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大總統府

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民國大總統府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辦公機構。

沿革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1年12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議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根據該大綱,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其中設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其辦事機構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1911年12月29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代表在南京召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選舉孫文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文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

1912年3月8日,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並於3月11日公布實施,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按照臨時約法的規定,在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其辦事機構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當選為第二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於1912年3月10日就任。[1]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並在1913年10月10日就職。由此,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改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府」。

Remove ads

列表

中華民國大總統府的設置地點如下(臨時大總統府、臨時執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府一併附入,但護法運動中的各府不列入):

更多資訊 時間, 地點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