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利摩日
法国上维埃纳省市镇与省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利摩日(法語:Limoges,法語:[limɔʒ] ⓘ),法國中南部城市,新亞奎丹大區上維埃納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的省會,下轄利摩日區,1982年至2015年間曾為利穆贊大區的首府[1]。利摩日的市鎮面積為77.45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129,754人,是該省人口最多的市鎮,在新亞奎丹大區排名第二,僅次於首府波爾多,在所有法國城市中排名第28位。
利摩日位於上維埃納省中南部,維埃納河畔,距離法國首都巴黎約400公里。利摩日是利穆贊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醫療中心,建有公立綜合性大學、大區中心醫院等機構。利摩日也是法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多個方向地鐵路和公路在此交匯;另建有國際機場,開行前往倫敦、布魯塞爾等地的固定航班[2]。
利摩日是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城,羅馬時期開始建城,天主教聖人馬夏爾為當地首任主教,中世紀時長期為一個由「城堡」和「教堂」兩部分組成的「雙核城市」。利摩日被稱為「法國瓷器之都」(Capitale de la porcelaine),當地附近地表富含高嶺土,自18世紀起得到大規模開採,所產瓷器銷往法國及歐洲各地。現代利摩日是一座綜合性的工商業和科教城市,世界大型電氣製造商羅格朗總部設於此地。利摩日本篤會火車站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物,被媒體提名為「法國最美火車站」之一。利摩日也因其籃球隊而聞名,後者曾獲得過11次法國冠軍和1次歐洲冠軍。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利摩日」一名來源於高盧時期在此活動的萊莫維斯人,該部落的名稱包括「lemo」和「vices」兩部分,在古高盧語中分別意為「榆木」和「勝利者」,對應現代法語的「ormes」和「vainqueur」,其引申含義為「拿著(榆木做的)弓箭的勝利者」[史 1]。
利摩日所處的利穆贊地區的名稱來源與之相同。
歷史

在高盧市區,利摩日附近為萊莫維斯人的活動範圍,其定都於維勒茹貝爾,城址位於今聖但尼代米爾境內[史 2](也有史學家認為其城址位於今聖讓斯附近[3])。公元前10年,奧古斯都率領羅馬軍隊征服了萊莫維斯,將其劃至亞奎丹高盧,並在此新建了一座奧皮杜姆,並命名為「奧古斯托里圖姆」,意為「奧古斯都的城市」,其城址大致位於今利摩日北部,具體位置尚有待考證[史 3]。彼時,羅馬人開闢了橫穿奧古斯托里圖姆,連接盧格杜努姆和諾維奧雷古姆的「阿格里帕大道」[史 4],奧古斯托里圖姆逐漸發展成為一座重要的商業集鎮,市中心出現了大劇場、溫泉、教會、神廟等設施及建築[史 5],2004年當地的一次考古發掘證明奧古斯托里圖姆可能還有一處講壇[3]。
公元三世紀末,馬夏爾成為了第一任利摩日主教[史 6]。此後,西羅馬帝國逐漸衰落,戴克里先將亞奎丹高盧一分為三,利摩日被劃至第二亞奎丹[3]。公元四世紀時,受到外族入侵威脅的影響,利摩日居民不得不將城址從奧古斯托利圖姆遷至聖德田山(Le Puy Saint-Étienne,音譯為「勒皮聖德田」,即今利摩日主教座堂所在地),原有的城池逐漸被廢棄[4]。
公元五世紀末,西哥德人入侵亞奎丹,後被克洛維一世征服,利摩日先後被劃至西哥特和法蘭克王國[4]。511年,法蘭克王國被一分為三,查理貝爾特一世獲得了利摩日,其於567年逝世後,利摩日及利穆贊又被紐斯特里亞繼承,後成為亞奎丹王國的一部分[4]。
自利摩日的城鎮中心搬遷至聖德田山後,當地居民在新城址上大興土木,成為一個區域性的貿易中心,並建成了城牆;於此同時,埋葬馬夏爾的獅之聖米歇爾教堂成為一個重要的天主教朝聖地,其教堂附近亦形成聚落並不斷擴張,並同樣出現了防禦工事[史 7]。由此,利摩日形成了一個由「聖德田山」和「聖馬夏爾城堡」組成的雙核城市[史 8],其中後者因地形更加平坦且靠近農業種植區而得以擴張[史 9]。

公元八世紀中後期,法蘭西王國征伐亞奎丹,矮子丕平率領軍隊多次征戰利摩日及附近地區,768年6月2日,亞奎丹公爵瓦伊夫爾在戰亂中身亡,亞奎丹事實上成為了卡洛林王朝的一部分[3]。876年,在禿頭查理的支持下,當地的領主富歇獲得子爵爵位[史 10],同時他還開創了利摩日家族[史 11],而聖馬夏爾修道院也在禿頭查理的支持下得以修建[史 12]。
中世紀中期,利摩日因搪瓷手工業而聞名,當地出現了多處手工作坊,其出產的搪瓷畫及器皿流在西歐多個地區都有出現[5]。與此同時,聖馬夏爾在天主教的聲望同樣為利摩日帶來了隱形財富:1095年第三次克萊芒會議在利摩日召開,烏爾巴諾二世首次提及十字軍東征[史 13]。11世紀後,以利摩日聖馬夏爾命名的樂派逐漸形成,該樂派包含額我略聖歌及奧爾加農等中世紀音樂形式,被認為是巴黎聖母院樂派的始祖之一[史 14]。
