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家庭作業 (傻瓜龐克專輯)

1997年蠢朋克录音室专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家庭作业 (蠢朋克专辑)
Remove ads

家庭作業》(英語:Homework)是法國電子音樂二人組傻瓜龐克的首張錄音室專輯,由維京唱片索瑪唱片於1997年1月20日發行。該專輯後來於1997年3月25日在美國發行。作為二人與大型唱片公司合作的第一個項目,他們製作了專輯中的曲目但沒有計劃發行它們,但在最初考慮將它們作為單獨的單曲發行後,他們認為這些材料已經足夠好而製作一張專輯。據傻瓜龐克成員湯瑪斯·本高特稱,專輯名稱指的是該專輯是在家裡廉價、快速地錄製的。

快速預覽 家庭作業, 傻瓜龐克的錄音室專輯 ...

《家庭作業》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對法國浩室音樂的關注重視。這張專輯在14個國家上榜,在法國專輯榜上排名第3,在美國《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排名第150名,在英國專輯榜上排名第8。其中〈Da Funk〉和〈Around the World〉成為美國《告示牌》熱舞俱樂部表演排名第一的單曲,後者在《告示牌》百大單曲榜上排名第61位。 截至2001年2月,該專輯在全球已售出超過200萬張,並獲得多項金認證白金認證。這張專輯被譽為法國浩室的經典之作,並對舞曲音樂產生了重大影響。[3]

Remove ads

背景與錄製

1993年,由湯瑪斯·本高特蓋-馬努爾·德霍曼-克里斯托組成的傻瓜龐克樂團向巴黎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一次狂歡派對上向DJ Stuart Macmillan展示了他們的音樂演示[4]磁帶的內容,包括曲目〈Alive〉,於1994年4月11日在單曲〈The New Wave〉中發行,由索瑪唱片公司發行,該公司是一家蘇格蘭科技舞曲浩室音樂唱片公司,由樂團Slam英語Slam (DJs)成員麥克米倫(MacMillan)於1991年共同創立。[5]1995年,傻瓜龐克在索瑪唱片上發行了〈Da Funk〉和〈Rollin' & Scratchin'〉。[6][7]

比起錢,我們更有控制權。你不可能得到一切。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們只想要金錢的社會,所以他們無法掌控一切。 我們選擇了。控制就是自由。人們說我們是控制狂,但控制就是在不控制他人的情況下掌握自己的命運。
—湯瑪斯·本高特,關於二人的創作控制和自由[8]

這些單曲的流行導致唱片公司之間展開競價戰。傻瓜龐克於1996年與維京唱片公司簽約。[9][10] 索瑪唱片公司的經紀人理察·布朗(Richard Brown)說:「我們很遺憾他們被維京唱片公司搶走了,但他們也有機會大展宏圖,這也是他們想要的,一支樂團在發行兩首單曲後就獲得這樣的機會並不常見。我們為他們感到高興。」[4]1996年,即發行《家庭作業》的前一年,維京唱片重新發行了〈Da Funk〉,B面為〈Musique〉。本高特後來表示,B面「從未打算收錄在專輯中,事實上,〈Da Funk〉作為單曲的銷量比《家庭作業》要多,所以擁有它的人比收錄在專輯中的人要多。原文如此它基本上是用來使單曲成為雙特色歌曲的。」[11]這張專輯在傻瓜龐克位於巴黎的工作室(Daft House)進行混音和錄製,並由尼萊什·帕特爾(Nilesh Patel)在倫敦工作室the Exchange(直譯:交換)進行母帶製作。[12]

本高特表示:「要自由,我們必須掌控一切。要掌控一切,我們必須自己籌備資金。主要思想就是自由。」[13]傻瓜龐克與〈Da Funk〉音樂錄影帶的導演史派克·瓊斯討論了他們的方法,瓊斯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去做。而不是『哦,我們簽約了這家唱片公司,我們必須使用他們的計劃。』他們希望確保自己永遠不會做任何讓他們對創作音樂感到沮喪的事情。」[14]儘管維京唱片擁有其作品的獨家發行權,但傻瓜龐克通過其Daft Trax唱片公司擁有其母帶錄音。[9][15]

