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複都制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複都制,是指一個國家設置兩個以上的首都的制度。擁有廣闊的領土的國家很多採用複都制,擁有兩個首都的常被稱為「兩都制」或「兩京制」。(相對的,只設一個都城的叫做「單都制」)。另外,也包括把首都功能分別發放到多個城市的制度。關於現代意義上的複都制,請參考首都#特殊情況

中央集權國家的複都制,皇帝常駐的或都常被稱為「上京」、「上都」、「皇都」、「京師」、「正都」等,其他的都叫「陪都」。但是,「陪都」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並不存在,無對應的西方詞彙,此為東方特有的概念(陪都制)。日本歷史上所說的難波遷都等,正確的解釋是天皇的陪都巡守或是皇都升格,與遷都不同[1]

當皇帝在行在而不在正都時,國政由其他人代理,在權限限制的基礎上由太子代理被稱為「太子監國制」,由信賴的大臣代理被稱為「留守官制」。

羅馬帝國的複都制

公元3世紀後半葉,羅馬帝國正帝副帝分治,戴克里先皇帝的時代,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兩人為正帝、兩人為副帝的四帝共治制因此出現。這四個首都是尼科米底亞(今伊茲密特)、色米姆梅蒂奧拉努(今米蘭)、奧古斯塔·溫德利科倫羅馬因此失去了它的首都機能,只是名義上的帝國的首都。此後,西方正帝君士坦丁一世將帝國統一,在東都建立新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395年,東帝狄奧多西一世(西帝為形式上的次子霍諾里烏斯)死後,長子阿卡狄奧斯為東帝,他將都城設置在東方的君士坦丁堡與西方的梅蒂奧拉努(後遷都至拉文納)。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東西分治的現象已經較為明顯,當時常使用「西邊的皇帝」、「西邊的領土」這樣的稱呼,而不使用「西羅馬帝國」。

中國的複都制

中國由秦朝唐朝中原地方建立的大一統的皇朝近一千二百多年間,長安洛陽長期交互成為首都,洛陽更隨著朝代更替,多次成為首都或東都,五代後遷至開封,直至北宋滅亡為止。南宋杭州行在建康改為留都

明朝永樂帝後,將順天府北京)及應天府南京)皆立為首都,其中南京在明太祖時期為京師永樂遷都後改以北京為京師,但南京仍做為留都,維持首都的地位。

  • 後漢
    • 東京開封府
    • 西京河南府
  • 後周
    • 東京開封府
    • 西京河南府
Remove ads

現代的複都制

Thumb
  現存的多首都國家
  曾經的多首都國家

現代部分國家擁有多個首都。在部分情況,一個城市是一個有特定用途的首都,有另一些城市是有其他用途的首都,不存在一個被視為最高的官方首都。

這裡也有情況當中存在一個法定首都,但有一個或多個其他城市是中央政府部分或全部職能的所在地。雖然這些情況技術上不是多首都,但情況是相近的。

現存的多首都國家

更多信息 國家, 首都 ...
Remove ads

其他國家

以色列定都於耶路撒冷,但是由於耶路撒冷的政治問題仍然未有最終定案,多數國家會把大使館設於特拉維夫[2]由1948年5月至12月,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都是以色列實際聯合首都。巴勒斯坦同樣宣稱耶路撒冷為首都,但現時實際上國際承認巴勒斯坦政府所在地是拉姆安拉,而哈馬斯政府所在地是加沙

韓國盧武鉉在任大韓民國總統期間制定行政中心城市計劃,將規劃興建新都市取代首爾,成為韓國實質上的行政首都,並於其後以朝鮮世宗命名,最終定名為世宗特別自治市。惟李明博接任總統後,因為計劃受到質疑而廢止,最終韓國實際上變更為雙首都模式。世宗市的行政建制正式成立後,總統府大韓民國國會大韓民國大法院等重要國家機關仍然駐於首爾,而其他36個政府機構則於2012年9月至2014年年底期間陸續播遷至此。預計於2030年世宗市人口可達50萬。[3]

德國的首都是柏林,但最高司法機關(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均位於卡爾斯魯厄;此外,部分國家機關設於西德時代的首都波恩,使其有「聯邦市英語Federal city」(Bundesstadt)的稱號。

洪都拉斯憲法說明特古西加爾巴科馬亞圭拉都是國家的首都。不過,政府所有部門都位於特古西加爾巴。科馬亞圭拉現在是特古西加爾巴大都會區的一部分。

秘魯,《秘魯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Peru》聲稱庫斯科是「歷史首都」(西班牙語:Capital Histórica),一個象徵式的聲明,因為國家政府繼續位於利馬

采蒂涅是歷史上、傳統上和第二的黑山首都。該城的地位獲得憲法的特別認可。雖然黑山總統的正式住處是位於該城,其餘的政府機構都位於波德戈里察

馬尼拉是菲律賓正式首都,菲律賓政府的行政及政治中心廣泛分佈於馬尼拉大都會馬拉坎南宮,政府的行政中心以及大理院大樓,國家的司法中心都位於馬尼拉本部,而立法部門位於都會區內的另外兩座城市,眾議院奎松市參議院則在帕賽市[4]

南非布隆方丹被視為實際司法首都,因為最高上訴法院位於當地。憲法法院位於約翰內斯堡,它在憲法問題上是更高級的上訴法院

Remove ads

曾經的多首都國家

許多國家在任何特定時間僅擁有一個首都,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賦予了多於一個城市首都地位。

由於戰爭、天氣或分裂等各種原因,這些當前國家有兩個城市同時充當行政首都。在某些情況下,第二首都被視為臨時首都

更多信息 國家, 年份 ...

^A 波恩曾經是西德首都。兩德統一使柏林成為統一德國的首都,九年後政府才遷到柏林。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引用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