1275年,布列塔尼公爵阿蒂爾二世通過聯姻獲得了利摩日子爵的爵位,由此開創了德勒-布列塔尼家族(Maison de Dreux-Bretagne),此後共有五名布列塔尼公爵持有利摩日子爵爵位,這也使得其家族徽章上出現了布列塔尼白貂(blanche hermine)的印記[史 15]。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愛德華三世率領英格蘭軍隊橫掃包括利摩日在內的法蘭西西部地區,並於1360年與查理五世簽署《布勒丁尼條約》,建立了亞奎丹親王國,但此後該地區逐漸瓦解,重新被法蘭西皇室控制[史 16]。1370年8月23日,利摩日主教約翰·德克羅開啟城門迎接貝里及奧弗涅公爵讓·德貝里,此舉引發黑太子愛德華的強烈不滿,後者認為約翰·德克羅及利摩日居民背叛了亞奎丹。同年9月19日,黑太子愛德華率領軍隊圍攻利摩日,史稱「利摩日圍城戰」,造成當地超過三千名民眾喪生[史 17]。當地的搪瓷手工業也幾乎被終止,直至文藝復興期間才逐漸恢復[5]。
Remove ads

1589年,利摩日子爵爵位被亨利四世繼承,利摩日由此成為法蘭西王室直屬土地,原利摩日子爵區域則成為利穆贊行省,利摩日成為了新的行政中心[史 18]。
宗教戰爭期間,利摩日約有10%的民眾信仰新教。17世紀後,受到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利摩日主教採取寬容措施,同時容納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並開闢了耶穌會講堂;當地亦出現了多個以顏色命名的天主教及新教教派,各個教會在此百家爭鳴,使得利摩日獲得了「萬聖之城」(ville de saints)的稱號[史 19]。
17世紀末,出生於利摩日的殷弘緒前往清朝景德鎮擔任主教,在此期間他對那裡的瓷器製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將瓷器樣品派人運回法蘭西,同時還寫了兩封關於瓷器製造技術的詳細說明[史 20],引起了法國攝政王菲利普二世以及物理學家列奧米爾的關注。彼時,利摩日及附近區域亦發現了高嶺土資源,但因缺乏技術手段,其出產的瓷器尚存在技術缺陷,殷弘緒提供的瓷器樣品及技術指導無疑為法國製瓷業的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史 21]。1769年,路易十五將利摩日附近的一處高嶺土田買下,創建了皇家瓷窯,利摩日的瓷器得以大規模開發[史 22]。
法國大革命期間,利穆贊行省被撤銷,利摩日成為了上維埃納省的一個市鎮以及該省的省會,利摩日主教座堂以及當地的多處修道院及禱告室被迫關閉,其建築則被收歸國有[史 23]。1792年,聖克里斯托夫(Saint-Christophe)、蘇布勒瓦(Soubrevas)和於聚拉(Uzurat)三個市鎮合併入利摩日[史 24][史 25][史 26],1794年,拉布呂熱爾(La Brugère)亦整體併入利摩日的市鎮範圍[史 27]。
利摩日瓷器在19世紀初得到了新的發展,當地地質學家及企業家法蘭索瓦·阿呂奧接手經營了原有的皇家瓷窯,至1807年,該瓷窯已有七個窯爐和超過兩百名工人,當年的產值達到了23萬法郎[史 28][史 29],其生產的瓷器因質地美白而受到歡迎,至19世紀30年代,當地共有24處瓷窯,其產品銷售至西歐乃至北美各地,利摩日逐漸成為「法國瓷器之都」[史 30]。19世紀中期,在利摩日出生的雷諾瓦曾為當地一家瓷窯的繪畫雕刻工,後成為法國印象派畫家[史 31]。
工業革命期間,利摩日成為法國中部重要的鐵路樞紐,連接巴黎和土魯斯之間的POLT鐵路由此通過,另有多條鐵路在此交匯。在手工業方面,除瓷器外,利摩日還有紡織、皮革、製鞋等多個工業部門,其中1860年成立的羅格朗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後成為了一家大型跨國電氣設備生產商。工業的發展使得利摩日吸引了其附近利穆贊及佩里戈爾地區的大批勞動力,當地人口數量逐年增加,居民數量在半個世紀內增長了一倍[史 32]。1864年8月15日,利摩日市中心發生特大火災,造成超過150間房屋被毀,此後,該區域得到恢復重建[史 33]。1876至1883年間,利摩日市政廳大樓建成,成為了當地的地標性建築[史 34],利摩日中央大堂則於1889年建成[史 35]。1897年,利摩日出現了有軌電車系統[6]。
工人數量的增加也使得利摩日成為法國重要的工人運動中心,1895年,法國總工會在利摩日成立[史 36]。1905年,利摩日的瓷器工人因不滿其薪資待遇而舉行了大罷工,並影響了法國多個城市,利摩日也因此被稱為「紅色之城」(ville rouge)[史 37]。
Remove ads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陸軍第十二軍、步兵第63軍團和第263軍團駐紮於利摩日,彼時,法軍元帥約瑟夫·霞飛認為軍隊中存在大量閒職,對陸軍第十二軍進行了大規模的縮減,使得其40%的軍官被撤職,現代法語單詞「limoger」即來源於此,後者意為「降職」[7],其名詞形式寫作「limogeage」[7]。