Remove ads

音樂組成

傻瓜龐克製作《家庭作業》中的曲目時並沒有計劃發行專輯。本高特說:「我們在五個月的時間裡創作了這麼多曲目,然後意識到我們製作了一張好專輯。」[16]他們按順序排列歌曲,以覆蓋雙碟黑膠唱片的四面。[11]霍曼-克里斯托表示:「我們沒有設定主題,因為所有曲目都是在我們安排專輯順序之前錄製的。我們的想法是通過這種方式安排歌曲,讓歌曲變得更好;讓專輯更加均衡。」[11]本高特解釋道,專輯名稱《家庭作業》與「我們在家裡製作唱片的事實有關,製作成本非常低,製作速度非常快,而且很自發,我們試圖做一些很酷的事情」。[17]

〈Daftendirekt〉是在比利時根特錄製的現場表演的摘錄。[12]它是傻瓜龐克現場表演的介紹,並用於開始整張專輯。[11]此次演出於1995年11月10日在首屆I Love Techno英語I Love Techno音樂活動上舉行,該活動由Fuse和On the Rox聯合舉辦。[20]《家庭作業》的下首曲目〈WDPK 83.7 FM〉是對美國調頻廣播電台的致敬。[13]下一首歌曲〈Revolution 909〉是對法國政府舞曲立場的反思。[11][21]〈Revolution 909〉之後是〈Da Funk〉,它帶有放克英語Acid techno音樂的元素。據博卡拉頓新聞英語Boca Raton News的安德魯·阿施(Andrew Asch)報導,這首歌的作品「依靠有彈性的放克吉他來傳達其愚蠢的樂趣信息」。[22]本高特表示,《Da Funk》的主題涉及引入一種簡單、不尋常的元素,這種元素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可以接受而且打動人心。[23]偏鋒雜誌》的薩爾·辛克馬尼(Sal Cinquemani)稱讚這首歌「不屈不撓」,[24]《Consumable Online》的鮑勃·加亞斯基(Bob Gajarsky)稱其音樂為「具有時尚的風格(大指〈Good Times英語Good Times (Chic song)〉歌曲,除去人聲時的貝斯音)和與美國迪斯可樂團Chic在20世紀90年代英語1990s in music電子音樂形式上的美麗會議」。[25]

〈Phoenix〉融合了福音音樂浩室音樂的元素。[26]傻瓜龐克認為〈Fresh〉曲風輕快且結構喜感。[27]Around the World〉受到了格申·金斯利的熱門歌曲〈爆米花英語Popcorn (instrumental)〉的影響。[4]BBC音樂英語BBC Music的克里斯·鮑爾 (Chris Power) 將其稱為「十年來最吸引人的單曲之一」。他表示,這是「傻瓜龐克音樂最容易理解的完美典範:後迪斯可布吉英語Boogie貝斯線、極簡主義合成鍵盤的旋律和單一、令人難忘的副歌」。 [19]〈Teachers〉是帕里斯·米切爾 (Parris Mitchell) 的歌曲〈Ghetto Shout Out!!〉的一段即興重複,於1995年在美國芝加哥唱片公司Dance Mania英語Dance Mania (record label)上發行。[28]這首歌曲也是對傻瓜龐克的幾位浩室音樂影響者的致敬,包括在未來的合作者RomanthonyDJ Sneak英語DJ Sneak托德·愛德華茲[29]〈Oh Yeah〉以DJ Deelat和DJ Crabbe為特色。〈Indo Silver Club〉以卡倫·楊英語Karen Young (American singer)的〈Hot Shot英語Hot Shot (Karen Young song)〉為特色。[12]最後一首曲目〈Funk Ad〉是〈Da Funk〉的反向倒放剪輯。[11]

Remove ads

藝術與包裝

封面和內封的藝術作品由傻瓜龐克構思,並由藝術家兼電影製片人尼古拉斯·希迪羅格魯(Nicolas Hidiroglou)拍攝。他通過維京唱片的認識了二人搭檔並回憶說他花了一周的時間才完成了該圖案的設計。德霍曼-克里斯托此前曾設計了「Daft Punk」的文字商標,並以此為基礎將徽標的正面圖案繡在綢緞夾克的背面。[30] 該標誌的變體成為傻瓜龐克所有錄音室專輯的封面圖像,直到2013年《超時空記憶體》為止。

