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順市

中國貴州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顺市map
Remove ads

安順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貴州省中西部。貴州省第三大城市。市境北鄰畢節市,東北接貴陽市,東南界黔南州,西南與黔西南州毗鄰,西北與六盤水市相接。地處雲貴高原東部,苗嶺橫亙中部,為長江水系珠江水系分水嶺,市境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區。北盤江流經西緣,烏江流經北部,主要河流還有格凸河打幫河等。全市總面積9,267平方公里,人口231.35萬,市人民政府駐西秀區。安順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著名的黃果樹瀑布位於本市鎮寧關嶺兩縣交界處。

快速預覽 安順市, 國家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沿革

安順是貴州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區域之一,古代黔中文化的發祥地,有被譽為「亞洲文明之燈」的普定穿洞遺址秦代即開始修建通馬車的「五尺道」,元代開始建鎮。明、清期間「商業之盛,甲於全省」。戰略地位重要,被稱為「黔之腹,滇之喉,蜀粵之唇齒」。舊稱普定,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元朝。當時已經有了「貴州」這一地域名稱,但不是一個獨立的省。普定(現安順)屬於雲南行省,是當地土司管理的一個府。下設四個州,其中一個州叫「安順」。

秦代夜郎國地。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封夜郎侯為夜郎王,在夜郎國地置牂柯郡,並置談指縣且蘭縣漢成帝時,夜郎王反叛朝廷,漢朝遂滅夜郎國。三國時屬蜀漢益州牂柯郡,有夜郎、且蘭兩縣,至晉代時漸增設廣談談指談樂等縣。曾改牂柯郡為牂州

初屬牂柯國羅甸國普寧郡王等屬地。貞觀四年(630年)於今市西部設琰州羈縻州開成元年(836年)東爨烏蠻歸附,其封地置羅氏鬼國會昌二年(842年)又置羅甸國;後普里部亦內附,封為普寧郡王。宋代市境屬普寧郡王及羅甸國地,又於今境南部設和武州元憲宗七年(1257年)設普定萬戶府,隸雲南等處行中書省曲靖宣慰司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置普定府(治今安順市區)。大德七年(1303年)改普定府置普定路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安順州習安州普定縣

洪武五年(1372年)置普定土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普定軍民府,屬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六年(1383年),廢普定軍民府,改安順州安順直隸州,隸於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八年(1385年)廢普定縣,將習安州併入安順州。永樂十一年(1413年)置貴州承宣布政使司正統三年(1438年),安順州直隸之。萬曆三十年(1602年)升安順州置安順軍民府順治十七年(1660年)設總攬雲貴軍政大權的雲貴總督,總督駐地一在雲南曲靖,一在貴州安順。康熙元年(1663年)罷雲貴總督,劃雲南、貴州二省歸平西王吳三桂管轄,改設貴州總督衙門於安順。康熙五年撤貴州總督,設雲貴總督,移駐貴陽。康熙六年(1667年)貴州提督自貴陽移駐安順。康熙十一年(1672年)復置普定縣,為安順軍民府治。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安順軍民府為安順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普定縣入安順府,次年廢安順府改安順縣,並復置普定縣,移治定南(今普定縣城)。1914年設貴西道,治安順縣,1917年遷駐畢節縣。1923年廢道制。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貴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安順縣,1937年改第三行政督察區。1938年專員公署遷至興仁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設立安順專區,專署駐安順縣,轄安順平壩紫雲鎮寧郎岱普定6縣。1956年將紫雲、鎮寧兩縣劃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郎岱縣劃歸興義專區貴定專區所轄8縣和都勻專區所轄7縣劃入安順專區。1958年撤銷安順縣,設立安順市;將清鎮修文開陽3縣劃歸貴陽市甕安貴定2縣劃歸黔南州息烽縣劃歸遵義專區;黔南州的安龍、鎮寧2縣劃入安順專區;撤銷關嶺縣,併入鎮寧縣;撤銷晴隆縣,併入普安縣;撤銷福泉縣,併入甕安縣;撤銷龍里縣,併入貴定縣。