20世紀20年代末,受到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利摩日的瓷器工業出現萎縮,一些工廠被迫關閉或外遷。與此同時,隨著鐵路交通的發展,原有的利摩日火車站已無法滿足實際需要,1929年,新的利摩日本篤會火車站建成,其主塔樓高57公尺,是利摩日的地標性建築物[史 3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利摩日被維琪法國控制,安德烈·富爾被任命為市長[史 39]。其間,利摩日接納了大批來自法國北方淪陷區的居民,當地組建了「史特拉斯堡-利摩日聯盟」(Strasbourg-Limoges),成為了一個區域性的抵抗運動團體[史 40][史 41]。1944年6月10日,受到利摩日蓋世太保錯誤信息的影響,納粹德軍在利摩日以西30公里外的格拉訥河畔奧拉杜爾進行大屠殺,造成643人遇難,而主犯阿道夫·狄克曼在數日後的諾曼第戰役中身亡,此舉引發了各方的憤慨。同年8月21日,喬治·甘古安率領法國內務部隊進駐利摩日,利摩日獲得解放[史 42]。
二戰後,利摩日和其它法國主要城市一樣,接納了大批來自法國前殖民地的居民,利摩日城市逐漸向北部和西部擴張,原奧古斯托里圖姆附近再次被開發成為城市居民區[2]。20世紀60年代,法國國營鐵路公司開行途徑利摩日的卡比托勒號列車,該車在巴黎和利摩日之間最短運行時間在3小時以內,是彼時法國商業速度最快的線路[史 43]。1966年,利摩日大學建立,成為法國一所綜合性的公立大學。1982年,法國政府將「大區」設為官方行政區劃,利摩日所處的上維埃納省和與之相鄰的科雷茲省及克勒茲省組建成為利穆贊大區,利摩日成為大區首府[史 44]。2016年,利穆贊大區和另外兩個大區(亞奎丹和波瓦圖-夏朗德)合併,並命名為「新亞奎丹大區」,首府設於波爾多[史 45],利摩日成為普通省會。
Remove ads
地理


利摩日位於法國中南部偏西,新亞奎丹大區東北部和上維埃納省中南部,距離大區首府波爾多大約221公里,距離法國首都巴黎大約392公里[2]。與利摩日接壤的市鎮包括:博納克拉科特、沙普特拉、維埃納河畔孔達、庫澤克斯、費蒂亞、伊勒、維埃納河畔勒帕萊、帕納佐勒、里亞克朗孔、聖讓斯、索利尼亞克、維埃納河畔韋爾訥伊、勒維讓[2]。在用地情況方面,2018年,利摩日市鎮範圍內57.9%的土地為城市建設用地(道路、廣場、建築等)、30.3%為農業用地、10.2%為林地、0.2%為自然土地,以維埃納河為首的水體區域占利摩日市鎮面積的1.3%[8]。
利摩日位於法國中央高原西部,維埃納河河谷之中,境內以丘陵為主,地勢由維埃納河河面向兩側抬升,其中河流右岸的部分北高南低,部分街道有明顯的起伏;河流左岸的起伏則相對較小,僅最南端起伏較為明顯[2]。利摩日市鎮範圍最高點海拔為431公尺,位於市區西北部的「馬塞爾·卡爾內街」(rue Marcel Carné)與聖讓斯交界處;最低點為209公尺,位於利摩日、伊勒和維埃納河畔孔達三地交界處的維埃納河河面[2]。
利摩日所處的中央高原是一片古老的山地,形成年代距今超過兩億年,其基岩則以片麻岩為主,根據其形成年代的不同,該基岩被分為「上片麻岩區」(USG)和「下片麻岩區」(UIG)兩部分[地 1]。利摩日所處的高原西部地區的地表經多年風化侵蝕,其地表岩層出現粘化,形成粘粒並不斷累積,產生了大片的粘土區。其中利摩日附近及南部區域主要為高嶺土,屬於三斜晶系,其土壤主要呈白色,粘性較強,多被加工為瓷器;利摩日西部及西北部則分布有蒙脫石,屬於單斜晶系,結構層中存在水分子,顏色偏黃,多用於建築及醫藥[9][地 2]。除此之外,利摩日所處的維埃納河沿河區域亦有大量河流沖積物分布[9]。

維埃納河幹流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利摩日,該河是法國第一大河羅亞爾河的一級支流,其市區平均寬度約100公尺,有多座橋梁連接兩岸,維埃納河利摩日段水深平均不足1公尺,加之該河沿岸缺乏大型工商業城市,故歷史上未得到大規模的航運開發[2][地 3][地 4]。
維埃納河的右岸支流歐朗斯河發源於沙普特拉境內,全長27公里,自北向南流經利摩日市區西部,並形成「歐朗斯河谷」(Val d'Aurence),其附近街區經開發成為利摩日西部重要的集中式居民區[2];維埃納河右岸支流歐澤特河則發源於聖瑞斯特勒馬爾泰勒,全長10公里,自東向西在利摩日市區注入維埃納河[2]。
因地質原因,利摩日地下水資源相對匱乏,利用價值較差,故當地的生活飲用水多來源於地表,利摩日城市公共社區內共有5處取水點,市區北部建有大型污水處理廠[地 5]。
Remove ads

利摩日屬於溫帶落葉林區,其市鎮範圍內共有森林618公頃[8],主要分布於河流兩岸、市區北部的拉巴斯蒂德公園(parc de la Bastide)以及市區最北端博訥萊米訥街區內[2]。利摩日主教花園、歐澤特河公園、維克托·蒂亞公園是利摩日市區主要的城市綠地[2]。
在鮮花城市的評比中,利摩日被評為四星級(最高級)鮮花城市[10]。
利摩日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分布均勻,全年溫差較小,但自20世紀10年代以來受到全球氣溫變暖的影響,當地的極端天氣愈發頻繁,主要表現為高溫日數的增加[11]。
