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二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分野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爲觀察吉凶將星辰劃分並與地上州國配對的方式。


中國殷商時期就有了「十二次」,古人根據歲星(木星)每十二年(實爲11.86年)運行一周天的規律將黃道帶均等劃分,即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類似於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如《國語》中記周景王時伶州鳩的話說:「武王伐殷,歲在鶉火。」鶉火就相當於獅子宮。

分野亦將地上的州、諸侯國劃分為十二個區域,使兩者相互對應。就天而言,稱為「十二分星」;在地而言,稱為「十二分野。」也有以二十八宿劃分分野的。《晉書·天文志》記載了十二州乃兗州、豫州、幽州、揚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荊州十二州,分別由鄭、宋、燕、吳(越)、齊、衛、魯、趙、魏、秦、周、楚十二古國瓜分,如簊、尾二宿代表燕·幽州。
大致上地理上屬於東方的地區,便會與東方的星空對應,如豫州對應東方[1]:22。但是也有像屬於南方的揚州卻對應到北方,屬於東方的徐州卻對應西方等情形,對此陳久金《中國星占揭秘》一書認為這與四象實際是指四方臣民信仰之圖騰的代表有關[1]:22、23。例如揚州的吳越奉夏祀,夏人原居北方,是顓頊後裔,以龜蛇為圖騰,故吳越地理上雖在南方但卻對應北方天區;徐州的魯之宗室出自周,而周人出自西羌,以虎為圖騰,故對應西方天區;雍州的秦,其人民為伯益後裔,原居東方與南方,以鳥為圖騰,故雍州雖然地理上屬西方,但劃分到南方天區;而周人雖然出自西羌,但三河地區本屬南方鳥圖騰民族的生活範圍[註 1],故仍劃分到南方天區[1]:23、24。

Remove ads
參見
- 十二辰
- 歲星紀年
- 徐光台:(十七世紀傳華西學對分野說的衝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註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