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
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又稱車牌、牌照,法律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或行駛的機動車需要在車頭及車尾各懸吊一張號牌,而在2014年實施的行業標準中,機車取消前號牌,僅保留後號牌[1]。
駕駛無號牌、未正確安裝號牌或號牌被故意遮擋的機動車上路屬於違法行為。
民用機動車號牌
民用機動車號牌式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GA36—2018)執行。
Remove ads
軍警應急機動車號牌
非軍事機關和個人擅自使用和生產、銷售軍用車牌則觸犯了非法使用武裝部隊專用標誌罪[5]以及非法生產、買賣軍用標誌罪[6]。
武警部隊於2013年6月1日啟用2013式號牌,採用六種防偽措施[7]。2019年10月1日起啟用2019式號牌,採用與解放軍車輛號牌一致的外觀式樣與尺寸顏色[8]。
Remove ads
外交車輛號牌
外交車牌的所屬國和所屬國際組織代碼如下:
- 101 -  阿富汗 阿富汗
- 102 -  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
- 103 -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 104 -  安哥拉 安哥拉
- 105 -  阿根廷 阿根廷
- 106 -  澳洲 澳洲
- 107 -  奧地利 奧地利
- 108 -  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
- 109 -  巴林 巴林
- 110 -  孟加拉 孟加拉
- 111 -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
- 112 -  比利時 比利時
- 113 -  貝南 貝南
- 114 -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
- 115 -  波札那 波札那
- 116 -  巴西 巴西
- 117 -  汶萊 汶萊
- 118 -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
- 119 -  布吉納法索 布吉納法索
- 120 -  蒲隆地 蒲隆地
- 121 -  柬埔寨 柬埔寨
- 122 -  喀麥隆 喀麥隆
- 123 -  加拿大 加拿大
- 124 -  查德 查德
- 125 -  智利 智利
- 126 -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
- 127 -  剛果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 128 -  象牙海岸 象牙海岸
- 129 -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
- 130 -  古巴 古巴
- 131 -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
- 132 -  捷克 捷克
- 133 -  北韓 北韓
- 134 -  丹麥 丹麥
- 135 -  東帝汶 東帝汶
- 136 -  厄瓜多 厄瓜多
- 137 -  埃及 埃及
- 138 -  赤道幾內亞 赤道幾內亞
- 139 -  厄利垂亞 厄利垂亞
- 140 -  衣索比亞 衣索比亞
- 141 -  斐濟 斐濟
- 142 -  芬蘭 芬蘭
- 143 -  法國 法國
- 144 -  加彭 加彭
- 145 -  德國 德國
- 146 -  迦納 迦納
- 147 -  希臘 希臘
- 148 -  幾內亞 幾內亞
- 149 -  蓋亞那 蓋亞那
- 150 -  匈牙利 匈牙利
- 151 -  冰島 冰島
- 152 -  印度 印度
- 153 -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
- 154 -  伊朗 伊朗
- 155 -  伊拉克 伊拉克
- 156 -  愛爾蘭 愛爾蘭
- 157 -  以色列 以色列
- 158 -  義大利 義大利
- 160 -  約旦 約旦
- 161 -  哈薩克 哈薩克
- 162 -  肯亞 肯亞
- 163 -  吉里巴斯 吉里巴斯
- 164 -  科威特 科威特
- 165 -  吉爾吉斯 吉爾吉斯
- 166 -  寮國 寮國
- 167 -  黎巴嫩 黎巴嫩
- 168 -  利比亞 利比亞
- 169 -  盧森堡 盧森堡
- 170 -  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
- 171 -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
- 172 -  馬利 馬利
- 173 -  馬爾他 馬爾他
- 174 -  馬紹爾群島 馬紹爾群島
- 175 -  茅利塔尼亞 茅利塔尼亞
- 176 -  墨西哥 墨西哥
- 177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178 -  蒙古國 蒙古國
- 179 -  摩洛哥 摩洛哥
- 180 -  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
- 181 -  緬甸 緬甸
- 182 -  尼泊爾 尼泊爾
- 183 -  荷蘭 荷蘭
- 184 -  紐西蘭 紐西蘭
