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復鄉
臺灣花蓮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光復鄉,舊稱「馬太鞍」,位於臺灣花蓮縣中部,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花東縱谷的中段[1],與鳳林鎮皆為花蓮縣中區的重要城鎮。族群結構上為漢人與原住民各約佔一半[2],其中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和臺灣客家語[3][4]。
日治時期因當地設有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加上二戰後台糖公司的成立與花蓮糖廠本部遷至當地,促使光復鄉早期主要產業為製糖業,並形成居民多為糖廠員工的現象。光復鄉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農作物以製糖原料的甘蔗為主。後因製糖業的景氣不佳、成本上漲,而使糖廠停產[5]。現今經濟產業主要為農業,生產水稻、蔬果、箭竹筍、黃藤心、無籽西瓜、紅糯米、檳榔等特產[6]。製糖業沒落後,糖廠轉型為「花蓮觀光糖廠」與「花糖文物館」,使其朝向觀光休閒產業發展。位於境內的光復國小、太巴塱國小與光復國中皆為臺灣多名職業棒球選手出身的學校[7]。
Remove ads
歷史
光復鄉主要有三大聚落:歷史悠久的原住民聚集地馬太鞍與太巴塱,以及日治時代所立的大和聚落。日治中期再將馬太鞍因位於大和之北,更名上大和,太巴塱則易名富田。其中大和屬瑞穗庄,而上大和、富田屬鳳林街。
戰後1947年3月將三聚落自原屬鄉鎮分出,成立光復鄉(意指「光復後新設的鄉鎮」)迄今。今日馬太鞍一般稱光復(戰後初期稱為台安)、富田名稱不變、大和改名大富。而今日光復車站在1947~1951年間曾一度改稱「台安」,則係取自馬太鞍之名。
2001年桃芝颱風侵襲,造成光復鄉多處地區受災[8],如大興村遭受土石流掩埋震驚全國。
2010年鄉長跟鄉代表選舉,則爆發出台灣歷史上最大宗的貪汙賄選案,包含鄉長跟鄉代表12人,全都涉賄遭到羈押獲准,鄉公所一度面臨停擺,2011年3月重新進行鄉長鄉代選舉,結果由中國國民黨報准參選的獅子會會長謝忠淵當選。[9]
2014年馬太鞍、太巴塱兩部落族人,要求將光復鄉正名為馬太鄉,時任光復鄉長謝忠淵表示鄉內還有一半的族群是閩南、客家人,應彙整全鄉鄉民意見,非鄉長一人可決定。阿美語(Pangcah)稱光復一地為 Fata'an(意思是「樹豆」),[10]如北富國民小學,已於1994年恢復原名太巴塱[11]。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花蓮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4年底光復鄉戶數約5千戶,人口約1.2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大華村與大富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09人與291人。與花蓮縣其他地區相同,光復鄉面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問題,2024年底時,光復鄉人口中0至14歲人口佔比7.51%,15至64歲人口佔比64.64%,65歲以上人口則佔比27.85%,老化指數約為370.90%,是花蓮縣老化指數最高的行政區[12]。
Remove ads
政治
光復鄉公所是光復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光復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花蓮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光復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6課2室等8個內部單位[13]。
光復鄉民代表會是光復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光復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光復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4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1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平地原住民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平地原住民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14]。
![]() |
教育
-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光復班
- 花蓮縣立光復國民中學
- 花蓮縣立富源國民中學
- 花蓮縣光復鄉光復國民小學
- 花蓮縣光復鄉大進國民小學
- 花蓮縣光復鄉大興國民小學
-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國民小學
- 花蓮縣光復鄉西富國民小學
- 花蓮縣光復鄉立幼兒園
- 花蓮縣光復鄉光復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花蓮縣光復鄉大進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交通
旅遊


生活機能
特產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