為了製作封套內頁照片,本高特在家中的桌子上擺放了各種代表曲目標題的物品。[30]他指出,許多紀念品都反映了傻瓜龐克的所受影響,包括:一盤DJ Funk英語DJ Funk錄音帶;一張印有海灘男孩標誌的卡片;一張接吻樂團(Kiss)巡迴演唱會海報;以及一張20世紀70年代以巴瑞·曼尼洛為特色的合輯。其他紀念品包括來自Rex Club的代幣,這是傻瓜龐克首次以DJ身份在巴黎演出的場地。桌子後面的牆上有一張霍曼-克里斯托作為二人組的第一支樂團Darlin'成員演唱的照片,Darlin'樂團標誌旁邊是霍曼-克里斯托小時候的肖像。[31]

專輯內頁中的二人黑白照片由菲利普·萊維(Phillppe Lévy)拍攝。[12]該影片是在1996年威斯康星州舉行的名為Even Furthur的活動期間拍攝的,該活動是傻瓜龐克在美國首次現場表演。[32]附加藝術品和專輯布局由塞爾吉·尼古拉斯(Serge Nicholas)完成。[12]

發布

首支單曲《Alive》被收錄於1994年4月發行的單曲《The New Wave》的B面。下一支單曲《Da Funk》最初於1995年由索瑪唱片發行,並於1997年1月由維京唱片重新發行,該歌曲是傻瓜龐克在《告示牌》舞曲夜店歌曲榜上的第一首冠軍單曲,在英國和法國歌曲排行榜上排名第七。第三首單曲《Around the World》是傻瓜龐克在《告示牌》舞曲榜上的第二首冠軍單曲,並在澳洲排名第11位,在英國排名第5位,在《告示牌》百大單曲榜上排名第61位。

第四首單曲《Burnin'》於1997年9月發行,在英國排名榜第30位。最後一首單曲《Revolution 909》於1998年2月發行,在英國排名第47位,《告示牌》舞曲夜店歌曲榜上排名第12位。在收錄到《家庭作業》之前,《Indo Silver Club》已作為單曲分兩部分由索瑪品質唱片公司發行。該單曲的包裝上製作人員沒有藝術家姓名,人們認為它是由不存在的製作人Indo Silver Club創作的。

1999年,傻瓜龐克以《D.A.F.T.:關於狗、機器人、消防員和西紅柿的故事》為名發行了收錄專輯中曲目和單曲的音樂錄影帶的合集。雖然其標題取自影片中出現的狗(《Da Funk》和《Fresh》)、機器人(《Around the World》)、消防員(《Burnin'》)和番茄(《Revolution 909》),但其各個片段之間並沒有連貫的情節。

Remove ads

銷量

傻瓜龐克希望大多數唱片都印在黑膠唱片上,因此最初只以雷射唱片(CD)格式印製了5萬張專輯。發行後,為了滿足需求,專輯生產速度加快。《家庭作業》在35個國家發行,[9]《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上排名第150位。1997年4月27日,它登上澳洲專輯榜,並在那裡保持了八周,排名第37位。在法國,它排名第三,並在榜單上停留了82周。到1997年10月,《家庭作業》在全球已售出22萬張。1999年,它在法國獲得金唱片認證,銷量超過10萬張。2001年7月11日,它在美國獲得金唱片認證,銷量為50萬張。根據維京唱片公司的數據,截至2001年2月,該專輯已售出200萬張。截至2007年9月,美國已售出605,000張。

評論

更多資訊 評論得分, 來源 ...

娛樂周刊》的大衛·布朗(David Browne)將《家庭作業》描述為「俏皮、嘻哈的氛圍電子樂」,並稱其為「機器人的理想迪斯可」。《Drop-D》雜誌的達倫·高爾(Darren Gawle)寫道:「《家庭作業》是幾個DJ的作品,聽起來最具有業餘水平。」《村聲》的勞勃·克里斯特高(Robert Christgau)將《Da Funk》評為「精選集」,指出「專輯中的一首好歌不值得你花時間和金錢去聽」。《偏鋒雜誌》的薩爾·辛奎馬尼(Sal Cinquemani)寫道:「雖然有些曲目顯得有些愚蠢而非精妙」,但《Da Funk》啟發了像雪崩樂團英語The Avalanches(The Avalanches)這樣的樂團。AllMusic的肖恩·庫珀(Sean Cooper)稱這張專輯「幾乎肯定會成為經典」。