- 185 -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
- 186 -  挪威 挪威
- 187 -  阿曼 阿曼
- 188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 189 -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
- 190 -  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
- 191 -  秘魯 秘魯
- 192 -  菲律賓 菲律賓
- 193 -  波蘭 波蘭
- 194 -  葡萄牙 葡萄牙
- 195 -  卡達 卡達
- 196 -  南韓 南韓
- 197 -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 198 -  俄羅斯 俄羅斯
- 199 -  盧安達 盧安達
- 200 -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
- 201 -  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
- 202 -  塞席爾 塞席爾
- 203 -  獅子山 獅子山
- 204 -  新加坡 新加坡
- 205 -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
- 206 -  斯洛維尼亞 斯洛維尼亞
- 207 -  索馬利亞 索馬利亞
- 208 -  南非 南非
- 209 -  西班牙 西班牙
- 210 -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
- 211 -  蘇丹 蘇丹
- 212 -  瑞典 瑞典
- 213 -  瑞士 瑞士
- 214 -  敘利亞 敘利亞
- 215 -  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
- 216 -  泰國 泰國
- 217 -  多哥 多哥
- 218 -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
- 219 -  土耳其 土耳其
- 220 -  烏干達 烏干達
- 221 -  烏克蘭 烏克蘭
- 222 -  阿聯 阿聯
- 223 -  英國 英國
- 224 -  美國 美國
- 225 -  烏拉圭 烏拉圭
- 226 -  萬那杜 萬那杜
- 227 -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
- 228 -  越南 越南
- 229 -  葉門 葉門
- 230 -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
- 231 -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 232 -  尚比亞 尚比亞
- 233 -  辛巴威 辛巴威
- 234 -  北馬其頓 北馬其頓
- 235 -  日本 日本
- 236 -  賴索托 賴索托
- 237 -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
- 238 -  土庫曼 土庫曼
- 239 -  喬治亞 喬治亞
- 240 -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 241 -  立陶宛 立陶宛
- 242 -  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
- 243 -  模里西斯 模里西斯
- 244 -  巴拿馬 巴拿馬
- 245 -  尼日 尼日
- 246 -  塔吉克 塔吉克
- 247 -  安地卡及巴布達 安地卡及巴布達
- 248 -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
- 249 -  蘇利南 蘇利南
- 250 -  聖多美普林西比 聖多美普林西比
- 251 -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
- 252 -  海地 海地
- 253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
- 254 -  波赫 波赫
- 255 -  幾內亞比索 幾內亞比索
- 256 -  維德角 維德角
- 257 -  吉布地 吉布地
- 258 -  中非 中非
- 260 -  多米尼克 多米尼克
- 261 -  賴比瑞亞 賴比瑞亞
- 262 -  牙買加 牙買加
- 263 -  格瑞那達 格瑞那達
- 264 -  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
- 265 -  哥斯大黎加 哥斯大黎加
- 266 -  馬拉威 馬拉威
- 267 -  巴哈馬 巴哈馬
- 268 -  葛摩 葛摩
- 269 -  蒙特內哥羅 蒙特內哥羅
- 270 -  東加 東加
- 271 -  南蘇丹 南蘇丹
- 272 -  巴貝多 巴貝多
- 273 -  甘比亞 甘比亞
- 274 -  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
- 275 -  多明尼加 多明尼加
- 276 -  索羅門群島 索羅門群島
- 277 -  薩摩亞 薩摩亞
- 278 -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
- 279 -  宏都拉斯 宏都拉斯
- 280 -  諾魯 諾魯
- 159 - 上海合作組織
- 259 - 太平洋島國論壇
