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縱貫線 (南段)
彰化至高雄區間的縱貫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縱貫線(南段)是指縱貫線從彰化車站至高雄車站間,由臺灣鐵路公司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沿途大多為平原及少部分丘陵地形。
Remove ads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 經營管轄:臺灣鐵路公司
- 路線距離:彰化=高雄間188.9 km
- 軌距:1,067 mm
- 車站數:46(含起訖車站;2018年10月14日)
- 開業時間:1905年3月26日全線開通
- 雙線區間:全線
- 電化區間:全線(交流25KV)
- 行車制度:中央控制行車制(CTC)
- 隧道數目:1座
- 新左營至後庄間全線18公里無平交道
- 部分路段進行架空化/地下化計劃
- 架空化路段
- 彰化市區鐵路架空化(計劃中)
- 斗六市區鐵路架空化(計劃中)
- 嘉義市區鐵路架空化計劃(興建中)
- 新營柳營鐵路架空化(計劃中)
- 保安仁德鐵路架空化(計劃中)
- 南科-新市區間(計劃中,新市市區鐵路架空化,新市站遷站)
- 地下化路段
- 永康-大橋區間(計劃中,永康鐵路地下化)
- 大橋-南臺南區間(興建中,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
- 連續立體化區間
- 南科-南臺南區間(部分興建中、計劃中)
- 架空化路段
運行型態
歷史
- 根據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臺灣鐵道史》一書, 縱貫線南段在嘉義曾文溪間、臺南附近、鳳山附近分別有比較線:
Remove ads
- 縱貫線南段於1899年11月自打狗(今高雄鼓山區南部)往北鋪設[2],隔年(1900年)11月29日打狗臺南段開始營運,再隔年(1901年)5月15日營業路段沿伸至今善化車站[3][4],而到了1905年3月26日南段路線已通車至彰化[3][5]。
- 1907年6月16日,第一代濁水溪橋(永久橋)竣工[3]。
- 1935年10月,完成臺南—高雄段雙線(含二層行溪橋改建)。
- 1942年,完成民雄—嘉義段雙線(含牛稠溪橋改建)[6]。
- 1943年,完成新市—臺南段雙線[6]。
- 1951年7月,改建急水溪橋為複線大橋[7]。
- 1953年6月16日,第二代曾文溪橋完工[8]。
- 1960年11月,彰化—臺南段行車制度由雙信閉塞式或電氣路牌閉塞式更新為中央控制行車制(CTC),為亞洲最早採用CTC之鐵路路段[7][9]。
- 1968年:
- 1969年9月30日,完成善化—新市段雙線[6]。
- 1970年:
- 1971年6月28日,二水—林內間雙軌工程新建之第二代濁水溪橋通車,實質完成彰化—台南段全區間雙線[13]。
- 1979年,縱貫線電氣化全線通車。
- 1989年~1991年,濁水溪橋、林子頭溪橋、三疊溪橋、八掌溪橋重建完成[14]。
- 1991年,將臺南—高雄段行車制度由複線自動閉塞式(ABS)更新為中央控制行車制(CTC)[15]。
- 2007年(?),第三代牛稠溪橋完工通車。
- 2013年:
- 6月6日,鹽水溪橋及橋南架空段雙線通車。
- 6月28日,第三代曾文溪橋與橋南架空段雙線通車[16]。
- 2014年:
- 1月14日,第三代二層行溪橋完工通車。
- 11月2日,員林架空段竣工啟用。
- 2018年10月14日,新左營(不含)—高雄段鐵路地下化完工通車。
Remove ads
- 1900年~1941年間,由於仍以今天的高雄港站為縱貫線終點—高雄站,因此當時列車皆直接行駛至高雄港站。即使高雄站已於1941年遷站至現今站址,鼓山-高雄間新建路軌,仍有列車以鼓山-壽山-高雄港-壽山-三塊厝-高雄的方式運行。直到高雄港站停辦客運,壽山站、三塊厝站廢止,以及屏東線高雄港-高雄間專用路線廢止。
- 1961年6月4日,半屏山發生山崩,掩埋縱貫線約1000米,不得已另建新路線改線,於1961年10月1日通車[17]。
- 岡山車站配合都市計劃,路線及站址東遷380米,於1993年10月29日啟用。
- 2004年(?)~2006年,因應新建高鐵左營基地,原1961年半屏山東側新線再度改線,並於2006年10月27日啟用新左營站。
車站一覽
縱貫線於2003年至2008年間使用通用拼音作為各站譯名,除縣、省轄市以上地名保留威妥瑪或郵政式拼音外,現已逐步更換為漢語拼音。
(註:車站等級:分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簡、乙簡、丙簡、簡易、招呼、訊號)
总结
视角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臺灣鐵路古今站名詞典》楊鵬飛著
- 《臺灣鐵路環島風情.特殊路線篇》蘇昭旭著,人人出版
- 《臺灣鐵路車站圖誌》蘇昭旭著,人人出版
註解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