利摩日境內的氣象站位於貝勒加德機場附近,海拔402公尺,自1973年1月3日起開始運轉[11]。截至2021年5月,該氣象站記錄的最高氣溫為37.9攝氏度,出現於2019年7月23日;最低氣溫為-18.7攝氏度,出現於1985年1月16日[11]。以下為該氣象站的詳細數據:
行政區劃
利摩日是法國新亞奎丹大區上維埃納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87085,它也是上維埃納省的省會[1]。利摩日下轄利摩日區,隸屬於上維埃納省第一、第二和第三選區,管理利摩日第一縣、第二縣、第三縣、第四縣、第五縣、第六縣、第七縣、第八縣和第九縣,同時也是利摩日都會城市公共社區的辦公駐地[1]。
利摩日市鎮被劃為10個街區,並實行街區自治制度[社 1][地 6]。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利摩日及相鄰的另外8個市鎮設為利摩日城市核心區,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96個市鎮劃為利摩日城市區[社 2][地 7]。自2020年起,利摩日城市區被包含127個市鎮的利摩日城市輻射區代替[地 8][地 9]。此外,INSEE還將利摩日市鎮分為了56個「塊區」(IRIS)[2][地 10],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交通
法國國家A20號高速公路縱貫利摩日市區東部,並在利摩日市鎮範圍內設有八個出入口,該高速公路是法國本土少有的免費幹線高速公路之一,距離利摩日最近的收費站位於利摩日以南90公里外的布里夫拉蓋亞爾德[2]。此外,法國國道N21線、N141線、N147線和多條上維埃納省省道在利摩日附近交匯,利摩日西部的環城路連接了多個方向的幹線公路,是當地主要的過境通道[2]。
利摩日綜合交通樞紐位於本篤會火車站東側,被稱為「利摩日之天」(Limoges Ciel),該樞紐是一個綜合性的汽車站,停靠區域巴士及長途巴士[社 3]。新亞奎丹大區城際客運開行多條由此出發的城際巴士線路,可前往安古蘭、蒂勒、于澤什、歐比松和費勒坦;同時還有25條校車線路,可連接上維埃納省內的主要市鎮(其中多數沒有鐵路連接)[地 11]。自2015年起,一些國際性的客運公司也開行停靠奧爾良的長途大巴車線路,可前往巴黎、奧爾良、土魯斯、普瓦捷、南特等地[2]。
2017年,65.5%的利摩日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私人汽車;2019年,利摩日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264起,造成3人遇難,307人受傷[社 4]。

利摩日是法國中西部的一個鐵路樞紐,奧爾良-蒙托邦、勒多拉-利摩日、利摩日-安古蘭、利摩日-佩里格等多條鐵路在此交匯[2]。其中奧爾良-蒙托邦鐵路是連接利摩日最主要的幹線鐵路,也是「POLT」(註:巴黎、奧爾良、利摩日、土魯斯四地首字母的簡稱)通道的組成部分,在20世紀70年代,該通道開行往返於巴黎和土魯斯之間卡比托勒號列車,該列車最高旅速達200km/h,巴黎至利摩日之間最短旅行時間在三小時以內,是彼時世界上商業速度最快的既有線列車[12]。此後,因高鐵及航空業的發展,該列車被常規城際列車替代,巴黎和利摩日之間新增加了多個停靠車站(萊索布賴站、維耶爾宗城站、夏托魯站、拉蘇泰賴訥站等),兩地間的運行時間增加至3小時20分鐘[12]。在區域列車方面,截至2021年5月,利摩日本篤會站開行前往維耶爾宗、普瓦捷、薩亞、于塞勒、布里夫拉蓋亞爾德、蓋雷、波爾多和聖伊里耶共八個方向的區域列車,一小時可到達的主要城市包括布里夫拉蓋亞爾德、蓋雷、佩里格、夏托魯以及貝拉克[地 12]。
利摩日本篤會站位於利摩日市區東北部,是當地的主要鐵路車站,該站最初建於1856年,後因客流量的增長而重建,新站房於1929年建成,該站主體建築高57公尺,是利摩日的地標性建築[社 5]。除此之外,利摩日市區還有蒙若維火車站,位於市區西部的蒙若維街區,是一個通勤鐵路車站,停靠前往薩亞的區域列車,並可通過聯程中轉前往安古蘭[社 6]。
利摩日貝勒加德機場位於利摩日市區西部,是一個區域性的民用航空站。截止2019年底,該機場開行前往巴黎、里昂、東密德蘭、倫敦、諾丁罕和曼徹斯特的固定航線,並開行前往阿雅克肖、利茲等地的季節性航班[地 13]。

利摩日都會公共運輸公司是利摩日市政府下屬的交通運輸機構,其縮寫「STCL」也是當地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商業名稱,該系統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負責運營,共包括5條無軌電車線路、22條常規線路、2條夜間線路、5條節假日線路和8條定製公交線路,路網覆蓋了城市公共社區內的所有市鎮[地 14]。
利摩日無軌電車最早出現於1943年,現共有5條線路,線網長度達32.5公里,共有車輛33台,2019年累計搭載旅客7,763,314人次,占了利摩日公交系統總客運量的近一半[社 7]。此外,在1897年至1951年間,利摩日市區曾有老式有軌電車運行,後因設施老化及私家車的興起而停運[6]。