- 300 -  歐盟 歐盟
- 301 -  阿拉伯國家聯盟 阿拉伯國家聯盟
- 302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 303 -  聯合國糧農組織 聯合國糧農組織
- 304 -  聯合國人口基金 聯合國人口基金
- 305 -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
- 306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 307 -  聯合國世衛組織 聯合國世衛組織
- 308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309 - 國際勞工組織
- 310 - 世界銀行
- 311 -  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
- 312 -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 313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314 - 國際金融公司
- 315 - 國際海事組織
- 317 - 亞洲開發銀行
- 318 -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 319 -  聯合國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 聯合國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
- 321 -  聯合國環境署 聯合國環境署
- 323 -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 326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Remove ads
1951年9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辦公廳交際處與各部門商談,交際處照會各國駐華外交機構,開始頒布新中國首批外交汽車專用行駛牌。首批申請表一式兩聯,共發放94份。首批「使」牌申領條件嚴格,僅限各駐華使館及外交官的自用汽車申請,不含駐華領事館及領事官員自用汽車,懸吊後享受一定優待。[9]。
首批「使」牌僅製作了100對,材質為搪瓷,每對成本約合人民幣5元(當時普通車牌每對成本約合人民幣3.7元)。牌照呈圓形,直徑20公分,標有「使」字及編號。為「避免以同號之牌分掛兩車使用」,每對牌照編號相同但色彩有別,車前懸吊紅底白字,車後懸吊白底紅字。[9]
從1953年1月1日開始,外國領館用車統一掛上「領」牌。[9]
1965年3月18日,伴隨1964年3月起全國換發第三代汽車牌照,北京市公安局通知各國駐京外交機構統一換發新版的特製專用機動車號牌,原有牌照取消。新牌照鋁質、黑色,上有紅字「使」字頭。[9]
2017年之前,駐華使領館車輛號牌的編碼規則為:
- 使XXX·XXX
- 省A·XXXX领
Remove ads
2017年1月9日起實施新版《外交車輛管理辦法》[10]後,駐華使領館車輛號牌的編碼規則改為:
- XXX·XXX使(「使」字由紅色變成白色、從第一位挪至最後一位)
- 省XXX·XX領(「領」字由紅色變成白色,「省」字後不再加與民用號牌規則相同的指代城市的字母,而是改為全國統一使用的、與駐華使館號牌相同的各國家代碼[11],以新加坡領事館為例,「204」即為該國國家代碼)
2017年2月13日,外交部舉辦新版外交車牌頒發儀式。根據同年1月頒布的《外交車輛管理辦法》,2017年5月1日前,各國駐華使館和各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使用的外交車輛將統一更換新版外交號牌,舊版車牌廢止。新版外交車牌號碼不變,外觀上將原車牌號碼前的紅色「使」字改為白色,放置於號碼後。《外交車輛管理辦法》還首次提出,對外交車輛實行總量控制、逐輛審批,以及實施外交車輛准駕制、強制外交車輛購買保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的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等具體管理措施。[9]
對於大使館車輛,黑底白字,由六位數(前三位為使館國家或國際組織編碼;X59和3XX的號碼為國際組織)和末尾「使」字組成。
對於總領事館車輛,黑底白字,由省級行政區簡稱、領事館國家或國際組織編碼和「領」字組成。第一個漢字為該領事館所在省級行政區簡稱(如粵,廣東省簡稱,駐廣州領事館車輛使用,但是不會出現「京」,因為駐京的均為大使館,而沒有領事館。直轄市中只有天津沒有領事館牌照,直接使用北京牌照);第二到第四位為領事館國家或國際組織編碼,末尾為一「領」字。
Remove ads
拖拉機、廠(場)內機動車號牌
臨時機動車號牌
- 特殊情況:
- 懸吊大型號牌的車輛,在車後往往還應根據號牌內容噴貼放大號
- 「A」、「B」、「C」、「E」 在已使用的序號總量與序號理論容量的比例超過60%時,經省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並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備案後,可啟用下一種組合方式。
- 在停止前,北京發放了約10,000張。隨著車輛轉移和報廢,這個數字在逐漸減少(由於已無製作該類型車牌機器,因此當發生車輛報廢、過戶或車牌遺失等需要更換車牌的行為時,將直接改用92式號牌)。
- 銀底黑字則是達沃斯論壇保障車輛。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