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單于都護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单于都护府
Remove ads

單于都護府唐朝安置東突厥降部的都護府。630年三月,唐朝軍隊俘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唐朝設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以及定襄都督府、雲州都督府。

快速預覽 單于都護府, 國家 ...
Thumb
蒙古歷史
蒙古高原歷史系列條目
匈奴 東胡
南匈奴 北匈奴 鮮卑
鮮卑 丁零
柔然 高車
突厥汗國 鐵勒
東突厥
薛延陀
唐朝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
後突厥汗國
回鶻汗國
契丹 阻卜 黠戛斯
遼朝 克烈 乃蠻
蒙兀
蒙古帝國(諸汗國
元朝嶺北等處行中書省
北元後蒙古帝國時期
韃靼(東蒙古) 瓦剌(西蒙古)
喀爾喀 四衛拉特
清朝清代蒙古)·準噶爾汗國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札薩克·外札薩克
中華民國境內盟旗
塞北四省
博克多蒙古國
外蒙古地方
蒙古人民共和國
中國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國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泛蒙古主義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右驍衛郎將高偘(kǎn)(唐朝名將)統帥回紇、仆骨等部族兵馬,在阿息山擊潰突厥別部車鼻可汗,在郁都軍山,置狼山都督府統治突厥餘部;

同年又在雲州設立了單于都護府(雲州雲中縣西北也有一個單于台,以此得名),單于領漠南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府、蘇農等十四州,與647年設立的燕然都護府以沙漠為界,南北分治鐵勒(漠北)與突厥(漠南)。

武周時期,都護府所轄突厥部落復國,後突厥汗國興起之後單于都護府廢除。711年唐睿宗重設單于都護府於安北都護府的西受降城,721年隨著唐玄宗設立朔方節度使,都護一職成為節度使的兼職。

Remove ads

歷史

龍朔三年(663年)二月十五日,燕然都護府改名為瀚海都護府,移到漠北回紇部落,單于都護府改名雲中都護府,移置雲中故城(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古城鄉[1]),仍以磧為界,磧北諸蕃州悉隸瀚海,磧南並隸雲中。總章二年(669年)八月瀚海都護府又改名為安北都護府,不久治所移到漠南隋朝時的大同城鎮舊地(今額濟納旗)。

麟德元年(664年) 雲中都護府又改稱單于大都護府,以殷王李旭輪(唐睿宗)遙領單于大都護。自此以後單于大都護一職多為親王遙領,由副大都護、副都護實領。

永淳元年(682年) 突厥貴族阿史那骨咄祿阿史德元珍等第三次暴動,「招集亡散,據黑沙城反」,重建後突厥,並很快興師南下「入寇并州及單于府之北境」,與唐爭奪漠南之地。在突厥強勁的攻勢下,唐原單于都護府轄境急劇丟失,突厥降戶亦紛紛倒戈、投向突厥一邊,都護府徒具空名,僅僅成了一個駐防突厥進攻南下的一個軍事據點。

垂拱二年(686年),單于大都護被降為鎮守使。陳子昂曾於垂拱四年(688年)給武后上的奏文中言道:「國家近者廢安北,拔單于,棄龜茲,放疏勒,天下翕然,謂之盛德,所以者何?」

聖曆元年(698年)突厥默啜可汗更是以和親為名,向武周索要突厥降戶和單于都護府之地。在其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武周最終被迫答應了他提出的條件,單于都護府被迫放棄,武周「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為境」。

中宗景龍二年(708年)為了跨過黃河、處於有效防衛和主動進攻的戰略位置,朔方軍總管張仁願利用當時突厥全軍西擊突騎施的機會,奪取漠南地區,並在黃河以北修築東、中、西三受降城,形成一道聯防橫線,以便斷絕突厥的南侵道路。同年安北都護府從安西城遷到西受降城。

睿宗景雲二年(711年) 單于都護府重新設立,其治與安北都護府同在西受降城,邠王李守禮以親王遙領單于大都護,臧懷亮實任單于副大都護[2]

玄宗開元二年(714年)閏二月,單于、安北二都護府分離,二者皆從西受降城遷出,單于都護府返回故址——雲中故城安置,安北都護府移到中受降城。右領軍衛大將軍張知運兼檢校單于大都護鎮守大使(又稱單于副都護)[3]

開元六年(718年) 。據《毗伽可汗碑》和《闕特勤碑》記載:「當我三十四歲(即開元六年)時,烏古斯(即九姓鐵勒)逃竄入唐朝。我悔恨地出征……(第一天)消滅唐朝騎兵一萬七千人,第二天全部消滅其步兵。他們越過……而去。」[4]唐軍慘敗而被迫再次撤離單于都護府舊地。

於開元七年(719年)一度將單于都護府隸屬於東受降城。緊接著隨著唐軍反攻的勝利。開元八年(720年)唐又恢復了單于都護府之地,而將其原機構由東受降城返回,在舊址重置了單于大都護府[5][6]

開元九年(721年)隨著朔方節度使的建立,單于、安北二都護府變成了朔方節度使所轄的兩個軍鎮,其原來的都護一職往往成了朔方節度使及其副使的加官或兼職。

天寶四載(745年) 於單于都護府治置金河縣(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郡國志》載:「雲中郡有紫河鎮,界內有金河水,其泥色紫,故曰金河」。今名大黑河,全長100餘公里,發源於今內蒙古卓資山縣北、察哈爾右翼中旗南山。下游匯為金河泊,南入黃河。當地還有李陵台、王昭君墓。),府地建為唐之正州。同時徙置振武軍於府城。

安史之亂後 (763年2月17日後) 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唐在北疆原來的羈縻府州喪失殆盡,二都護府原有的「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征討攜離」職能隨之徹底喪失,都護府形同虛設。

肅宗上元二年(760年)朔方節度使罷領單于大都護。

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朔方節度使復兼單于大都護。

武宗會昌五年(845年)改稱安北都護府(原安北都護府於780年廢除)。

五代初年,契丹入侵。

916年,契丹占領雲中故城,都護府廢除。

Remove ads

區劃

軍城

更多資訊 軍, 城縣 ...

羈縻都督府州

  • 650年,轄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府、蘇農等二十四州(1州名佚)。
更多資訊 都督府, 州名 ...
Remove ads

僑治州

  • 葛邏州
  • 安化州
  • 寧朔州
  • 仆固州
  • 靜邊州
  • 北夏州
  • 樂容州
  • 東夏州

單于大都護

Remove ads

參見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94上》,出自劉昫舊唐書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