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 Final Fantasy水晶編年史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09年發售的塔防類電子遊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与暗之公主与世界征服之塔 最终幻想水晶编年史
Remove ads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 Final Fantasy水晶編年史(日語:光と闇の姫君と世界征服の塔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クリスタルクロニクル,英語:Final Fantasy Crystal Chronicles: My Life as a Darklord[a]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09年通過過WiiWare下載服務在Wii平台發行的塔防類電子遊戲。作為《Final Fantasy》系列水晶編年史子系列的作品,本作延續了《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 Final Fantasy水晶編年史》的劇情,講述魔王駕駛移動城堡穿越王國時,抵禦各路進攻者浪潮的故事。

快速預覽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 Final Fantasy水晶編年史, 類型 ...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的企劃始於《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開發期間,實際開發於2008年啟動。遊戲美學融合了哥特蘿莉塔朋克時尚風格,其敘事與主角設計均旨在突破系列傳統與類型慣例。曾為水晶編年史系列多部作品譜曲的作曲家谷岡久美再度回歸擔綱本作配樂。本作總體獲得積極評價,評論家普遍稱讚其玩法與視覺呈現,但也指出遊戲深度有所欠缺。

Remove ads

遊戲玩法

Thumb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的關卡場景:成群的士兵從塔底發起進攻,與駐守在各層的防禦部隊展開激戰。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 Final Fantasy水晶編年史》是一款塔防策略遊戲,玩家需要守衛自己的高塔,抵禦敵人一波波的進攻。這座可移動的高塔會帶領玩家前往王國的各個區域,每個關卡都由多輪攻勢組成。與大多數塔防遊戲不同,本作採用橫向視角呈現高塔,敵人會沿著直線路徑逐層向上進攻,而非傳統的俯視迂迴路線。玩家可以在塔的各層布置陷阱和戰鬥單位,但一經部署便無法撤回。當敵人攻至塔頂的黑暗水晶,或是被全部消滅時,關卡即告結束。[3]

擊敗敵人可獲得「負能量」,用於在關卡內放置更多障礙物、升級現有障礙物或為高塔增建樓層[3]。通關後可獲得「業力值」,用於在關卡間隙提升高塔的最大規模或作戰單位的初始力量[4]。高塔樓層分為多種類型,能為放置其上的障礙物或途經的敵人提供攻擊、防禦或輔助效果[3]。每層設有「祕寶」,若被敵人抵達便會損毀,導致該層所有單位與陷阱失效、樓層增益消失,進攻方將得以繼續向上推進[4]。陷阱與單位分為近戰、遠程和魔法三大類,三者遵循「石頭、剪子、布」式的相互克制關係[3]

每個關卡開始時,所有障礙物都會被清除。完成關卡後,玩家可獲得新的單位和建築類型。遊戲中的關卡路徑並非線性推進,玩家可通過支線路徑獲取額外的負能量和作戰單位。若關卡失敗,玩家仍能保留部分先前獲得的業力值。儘管本作登陸Wii平台,但並未支援Wii遙控器的體感操作功能。[3]

Remove ads

概要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 Final Fantasy水晶編年史》的故事發生在《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結局之後,延續了原版《水晶編年史》結局中瘴氣從世界消失的劇情[4][5]。世界被劃分為四大同盟種族——克拉瓦特族、利爾提族、尤克族和塞魯基族——與在瘴氣時代肆虐世界的魔物[6][7]。初代魔王在《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中戰敗後,選擇在黑暗水晶中沉睡,使魔物得以在瘴氣消失後繼續存在。其女蜜拉(ミラ)繼位後決心向世界發動戰爭,卻在征戰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母親來自克拉瓦特族,而魔王真正的願望是建立魔物與其他種族之間的橋梁。在與《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主角雷歐(レオ)的最終決戰之後,蜜拉放棄了統治世界的計劃,決定實現父親讓魔物與其他種族和平共處的遺願。

開發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的劇情框架在其前作《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製作期間就已確定。開發團隊最初計劃將其打造為另一款城市建造遊戲,但最終決定採用更具原創性的設計[8]。專案於2008年正式啟動[9],初期設計方案中高塔需要製作十四種獨特樓層,這將帶來巨大的工作量。通過引入「祕寶」機制,團隊成功實現了樓層自訂功能,在避免額外開發負擔的同時確保了各層多樣性[10]。據製作人岩野宏明透露,遊戲測試與平衡調整是整個開發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環節[8][10]。此外,如何將Final Fantasy系列中體型龐大或造型奇特的怪物等比縮放以適應塔樓空間也是開發難點之一[11]

