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社
文学社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社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文學團體,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舊」之意。南社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社團。反對滿清貴族統治,和同盟會會為犄角。南社全盛時期社員1,183人,連同各分社人數超過3,000人。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10月18日) |
歷史
於1909年11月13日由同盟會會員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發起在蘇州山塘街張忠敏公祠成立,第一屆南社雅集共17人。南社的前身可以溯源到陳去病等人於1906年成立的「黃社」、1907年成立的「神交社」、1908年成立的「匡社」以及「秋社」。1911年,紹興、 瀋陽、 廣州、南京等地又分別成立「越社」、「遼社」、「廣南社」和「淮南社」等分社,南社社員人數達1180餘人。1917年,因對「同光體」的評價發生爭論,南社內部開始分裂。192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中,曹錕以5,000元支票為報酬助其當選,受賄選舉議員包括19名南社成員(高旭、景耀月、馬小進、葉夏聲、饒芙裳、陳家鼎、席綬、駱繼漢、蔡突靈、狄樓海、景定成、趙世鈺、李安陸、陳九韶、王有蘭、於均生、彭昌福、陳祖基、易宗夔)導致其最終解體。
1923年,柳亞子驚覺被好友出賣,與高旭等人劃清界限,並與其他激進派南社社員在上海成立了「新南社」,其中已有共產黨人參加。1924年,傅熊湘等傳統派南社社員成立了「南社湘聚」。1943年,朱劍芒在福建永安成立了「南社閩集」。
Remove ads
出版物
《南社叢刻》是南社主辦的刊物。自1910年1月至1923年12月,共出版22集。此外,1910年10月11日(重陽節),周實等在南京憑弔明孝陵,事後刊行《白門悲秋集》;1917年,出版《南社小說集》;二者均為《南社叢刻》的增刊。
南社雅集
南社有固定的集會和臨時集會,稱之為雅集,截至1923年解體前共有十八次雅集。
相關建築物
書目
- 陶英惠. 《民國教育學術史論集》. 臺灣: 秀威出版社. 2008-12-01. ISBN 978-986-221-127-4 (中文).(繁體中文)
- 盧文芸. 《中國近代文化變革與南社》.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年8月. ISBN 978-750-970-266-6 (中文).(簡體中文)
- 楊玉峰. 《南社著譯敘錄》. 香港: 中華書局出版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6日. ISBN 978-988-818-197-1 (中文).(繁體中文)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