利摩日市區的一些道路設有自行車車道,利摩日都會城市公共社區亦提供商業名稱為「V'LiM」的自行車租賃服務,共有自行車輛1,035台[社 8]。
政治

利摩日的現任市長為埃米爾·羅歇·隆貝爾蒂先生,他是共和黨的一名成員,在2020年的市政選舉中獲得了58.97%的支持率[社 9]。
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由共和國前進!和民主運動支持的「再生黨」(Renaissance)在利摩日獲得22.75%的支持率,居所有候選黨派首位[社 11][社 12]。
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的首輪和第二輪投票中,法國第25任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在利摩日分別獲得了29.1%和76.89%的支持率,均居所有候選人首位[社 13]。
在2015年法國大區選舉的首輪和第二輪投票中,阿蘭·魯塞在利摩日分別獲得31.05%和46.47%的支持率,均居所有候選人首位[社 14]。
在2015年法國省級選舉中,利摩日的九個選區結果分別如下:
人口
2018年,利摩日市鎮人口數量為131,479,在法國排名第28位。其中男性61,072人,女性71,103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9.1%,外籍人口數量為41,643人,人口密度為1,685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Limougeauds(男性)或Limougeaudes(女性)[10]。2019年,利摩日境內出生1,441人,死亡人口1,309人[10]。
經濟
利摩日是法國中南部的一個綜合性工商業城市,歷史上因陶瓷工業而聞名,二戰後逐漸開發成為一座科教城市。當地的主要企業及科研單位集中在北部工業區和埃斯泰爾科技園內,市區南部則建有大學城[2]。上維埃納省工商會是當地的經濟監管部門,負責境內各類用人單位及經濟設施的管理[社 25]。
在第一產業方面,利摩日在歷史上為一個重要的農產品貿易中心,其東部的米勒瓦什高原和西南部的佩里戈爾地區均為法國重要的農業區,自19世紀工業革命起,這一地區快速完成工業和城市化發展,但市區北部和西部依然保留有部分農業區域[2]。至2017年,利摩日境內有44家農業類經營單位,占企業總數的0.9%;相關就業總人數為154人,占總就業數的0.1%[社 26]。
在第二產業方面,利摩日在工業革命期間為一個區域性的工業中心,二戰後因城市擴張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當地的工業生產部門普遍轉型。2017年,利摩日的工業及建築業用人單位數量為559家,占總數的11.4%;相關就業總人數為10,690,占總人數的7.3%[社 27]。
在第三產業方面,利摩日是利穆贊地區的經濟、文化、科教、通訊、醫療中心,法國各銀行、通信、保險等機構和多家大型企業的在利摩日設有分支,相關就業單位有4,271家,占總就業單位數量的87.7%;從業人數為133,976人,占就業總人數92.5%,超過了利摩日的常住人口數量,在此就業的居民多來自利摩日周邊地區[社 28]。
截至2021年5月,利摩日境內共有各類用人單位18,280家,平均歷史為17年,其中97.6%為中小型企業(PME)[社 29]。電子、機械、食品加工是當地主要的工業部門,世界大型電氣設備供應商羅格朗總部設於利摩日,是利摩日以及整個利穆贊地區營業規模最大的企業,為當地帶來了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並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所分布[社 30]。
2019年,利摩日的財政收入總額為169,831,000歐元,財政支出總額為155,947,000歐元,當年的債務總額為151,797,000歐元[社 38]。根據2020年底利摩日政府發布的財政報告,當地2021年的財政收入總額預計為1.672億歐元,比2020年減少0.5%;財政支出總額預計為1.535億歐元,比2020年增加3.6%[社 39]。
2020年,利摩日共獲得26,432,503歐元的國家財政補助,比上一年增加了0.01%;利摩日所在的公共社區則獲得22,538,670歐元的國家財政補助,比上一年減少了0.02%[社 40]。
2017年,利摩日的人均月收入總額為2,017歐元,其中高級職員為3,473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4,214歐元);中級職員為2,152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2,353歐元);普通職員為1,600歐元,亦低於法國平均水平(1,690歐元)[社 41][社 42]。
2017年,利摩日境內的青壯年(15至64歲)失業率為18.6%,當地47.2%的家庭擁有納稅資格,平均納稅2,996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3,888歐元)[社 43]。
社會事務