本作劇情由曾參與開發《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的鳥山求擔任導演,故事核心顛覆了Final Fantasy系列傳統中正義人形主角的設定。延續水晶編年史系列一貫的家庭主題,鳥山將蜜拉與魔物軍團之間的羈絆作為遊戲主線[8]。由於是《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的續作,開發初期就確定了前作角色的回歸。導演金子裕恭還安排了原版《水晶編年史》中的角色在本作客串登場[11]。遊戲中的角色與魔物語音並非由專業聲優演繹,而是由開發團隊成員自己錄製完成[10]

儘管魔物是遊戲玩法與劇情的核心,但由於女主角的設定,團隊最終採用了「可愛」的美術風格,並以心形圖案作為貫穿始終的視覺主題[11]。藝術設計融合了哥特蘿莉塔與朋克風格的時尚元素[10],城堡設計則圍繞「美艷」與「魅惑」等關鍵詞展開[9]。角色設計由前作《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的藝術家泉澤康久擔綱[12],他在設計蜜拉時刻意規避動漫遊戲常見的套路,創造出不對稱的視覺造型。這種獨特設計給建模團隊帶來挑戰——他們必須將整個角色建模為單一單元,而無法採用常規的「左右半身模型拼接」方式來製作不對稱角色[10]

音樂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的配樂由水晶編年史系列資深作曲家谷岡久美操刀創作[13]。鑑於本作與其他系列作品基調迥異,谷岡在保持系列標誌性器樂風格的同時,特別根據魔王人設與喜劇風格譜寫了全新配樂[10]。當時她同時負責《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與《時之回聲》的作曲工作,因此未能參與續作《水晶持有者》的音樂創作[13]。2009年6月30日發行的數字原聲專輯收錄了《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與《小小國王與約定之國》兩部作品的精選曲目[14]

發布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於2009年遊戲開發者大會上首次公開,同期亮相的還有WiiWare平台作品《Final Fantasy IV The After -月之歸還-[6]。本作亦在E3遊戲展上進行展示[15],並於2009年陸續在全球發售:日本地區6月30日首發,歐洲7月17日上市,北美則於7月20日推出[16][17][18]。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期間,WiiWare平台曾提供本作的免費試玩版[19][20]

本作提供多種追加下載內容(DLC),包括新道具和關卡等擴展內容[3]。遊戲發售時即推出14種不同的DLC組合包,後續還持續追加新內容[4]。首批DLC包含兩套蜜拉服裝、三種新型魔物、兩類樓層設計以及三款特殊道具,玩家可使用Wii點數進行購買[21]。其中某個DLC禮包特別收錄了來自《Final Fantasy IV:The After -月之歸還-》的角色服裝、技能和人物[22]。隨著2018年WiiWare服務終止,本作已無法獲取[23]。值得一提的是,《Final Fantasy水晶編年史:重製版》將以DLC形式推出《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角色主題服裝[24]

Remove ads

評價

《光與暗之公主與世界征服之塔》獲得了普遍積極的評價,在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上基於14家媒體評測獲得了73/100的均分[25]IGN的戴蒙·哈特菲爾德稱其為「一款充滿趣味的策略遊戲,WiiWare平台上的傑出作品」,在稱讚遊戲玩法與呈現效果的同時,也指出其受發行平台限制存在明顯局限性[3]。該網站還將其評為2009年7月最佳WiiWare遊戲[28]

Eurogamer的丹·懷特海德(Dan Whitehead)在評測中肯定了遊戲玩法深度,但指出若不購買任何追加下載內容,玩家將「難以深入體驗遊戲概念本身所展現的豐富戰術可能性」[4]。Nintendo Life的肖恩·麥克德莫特(Sean McDermott)讚賞了多樣化兵種帶來的策略深度與重玩價值,但對DLC內容類型表示不滿,並認為任務種類不足最終會導致重複感[26]。RPG Site的亞歷克斯·唐納森(Alex Donaldson)批評了遊戲過高難度與利用此難度的DLC設計,但表示儘管缺乏多樣性,整體仍不失為佳作[27]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