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社會對國會山騷亂的反應
國際反應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過七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對2021年美國國會大廈發生的衝擊事件表示關切,並譴責暴力行為,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特別譴責唐納·川普總統本人在衝擊事件中發揮的作用[1][2]。許多外國領導人、外交官、政治家和機構對事件表示震驚、憤慨和譴責[3][4]。多位領導人呼籲和平,並將事件描述為「對民主的襲擊」[5]。而包括巴西、波蘭和匈牙利在內的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拒絕譴責這一事件,並稱其為美國的內部事務[6]。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1月9日) |
非洲
亞洲
印度: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發推文稱,他「對於發生騷亂和暴力的消息感到痛心」,並敦促「和平移交權力必須繼續進行」[5][9]。
伊朗: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美國國會遭衝擊,顯示了西方民主的脆弱。[10]
以色列
日本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官員夏楠·阿什拉維在推特上說:「當巴勒斯坦和世界其他許多地方的人民正在為實現民主而奮鬥時,美國有一些人正在積極破壞他們的民主。」[16]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南韓:韓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祝賀拜登「在美國國會於1月7日認證選舉團的結果之後」當選,並進一步表示「韓國政府期待著與拜登政府的密切溝通和合作,並進一步推進[他們的共同目標]」。《外交家》稱,這段不提及衝擊國會大廈的發言「令人好奇」[20]。
新加坡
阿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美國大使館要求國民遠離衝突地方以及遵循當地頒佈之宵禁令。[12]
Remove ads
歐洲
奧地利
比利時: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稱「我對美國國會大廈發生的事件感到震驚且難以相信,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民主的象徵。我們相信美國強大的制度將克服困難。」[25]
法國:法國外長讓-伊夫·勒德里昂在Twitter上表示「對美國國會的暴力襲擊也是對民主的嚴重襲擊。我譴責這種行為。美國人民的意願和投票必須被尊重。」[26]
芬蘭:芬蘭總理桑娜·馬林在一份申明中表示「對美國國會山的襲擊是極其嚴重以及擔憂的事件。這次襲擊也表明了捍衛民主的重要性。」[26]
德國
聖座:教皇方濟各稱「我非常驚訝,因為美國人民是一群有紀律且秉持民主觀念的人」,「總有一些事情是行不通的……比如人們不能走上反對社區、反對民主、反對共同利益的道路」[30]。
匈牙利
俄羅斯: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表示,此次示威活動顯示,美國選舉制度過時且不符合現代民主標準,美國媒體已經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33]
瑞典: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形容這次示威是「對民主的襲擊」,並稱「川普總統以及不少美國國會成員對此次示威行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選舉總統的過程必須被尊重。」[26]
西班牙: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發推文稱其相信美國民主的力量,新任美國總統拜登會克服這一切,團結美國。[34]
土耳其:
-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表示「所謂民主搖籃的美國所經歷的事,實在令全人類震驚,在美國史上聞所未聞,是民主的恥辱。」同時批評美國在是次示威和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評價的雙重標準[35],並責備華府在2016年土耳其政變上默不作聲。他還批評了社交媒體公司對川普的限制,稱其為「數字法西斯主義」,並說:「我們也不能接受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關閉人們的交流渠道。」[36]
- 土耳其外交部部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發表了一份聲明,表達了對暴力的擔憂,以及呼籲土耳其公民儘量避開示威區域。[26]
英國:英國首相鮑里斯·詹森發推文稱闖入國會的行為「可恥」,呼籲和平的政權交接,「美國是全世界的民主代表,現在和平有序的政權交接至關重要」,並譴責川普鼓動暴力[27];英國外相多米尼克·拉布6日稍早時也表示,英國政府相信美國體制會讓選舉結果「得到合適的確認和尊重」。[34]
北美洲
巴哈馬:巴哈馬外交部長達倫·亨菲爾德將事件描述為一場「叛亂」,並稱美國「將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37]。
貝里斯:貝里斯政府譴責這次襲擊,並敦促美國政府「確保按照憲法規定進行和平和合法的權力轉移,以反映人民在自由和公平的選舉中自由表達的意願」[38]。
加拿大:加拿大首相賈斯汀·杜魯多表達了他對事件的擔憂,並稱「我們嚴重關切美國發生的事態」,隨後他在接受溫哥華一電台採訪的時候表示「我們相信美國的民主制度是強大的,希望一切儘快回歸平常。」[26]次日,特魯多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場對於民主的襲擊是由現任總統(川普)和一些政客煽動的。」[39]
墨西哥: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奧夫拉多爾對衝擊事件表示遺憾,同時譴責Twitter和Facebook封鎖川普賬戶的決定,表明不同意篩選或剝奪任何人在社交網站發言的權利[40]。
Remove ads
南美洲
大洋洲
國際組織
聯合國
- 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對周三在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大廈發生的事件感到悲痛」,他說,「在這種情況下,政治領導人必須讓其追隨者認識到必須避免暴力,以及尊重民主進程和法治。」[42]
- 聯合國大會主席沃爾坎·博茲克爾表示,他對這些事件感到「悲傷和關切」,並表示他相信「在這個關鍵時刻,和平與對民主進程的尊重將在我們的東道國盛行。」[43]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我想到了我在美國的許多朋友,在對這些事件深感悲痛的同時,我仍然對美國的精神和復原力充滿信心。今晚,我祝願「洋迄彼洋碧已」(from sea to shining sea)的和平與團結。」[44]
-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蜜雪兒·巴舍萊發表聲明,呼籲進行調查,說她的辦公室對這次襲擊「深感不安」。她還譴責了對記者的攻擊,並「呼籲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各政治派別領導人摒棄錯誤和危險的說法」。[45][46]
歐洲聯盟: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對社群媒體在此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2天後Twitter決定永久封殺川普帳號的舉措都深感不安,希望明確規範讓網路公司對其傳播、促進和刪除內容的方式負責。[47]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推文表示,他在華府目睹震驚的一幕,而民主選舉的結果必須被尊重。[34]
大英國協:秘書長帕特里夏·史考蘭德說:「看到昨晚在美國首都發生的暴力事件,我深感震驚和悲哀,在一個自由和民主的社會中,沒有任何地方可以發生暴力。然而,令人振奮的是,民主和法治已經取得了勝利。」[48]
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議員人權委員會主席查爾斯聖地牙哥說,川普與其他世界領導人一起「顛覆民主和人民意願」。[49]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