利摩日是利摩日學區的總部所在地[社 44]。截止2019年1月1日,利摩日境內共有30所幼兒園、41所小學、15所初級中學、12所普通高中和6所職業高中,利摩日蓋-呂薩克高級中學是當地規模最大的中等教育機構,此外還有一些高中開設有大學校預科班[社 45]。2018至2019學年度,利摩日境內共有學生14,975名[社 46]。
在高等教育方面,利摩日大學是法國的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下屬多個二級學院:
除利摩日大學外,當地還有國立利摩日高等藝術學校,後者為一所藝術類的高等學府,直屬於法國文化部[社 53]。
在硬體設施方面,旺托大學城位於利摩日市區西南部,是一個大型的科教園區,多所教育機構及科研單位入駐於此[2]。利摩日市區東北部的埃斯泰爾建成於1992年,下設陶瓷工藝、電子影像、水環境和健康四個發展部門,是一個綜合性的科研中心[社 54]。

截止2019年1月1日,利摩日境內共有全科醫生212名、保健師154名、牙醫81名、護士242名、耳科醫生6名、眼科醫生10名、皮膚科醫生13名、助產士20名、兒科醫生8名和婦科醫生23名。境內共有藥房67家、養老院14家、殘疾人幫扶中心16家[13]。
利摩日大學中心醫院是法國的三十所大學教學醫院之一[社 55],在利摩日市區共設有三處綜合性病區:
- 迪皮特朗醫院(hôpital Dupuytren)
- 讓·勒貝羅爾醫院(hôpital Jean-Rebeyrol)
- 勒克呂佐醫院(hôpital du Cluzeau)
除此之外,利摩日大學中心醫院還設有一處婦女兒童醫院(hôpital de la Mère et de l'enfant)、一處老年人幫助中心和一處心理健康中心。
利摩日綜合診療中心(Polyclinique de Limoges)是當地的一家私立醫療機構,下屬兩個病區,並提供長期跟蹤醫療服務[社 56]。
2017年,利摩日境內共有各類住房82,221套,其中27.6%為獨立式居民區,主要分布於維埃納河左岸、市區西南部、博訥萊米訥等地;71.7%為集中式居民區,主要分布於市中心、歐朗斯河谷、拉巴斯蒂德街區等地[2]。常住房屋占利摩日市鎮範圍內居民建築總量的88.3%[社 57]。利摩日境內共有九處「優先城市開發區」(ZUP),2013年區域總人口數量為25,963人[地 17]。
利摩日的住房事務由其所屬的公共社區負責。利摩日都會城市公共社區於2019年9月發布了當地《2019-2025區域房屋發展綱要》(PLH),根據該文件,利摩日將著重於舊房改造和提升工作、平衡各區域間的發展、減少不必要的城市開發區域,以實現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社 58]。該綱要為當地五年內的住房建設及發展提供了政策引導,並將作為此後城市改造、市際合作等的行動的決策性依據[社 59]。
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2017年,利摩日境內共有27,701戶家庭獲得了住房經濟補助,受益人數占總人口數量的21%,其中27,132份為房租補助[13]。
2019年,利摩日境內共有各類實體商鋪2,698家,其中餐廳463家、大型超市35家、雜貨店50家、麵包房58家、肉鋪46家、書店42家、裝飾品店13家、銀行門店80家、美容美髮店203家、汽車維修店133家[社 60]。
利摩日老城的主要零售商鋪分布於市中心的拉莫特廣場和聖馬夏爾廣場附近,利摩日中央大堂是當地的傳統商業市場,附近共六條街道被開闢為商業步行街,僅供行人通行[2][14]。除此之外,利摩日市鎮範圍內還有多處商業購物場所[14]:
除商業中心外,利摩日境內還有一些零散分布的大型商場,包括家樂福、麥德龍、奧樂齊超市、Intermarché、Leader Price等[2]。
法國主要的媒體均可在利摩日接收,法國電視三台下屬的利穆贊頻道總部位於利摩日,該頻道在部分時段播出該地區的地方新聞[社 61];《中央人民報》創刊於1905年,總部位於利摩日市區,覆蓋區域包括整個上維埃納省、科雷茲省、克勒茲省,以及夏朗德省東部的部分市鎮[社 62]。在無線電廣播方面,藍色法蘭西、法蘭西基督廣播、維珍廣播、NRJ、Chérie FM等在利摩日設有地方轉播中心,組織並傳送傳送地方節目[社 63]。在現代網絡通訊方面,利摩日市政府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建有官方帳號,不定期發布地方相關信息。

利摩日的環境事務由利摩日都會城市公共社區負責[社 64]。2019年,利摩日城市公共社區內共有11處垃圾處理中心[社 65],當年共處理生活垃圾超過3.6萬公噸[社 66]。利摩日市中心有數十處可回收垃圾及廢舊衣物放置點,當地政府定期安排人員進行清理[社 67]。在水環境方面,利摩日城市公共社區內共有105處儲水池和52處淨水設施,各類公共排水管道總長達1,794公里,並實現了雨污分流[社 68]。2021年初,利摩日都會區提出了「水文提升土地」(Territoire en transition Hydrique)計劃,希望通過優化改造水網設施、合理調整工農業部門生產資料、科技創新以及加強宣傳等措施,在現有用水量的基礎上五年內減少10%、十五年內減少25%[社 69]。
