湾柴湾角,已纳入元荃古道郊游径)[7]
  • 甲龙古道 (荃锦坳经甲龙至雷公田,已纳入甲龙古道郊游径)[7]
  • 城门坳古道/荃大古道 (城门坳/铅矿坳至大埔墟,大部分已纳入卫奕信径第七段)[5]
  • 田深古道 (夫仔至井)[5]
  • 田青古道 (夫仔至龙头)[5]
  • 大锦古道 (榄涌吉庆桥至田八乡)[5]

新界西部(屯门区)

  • 花朗古道 (青山谷香炉至龙鼓滩南/北朗)[5]
  • 大杨古道 (下白泥水坑经良田坳至屯门旧墟小坑;约等于现时的菠萝山军路)[5]
  • 望龙古道 (后石至鼓滩,因开辟龙门路及沿路重工业区,已毁)[5]
  • 白龙古道 (泥至鼓滩,因兴建新界西堆填区,已毁)[5]

西贡及清水湾

  • 西贡古道/蚝涌古道 (飞鹅山茶寮坳/百花林至西贡蚝涌)[7]
  • 昂平古道 (西贡昂平至大水井,已纳入马鞍山郊游径)
  • 北港古道 (西贡北港至茅坪)
  • 企壁山古道 (西贡企壁山至打泻油坳)
  • 黄竹山古道 (茅坪经黄竹山至打泻油坳)
  • 大水井古道 (西贡大水井至茅坪)
  • 水牛古道 (打泻油坳经水牛山腰至石芽背,已纳入麦理浩径第四段,又称“万里长城”)
  • 大脑古道 (蚝涌谷大脑至蚝涌)
  • 茂蚝古道 (飞鹅山草岩至涌)
  • 榕北古道/榕北走廊 (树澳至潭涌)
  • 鹿赤古道/鹿赤走廊 (鹿湖至径)
  • 海荔古道 (下经南山洞至枝庄)[5]
  • 榕大古道 (树澳至环,因开辟西沙公路,已毁)[5]
  • 元五坟古道 (元五坟至上窑,已纳入北潭涌自然教育径)
  • 大北古道 (网仔经低坳至潭涌)[5]
  • 北潭凹大𪨶岭古道 (北潭凹大𪨶岭至北潭涌,部分已开辟为北潭路)[5]

离岛区

  • 东澳古道 (涌牛凹至大)[7]
  • 东梅古道 (涌低埔至窝,已纳入香港奥运径)[7]
  • 南山古道 (南山至梅窝)
  • 法门古道/漕溪古道 (石门甲罗汉寺沿漕溪至昂坪)
  • 石壁古道 (石壁至昂坪,已纳入石壁郊游径)
  • 鹿湖古道 (大澳经羌山鹿湖至昂坪,部分已开辟为大澳道昂平路)[8]
  • 二澳分流古道 (二澳分流,已纳入凤凰径第七段)
  • 洪圣爷古道 (南丫岛洪圣爷至芦荻湾)

相关人物

  • 陈溢晃先生,已故正刚旅行队领队暨香山学社创办人,《旅行家》期刊主编
  • 梁荣亨先生,友晟旅游创辧人暨领队,旅游摄影丛书主笔
  • 吕沛铭先生,《旅行家》期刊特约作者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站外链结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