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灣車輛
臺灣的鐵路車輛製造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簡介
台灣車輛成立於2002年10月16日,由唐榮鐵工廠、中國鋼鐵公司、日本車輛及住友商事四家公司合資組成,是唐榮鐵工廠鐵道車輛事業部民營化而成的公司。[1]所出產之車輛多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採購使用。總部及工廠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緊鄰新豐鄉交界處,距新豐車站僅1公里,一般習慣稱其所在地為新豐。為便於車輛成品的出貨交車,從廠內鋪有鐵軌到新豐車站。
台灣車輛成立以來,主要引進日本車輛的車輛生產加工的經驗,承接臺灣鐵路管理局的軌道車輛的改造案、新購案,還有日本車輛和川崎重工業的捷運車輛委外製造案。至於設計與整合方面,台灣車輛具部分程度的車輛設計整合能力,設計範圍涵蓋車體、外型、內裝、軔機煞車系統、牽引系統、外觀配色、柴油動力系統、旅客資訊系統和轉向架等;各項軌道車輛相關子系統的整合、結構修改與改良,皆具有廣泛且程度不同的實際經驗和專業知識。台灣車輛是臺灣唯一具有設計、整合與製造能量的軌道車輛廠商。
台灣車輛曾經於2003年改造台鐵EMU200型電聯車成為臺鐵EMU1200型電聯車。2007年至2008年,在日本車輛的支援下,台灣車輛首度嘗試全列車的自製,此型列車為台鐵EMU700型電聯車。臺鐵新購電聯車台鐵EMU800型電聯車由台灣車輛與日本車輛合作,分別設計與負責電聯車的不同部分。台灣車輛承包EMU800型初期曾經發生軔機系統的爭議,一度使得交車日期遙遙無期[2];此爭議在中華民國經濟部仲裁下,於2013年結束。量產型的EMU800型於2013年至2015年由台灣車輛生產與測試,每列EMU800型亦隨數量增加而有細微的改良。
後續因為日本車輛多年來消極抵制技術的傳授與轉移,台灣車輛決定與德國企業Voith Engineering Services(簡稱VES)合作[3],引進德國的專業知識,打造具有智慧財產權的軌道車輛。2014年11月,中國鋼鐵團隊得到新北市淡海輕軌標案,推動「國車國造」以達到技術生根的目標[4],由台灣車輛負責輕軌車輛的整合、製造與測試;因為淡海輕軌案,台灣車輛派員前往Voith研習,深化工程師的製造、設計和分析能力[5]。
2015年2月,中國鋼鐵與唐榮鐵工廠交易股權,並且認購台灣車輛的現金增資股,中國鋼鐵成為台灣車輛的最大股東[6]。2015年6月初,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通過中國鋼鐵與台灣車輛結合案,因為結合案尚無顯著限制競爭之疑慮,得認對整體經濟之利益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公平會最後通過此項結合案[7]。
2015年8月24日,台灣車輛確定承造臺灣鐵路管理局EMU800型增購車,總共48輛,增購車型的內裝依照臺鐵需求客製[8]。
2016年9月10日,台灣車輛第七屆第十次董事會議通過董事之一、前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蔡煌瑯擔任董事長。

Remove ads
產品
台灣車輛繼承了原本唐榮鐵路部門與日本車輛製品的保固,其後臺灣單位向台灣車輛購買的產品也會提供協助與改良。
近年來,隨著臺灣鐵路都會區捷運化的車輛需求、以及各大都會區的捷運系統逐漸擴張,台灣車輛陸續承接各項的新型車輛訂單、委外製造訂單和車輛改良訂單。除了臺鐵通勤電聯車,另一新產品輕軌列車亦隨著新北市淡海輕軌的專案導入而逐漸發展。
- 35F1000型35噸平車(沿用35N21000型篷斗車車下設備及轉向架)
- 30G1000型30噸敞車(沿用35C21000型篷車車下設備及轉向架)
- 35B2000型35噸石碴車(35N23000型篷斗車改造)
- EMU700型電聯車(前3組由日本車輛示範組裝)
- 35B1300型35噸石碴車(中鋼機械外包)
- EMU1200型電聯車(改造自EMU200型)
- DHL100型柴液機車(日本新潟運輸系統/台灣車輛組裝)
- EMU800型電聯車(前2列4組由日本車輛示範組裝)
- 台鐵10500型鋼體客車商務車更新
- 動力軌道吊桿車RC07、08號(南部工程處所屬)
- 電車線工程車CMB31、32號(南部工程處所屬)
- 輕軌2號電車車體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阿里山森林鐵路)
- 新莊、蘆洲、南港東延線371型電聯車ICP工業合作本地生產,共有321輛車。川崎重工將162輛轉包給日本車輛製造,日本車輛親自製造6輛,剩下156輛交台灣車輛組裝(2008年~2010年)
- 信義、松山線用381型電聯車ICP工業合作本地生產,共102輛
- 桃園機場捷運普通車,ICP工業合作本地生產分64輛車。
- DD30型柴液機車,作為燕巢總機廠廠內調度及主線救援故障列車牽引使用。
Remove ads
Remove ads
唐榮鐵工廠鐵道車輛時期產品列表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