2019年,利摩日境內共有16家污染企業,鉛、汞、碳氫化合物是當地主要的污染源[8]。利摩日境內設有一處大氣環境監測點,2015年測得的一氧化碳濃度平均值為161µg/m³、二氧化氮濃度平均值為25.5µg/m³、臭氧濃度平均值為47µg/m³、二氧化硫濃度平均值為0.4µg/m³、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平均值為16µg/m³[社 70]。利摩日境內另設有一處水環境監測點,該地2015年測得的水體坤化物濃度為5µg/L、汞化物濃度為0.5µg/L、硝酸鹽濃度為19mg/L[社 71]。
利摩日市鎮範圍內共有5處派出所[社 72]。距離利摩日最近的國家憲兵隊位於索利尼亞克境內,距離利摩日市區大約7.8公里[社 73]。上維埃納省消防總站位於利摩日市區,共有消防官兵79人,2020年累計出動救援3,260次[社 74]。
創建於2011年的法國國家憲兵隊多媒體製作中心(CPMGN)設於利摩日[社 75],後者負責為全法國的憲兵提供視頻模擬訓練教程,並負責影像採集和製作[社 76]。
2014年,利摩日及附近地區共發生各類案件8,591起,其中盜竊類案件5,324起,經濟類案件963起,毒品交易類案件464起[社 77]。
文化
2019年,利摩日境內共有6家劇場、3家電影院、2家博物館和1家音樂廳[15]。利摩日多媒體圖書館建於1804年,由利摩日市政府直接負責管理,該館開設有一處主館和五處分館,其中主館大樓建於1998年,總面積達1.48萬平方公尺,向全社會開放[社 78]。
利摩日位於維埃納河谷中,歷史城區位於河流右岸,在18世紀以前,利摩日長期為一座由「城池」(Cité)和「教堂」(Cathédrale)兩個部分組成的「雙核城市」,兩者間隔不到一公里[4]。法國大革命後,城池與教堂兩個區域逐漸合為一體,並隨著人口的增加而不斷向四周擴張。至20世紀初,利摩日市中心的街道骨架以基本形成,此後新建的街區及建築多分布於市區周邊以及維埃納河左岸[16]。現代利摩日是一座放射狀的城市,其城市幾何中心位於拉莫特廣場(place de la Motte),以其正東方向為基點,順時針方向的主要放射性幹道分別為喬治·迪馬大道(avenue Georges Dumas)、博丹大道(avenue Baudin)、法蘭索瓦·佩蘭街(rue François Perrin)、阿爾芒·迪特雷街(rue Armand Dutreix)、蒙馬耶街(rue Montmailler)、法蘭索瓦·謝尼厄街(rue François Chénieux)、本篤會大街(avenue des Bénédictins),可依次連接帕納佐勒、伊勒、維埃納河畔艾克斯、維埃納河畔韋爾訥伊、庫澤克斯、博納克拉科特、維埃納河畔勒帕萊[2]。
相比同類型的丘陵城市,儘管受地形、歷史及周邊聚落分布影響,利摩日市區街道的走向普遍不規則,但在線型上普遍較為順直,少有弳超過30°街道[16]。在過境通道方面,維埃納河利摩日段共有七處過河通道,包括四座公路橋和兩座人行便橋,這些設施使得利摩日的道路網整體較為完整;經過利摩日的萊索布賴-蒙托邦鐵路則通過一條超過一公里的「本篤會隧道」(tunnel des Bénédictins)縱貫市中心的丘陵地帶。此外,儘管維埃納河橫穿市區,但由於該河航運價值較低,歷史上未能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利用,故利摩日主要的歷史建築及設施均未沿河修建,這也使得該河沿岸的自然景觀得以保留[16]。利摩日市政府對這一區域的開發亦有較為嚴格的限制,其中一些地帶禁止修建任何固定建築物[文 1]。
利摩日是法國藝術與歷史之城[文 2]。截至2021年5月,利摩日境內共有66處法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利摩日聖斯德望主教座堂位於市中心,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築,於1862年列入法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本篤會火車站位於市區東北部,其主站房建於1929年,因其高聳的鐘樓而聞名,被提名為「法國最美火車站」之一[文 3],凱魯瓦聖伯多祿教堂、利摩日市政廳、利摩日美術博物館等也是當地的代表性建築物[2]。
利摩日因陶瓷而聞名,被稱為「法國瓷器之都」。18世紀時,出生於利摩日的天主教傳教士殷弘緒在中國景德鎮長期居住並學習和研究了瓷器製造工藝,將其整理記錄後傳至家鄉,並在利摩日附近發現了高嶺土[文 4]。19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這一地區的高嶺土資源得以開發,並出現了多處大型瓷器製造工廠,利摩日瓷器由此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來源[文 5]。2017年,利摩日瓷器獲得法國地理保護標誌[文 6]。

利摩日的旅遊事務由利摩日都會城市公共社區以及上維埃納省和新亞奎丹大區共同負責,當地設有一處遊客服務中心。截至2020年,利摩日境內共有40家酒店共計1,861間房間,其中包括3家四星級酒店、13家三星級酒店、10家二星級酒店、1家一星級酒店和13家五星級酒店[15]。利摩日北部的博納克勒科特和西南部的維埃納河畔艾克斯境內各有一處野營車宿營地[文 7]。
