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
東亞國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日本國,通稱日本,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14,125座島嶼所組成[11],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12]。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東海等陸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北接千島群島,西南面台灣與中國大陸。人口達1.25億[7],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人居住於首都東京及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13]。政治上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14],君主天皇為國家及國民團結的象徵[15],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以及內閣總理大臣所領導的內閣掌管[16]。
日本國 (日語) | |
---|---|
![]() | |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 35°41′N 139°46′E |
官方語言 | 日本語(事實上)a[2] |
認可的地方語言 | 阿伊努語、琉球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語言 |
族群(2019[3]) | |
宗教 | 神道教(事實上) 佛教(事實上) |
政府 | 單一制 象徵天皇制 |
• 天皇 | 德仁 |
• 內閣總理大臣 | 岸田文雄 |
• 眾議院議長 | 額賀福志郎 |
• 參議院議長 | 尾辻秀久 |
• 最高裁判所長官 | 戶倉三郎 |
立法機構 | 國會 |
• 上議院 | 參議院 |
• 下議院 | 眾議院 |
現役軍人 | 255,135人 56,100人(後備役)[4](2021年) |
形成歷史 | |
西元前660年2月11日 | |
1890年11月29日 | |
• 戰後憲法生效 | 1947年5月3日 |
面積 | |
• 總計 | 377,962平方公里[5](第63名) |
• 水域率 | 1.40[6]% |
人口 | |
• 2021年估計 | 125,120,000人(估計至2021年10月)[7](第11名) |
• 2015年[7]普查 | 127,094,745 |
• 密度 | 336.22/平方公里 |
GDP(PPP)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6.456萬億美元[8](第4名) |
• 人均 | 51,809美元[8](第36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4.409萬億美元[8](第3名) |
• 人均 | 35,385美元[8](第28名) |
0.379[9](2011年) 中 · 第74名 | |
人類發展指數 | ▲ 0.925[10](2019年) 極高 · 第19名 |
貨幣 | 日圓(¥)(JPY) |
時區 | UTC+9(日本標準時間) |
日期格式 |
|
• 曆法 | 公曆 和曆 |
行駛方位 | 靠左行駛 |
電話區號 | +81(日語:) |
ISO 3166碼 | JP |
互聯網頂級域 | .jp |
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17],其皇室「萬世一系」未曾更迭,正式有文字記錄則是在1世紀中期,由彌生時代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為始。4世紀,關西地方出現了日本首個統一政權,在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中積極主動的模倣中國的隋朝及唐朝,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8世紀開始日本進入平安時代,脫離中國影響產生國風文化,創造了獨特的服裝、建築、文字文化,確立以京都貴族(公家)為中心的生活模式。平安時代後期的12世紀末,武士(武家)的力量超過了貴族;此後的600年間,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家政權實際統治,武士階級主導國政,天皇淪為名義上的君主。武家政權的統治時期分為鎌倉、室町、江戶等3大時代,期間包含政治紛亂的南北朝、戰國與安土桃山時代。17世紀起,時處江戶時代的日本實行鎖國政策長達2百年,直到1854年被美國艦隊武力脅迫開港才結束。
進入近代的日本發生巨大轉折,在西方列強步步緊逼的時局下,首先由部分武士(大名)實行武裝倒幕,完成「大政奉還」,幫助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實權,接着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維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引入歐洲的科學與技藝,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施行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並且開始大規模開墾北海道;自19世紀末,日本國力大幅增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首先併吞琉球,之後將臺灣、朝鮮、庫頁島等地納為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被認為是東方世界唯一能和西方列強爭霸的大國。日本後來在政治上被軍部控制,走向法西斯化,成為二戰軸心國,並在1931年開始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於1941年擴大戰場至西太平洋,成為二戰的一部分,最終於1945年投降。敗戰後,日本在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君主立憲制政體,天皇成為虛位君主[16],同時依據戰後憲法第九條放棄交戰權,永久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僅擁有有限度維持防衛為目的的武裝力量(國防軍),即自衛隊[18]。戰後日本全力發展經濟,使其成為亞洲最早一批發達國家之一,經濟體量在1980年代時達到世界第二。
日本現今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與美國同為僅有兩個人口過億的發達國家,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列[19],並為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20世紀日本一度達到美國GDP的7成,1990年代經歷經濟泡沫,被稱為「失落的十年」,面臨少子化和老齡化等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至2022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約4.1萬億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在33,800美元左右,屬於高度發達國家,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21]。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