1960年,撤銷郎岱縣,改設六枝市。1961年恢復關嶺、晴隆、貞豐、冊亨4縣。1962年撤銷安順市,恢復安順縣;撤銷六枝市,改設六枝縣。1963年,將貞豐、冊亨、安龍3縣劃歸黔南州;貴陽市的修文、清鎮2縣劃入安順專區。同年9月,撤銷鎮寧縣,改設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5年將興義、興仁、盤縣、普安、晴隆5縣劃歸興義專區;遵義專區的息烽、開陽2縣和黔南州的紫雲縣劃入安順專區;同年11月設立六枝特區。1966年以安順縣城關復設安順市;六枝縣復名郎岱縣;撤銷紫雲縣,改設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70年安順專區改稱安順地區;將郎岱縣併入六枝特區,劃歸六盤水地區。1990年撤銷安順縣,併入安順市。1996年1月,將修文、息烽、開陽3縣及清鎮市劃歸貴陽市。2000年6月,撤銷安順地區,改設地級安順市;原縣級安順市改置西秀區。2014年12月,撤銷平壩縣,設立平壩區

Remove ads

公交墜湖事故

2020年貴州公交墜湖事故,一輛安順公交車在行駛時90度急轉彎衝出路邊護欄,墜入虹山湖水庫。至2020年7月7日晚,21人死亡[1],16人受傷,由於事發時正值2020年中國高考,車上載有當天高考回家的考生,引起輿論關注。[2]

地理

位置

安順市位於貴州省中部, 地理坐標範圍在北緯25°21′- 26°38′、東經105°13′-106°34′之間。東鄰省會貴陽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盤水市,南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畢節市[3]。安順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米~1694米之間。

地貌

安順屬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徵,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區。

水系

處於長江水系烏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盤江流域的分水嶺地帶。境內有虹山湖婁湖等湖泊。[4]

氣候

安順市屬典型的高原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市區海拔1400米左右,由於海拔較高,夏季無酷暑,7月平均氣溫21.9℃,是中國避暑勝地。

更多資訊 安順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
Remove ads

礦產

安順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有煤炭、鉛鋅礦、鋁土礦、銻礦、金礦、重晶石、螢石、石膏、矽石、方解石、煉鎂白雲石、飾面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等礦產資源分布。其中煤炭資源是安順的重要優勢礦產,是「西電東送」工程主要依託的能源礦產[5]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安順市委員會 ...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安順市現轄2個市轄區、1個、3個自治縣

此外,安順市設立了以下管理區:國家級安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黃果樹風景名勝區。2014年1月設立國家級貴州貴安新區,並將平壩區馬場鎮、高峰鎮納入直管區範圍。

更多資訊 安順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0] ...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470,630人[14]。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297,6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73,018人,增長7.53%,年平均增長率為0.73%。其中,男性人口為1,262,780人,占總人口的51.11%;女性人口為1,207,850人,占總人口的48.8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4.55。0-14歲的人口為620,736人,占總人口的25.12%;15-59歲的人口為1,456,943人,占總人口的58.9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92,951人,占總人口的15.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86,962人,占總人口的11.6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146,615人,占總人口的46.4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324,015人,占總人口的53.59%。

民族

早在明朝洪武年間屯軍的漢族後裔乃今日之屯堡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577,542人,占63.85%;各少數民族人口為893,088人,占36.1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98,746人,增長6.68%,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5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4,272人,增長9.07%,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51個百分點。其中,布依族人口增加19,196人,增長5.54%,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28個百分點;苗族人口增加30,772人,增長10.0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31個百分點。

更多資訊 民族名稱, 漢族 ...

交通

Thumb
滬昆鐵路安順站

教育

安順唯一一所本科高等學校為安順學院,另外還有安順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航空工業職工大學貴州機械工業職工大學等高等學校。

風景名勝

Thumb
黃果樹瀑布

安順市區及郊區有較多古蹟,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順文廟安順武廟王若飛故居雲山屯古建築群寧谷遺址等,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西秀山白塔圓通寺崇真寺等,另外還有若干安順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安順周邊的下轄縣,有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安順龍宮天星橋紅崖天書花江大峽谷夜郎湖格凸河,大多為喀斯特地貌景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

  • 屯堡地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屯堡山歌: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紫雲亞魯王史詩、布依銅鼓十二調、苗族蘆笙舞、布依族勒尤、紫雲岩上雜技

名人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