利摩日是天主教同名教區的首府,截至2021年5月,該教區共包括八個總鐸區,其範圍覆蓋了上維埃納省和克勒茲省[文 8],其中「大利摩日總鐸區」下含10個堂區[文 9]。現任利摩日主教為皮埃爾-安托萬·博佐先生,於2017年5月11日由方濟各任命[文 10]。
20世紀60年代以後,利摩日接納了大批來自阿爾及利亞等地的穆斯林移民,使得當地形成了穆斯林社團並不斷擴張[17]。1983年,當地組建了「利摩日穆斯林聯盟」(L’Union Islamique de Limoges),後成為「利摩日穆斯林兄弟聯盟」(AMLF)[17]。截至2021年5月,利摩日共有兩處清真寺[文 11],其中「利摩日大清真寺」(Grande Mosquée de Limoges)建於2001年,是當地主要的伊斯蘭活動中心[文 12]。
2017年,利摩日境內共有6家游泳池、37間健身房、5座綜合體育場、64處網球場、26處足球或橄欖球場、21處籃球或排球場以及1處高爾夫球場[15]。利摩日大學下屬的體育經濟管理中心自1984年起開設體育經濟管理專業(僅研究生階段),是法國最早開設此專業的公立大學[文 14],該中心同時也為社會提供各類體育專案管理培訓和諮詢服務,齊內丁·齊達內曾在此接受足球教練的培訓課程[文 15]。
利摩日因其籃球隊而聞名,後者成立於1929年,自1983年以來相繼獲得11次法國籃球冠軍聯賽的總冠軍,是取得該項目冠軍次數第二多的球隊,此外該隊還於1993年獲得了歐洲籃球聯賽的總冠軍[文 16]。其主場博布朗體育館也是利摩日市區內的重要體育設施[2]。
利摩日橄欖球俱樂部成立於1902年,2021至2022賽季參加法國橄欖球甲組聯賽(法丁),其主場博布朗市政球場可同時容納超過1.3萬名觀眾[文 17]。
利摩日足球會是當地的代表性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47年,曾於1957至1987年間參加法國足球職業聯賽,後因財政問題而解散[文 18]。
利摩日地區的傳統飲食與法國大部分區域接近,酪塊餅(La tarte à la caillade)、牛肝菌蛋餅(L'omelette aux cèpes)、克拉芙緹蛋糕、蓋澆湯、土豆餅等以及以利穆贊種牛為原料做出的各類肉制菜品是當地的地方性代表食物[文 19]。利摩日附近的佩里戈爾地區以及凱爾西地區均因美食而聞名,同時也是法國西南葡萄酒產區的組成部分[文 20],當地定期舉辦各類食品及農產品展覽會[文 21]。在外來食物方面,利摩日的首家肯德基餐廳與2011年5月開業[文 22],一些帶有中東及東亞特色的餐廳也陸續出現於利摩日街頭[2]。

利摩日境內的多個街區每周都會舉辦各類型的商業集會[文 23][文 24],當地每年12月還舉辦聖誕集市[文 25]:
在活動設施方面,利摩日都會天頂大劇場建成於2007年3月,是法國17家天頂大劇場之一,可同時容納超過六千名觀眾,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室內文化設施[文 26];利穆贊大區現代藝術中心位於利摩日市中心,由一處廢棄工業廠房改建而成,1982年開業,是一個區域性的現代藝術展覽與交流中心[文 27]。
巴爾扎克小說《人間喜劇》系列當中的《村裡的神棍》主人公[文 28]和莫里哀喜劇作品《德·浦爾叟雅克先生》的主人公均來自於利摩日[文 29]。此外俄羅斯作曲家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之畫》的第七章《利摩日集市——新東西》(Лимож. Рынок. Большая новость)亦直接取材於利摩日[文 30]。
相關人物
法國指揮官讓-巴蒂斯特·儒爾當、警官加布里埃爾·尼古拉斯·德·拉·雷尼、元帥托馬-羅貝爾·比若、政治家皮埃爾·維克蒂尼安·韋尼奧、醫學家讓·克呂韋耶、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作家喬治-艾曼紐·克朗西耶、自行車運動員呂克·勒布朗、橄欖球運動員達米安·舒利和足球運動員伯努瓦·巴迪亞西勒出生於利摩日。
法國物理學家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曾在利摩日度過童年並求學,當地一所中學以其命名。
友好城市
截至2020年4月,利摩日共與六座城市互為友好城市關係[文 31]。
參考文獻
- INSEE. Dossier complet - Commune de Limoges (87085) [法國國家經濟統計局關於利摩日的詳細數據統計]. insee.fr. [202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9) (法語).
- ville de Limoges. PLAN LOCAL D'URBANISME (PLU) de Limoges [利摩日地方都市計畫綱領]. limoges.fr. [202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法語).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