2003年,《Pitchfork》將《家庭作業》評為20世紀90年代第65大專輯。在2004年的《滾石雜誌專輯指南英語The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中,道格拉斯·沃爾克(Douglas Wolk)給《家庭作業》打了三等獎(滿分五等獎),他寫道:「這對二人組至關重要的、決定職業生涯的見解是,迪斯可第一次出現的問題不是它愚蠢,而是它不夠愚蠢」。在 2005 年出版的《1001張你死前必聽的專輯英語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一書中,亞歷克斯·雷納(Alex Rayner)寫道,《家庭作業》將成熟的音樂俱樂部風格與大節拍英語Big beat的「蓬勃發展的折衷主義」結合在一起,並證明「舞曲不僅僅是藥丸和鍵盤預設」。《手寫筆雜誌英語Stylus Magazine》的伊恩·馬瑟斯(Ian Mathers)寫道:「《家庭作業》中隱藏著無可挑剔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僅僅隱藏在優秀作品之中,而當你看到如此經典的處女作隱藏在他們史詩般拙劣的處女作的輪廓中時,很難不感到沮喪。」

2009年,IGN的布萊恩·林德(Brian Linder)稱《家庭作業》是「突破性的成就」,稱讚其將浩室、科技舞曲、酸性音樂元素和龐克完美結合。2010年,BBC音樂英語BBC Music的克里斯·鮑爾(Chris Power)在評論《家庭作業》時,將《家庭作業》中「少即是多」的壓縮方式比作對「激發傻瓜龐克年輕時迷戀」頻率調製電台的「聲音致敬」。2011年,eMusic英語eMusic的Hua Hsu稱讚《家庭作業》帶來了「發現和探索的感覺」,是「多年來對最優秀的浩室音樂、科技舞曲、電子樂和嘻哈唱片的精心研究」的成果。同年10月,《新音樂快遞》將《Around the World》評為過去15年來第21佳曲目。2012年,《Clash英語Clash (magazine)》(直譯:衝突)將《家庭作業》描述為「分裂主流邊緣的新興運動」的切入點。

2012年,《滾石》將《家庭作業》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 電子舞曲專輯,稱其為「純粹的喚醒神經傳導輝煌之美」。2018年,在《Pitchfork》的第二篇評論中,拉里·菲茨莫里斯(Larry Fitzmaurice)給出了9.2分(滿分10分),他寫道:「《家庭作業》在傻瓜龐克的曲目中依然獨樹一幟,這張唱片也為二人組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基礎,直到今天——一張巨大的成功,並且仍在繼續上升到流行音樂的標誌性的專輯,建立在魔術般的能力之上,將舞曲的過去扭曲成看似未來的東西。」《家庭作業》的成功讓全世界關注法國浩室音樂。據《村聲》的史考特·伍茲(Scott Woods)稱,這張專輯復興了浩室音樂,脫離了歐陸舞曲的模式,「[撕開了][創意]下水道的蓋子」。

Remove ads

25周年版本

2022年2月22日,解散一年後,傻瓜龐克更新了他們的社交媒體頻道,發布了神秘帖子,將粉絲引導至新創建的Twitch帳戶。在協調世界時間下午2點22,二人組在開始在瑪雅劇院舉行傻瓜龐克1997年現場巡迴演唱會完整演出的直播,僅此一次。與此同時,傻瓜龐克發布了《家庭作業》的25周年紀念擴展版。它包括DJ SneakMasters at Work英語Masters at Work(直譯:大師在職)、托德·特里英語Todd TerryMotorbass英語Motorbass(直譯:摩托貝斯)、Slam英語Slam (DJs)(直譯:猛擊)和伊恩·普利英語Ian Pooley的混音。這些混音也同時作為單獨的混音專輯《家庭作業英語Homework (Remixes)》發行,並於2022年11月25日發行實體專輯。

Remove ads

曲目列表

全碟作曲:湯瑪斯·本高特和蓋-馬努爾·德霍曼-克里斯托;註:括號內為中文翻譯 
更多資訊 曲序, 曲目 ...
Remove ads

排行榜

更多資訊 年份 (1997年), 最高排名 ...

音樂銷量認證

更多資訊 地區, 認證 ...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