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黎地鐵14號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黎地鐵14號線
Remove ads

巴黎地鐵14號線(法語:Ligne 14 du métro de Paris)是法國巴黎地鐵最新通車的地鐵路線,於1998年啟用。本線自巴黎市區西北部的聖但尼普萊耶爾站起,呈西北-東南走向穿越巴黎市區心臟地帶,最後西拐入巴黎東南部的奧利機場站。為巴黎地鐵中第一條完全自動化的路線,而該路線本身亦稱為「東西快速地鐵」(Météor,MÉTro Est-Ouest Rapide)。

快速預覽 巴黎地鐵14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14號線地面先前的指示牌上還寫著「Météor」
Thumb
14號線列車和月台閘門模型
Thumb
聖拉扎爾站的路軌盡頭

巴黎地鐵路網中最早通車的1號線自啟用以來,客流量常年居高不下,成為巴黎地鐵系統一大困擾。1960年代至1970年代,營運商巴黎大眾運輸公司為此開通了平行的大區快鐵A線以緩解1號線的負擔。不料A線開通不到10年,客流量很快也跟著飽和了,當局儘管改進了訊號系統,升級到駕駛運作及維護輔助系統法語Système d'aide à la conduite, à l'exploitation et à la maintenance(SACEM),但對於持續增長的使用量仍然是遠水難解近渴。

於是在1986-1987年間,大眾運輸公司和國家鐵路公司各自提出了一個緩解東西向客流的計劃:國鐵修建一條新的大區快鐵,即東西快鐵(ÉOLE),連接西部和東部郊區,後來演變成大區快鐵E線;大眾運輸公司則修建東西快速地鐵,計劃連接西部的馬約門法語Porte Maillot和東南部的白樓區法語Quartier de la Maison-Blanche,並穿過發展迅速的巴黎左岸街區。但很快,西部終點改往聖拉扎爾,目的是為了在未來發展中能夠取代13號線在北部的支線,降低13號線在巴黎北郊運作的難度。

該新線計劃為沿A線前行一段,穿越巴黎心臟地帶,在其它路線的下方穿行,路線深度、月台長度、車站間距和行駛速度都遠高於其它地鐵線,最重要的是,該路線設定為巴黎地鐵中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的地鐵路線。

  • 1989年10月13日,法國總理米歇爾·羅卡爾宣布了東西快速地鐵計劃和東西快鐵計劃。但由於短期內財政不足以支援完全部工程,兩個計劃都被縮減,東西快鐵只連接市中心和東部郊區,東西快速地鐵只連接瑪達肋納堂法國國家圖書館。此後至1992年底,經過三年的準備,工程於1993年7月開工。
  • 14號線的施工採用長80米,重達1100噸,名為「Sandrine」的掘進機進行掘進施工,工作日晝夜24小時趕工。掘進隧道位於含水層地下25米處,直徑達8.6米,每月向前掘進350米,並且地質狀況良好。路線下穿7條地鐵、上穿2條大區快鐵,以及4個停車場。穿越塞納河的河底隧道採用了傳統的沉管法進行施工,工程在1994年9月28日完工。
  • 1995年土木工程完工後開始鋪設路軌,從3月開始,歷時兩年。1997年5月26日第一輛列車開始試運轉,先是試驗手動駕駛,然後才改為自動駕駛。
  • 1998年10月15日,這條全新的14號線通車使用,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為路線開通剪彩。

14號線作為首條自動化的巴黎地鐵,儘管經歷過幾次電路和訊號故障,但給整個地鐵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14號線之後,1號線等其它地鐵路線也開始進行自動化改造,其中包括安裝14號線引領的月台幕門

Remove ads

車站列表

Thumb
聖拉扎爾站出口的圓形天窗
Thumb
聖拉扎爾站的垂直通道
Thumb
金字塔站
Thumb
貝爾西站
Thumb
里昂車站的熱帶植物園
Thumb

全線皆可無障礙通行。

更多資訊 中文站名, 法文站名 ...
Remove ads

車站設施與特色

14號線的車站建築與空間尺寸(包括車站容積,走廊長度,轉乘大廳等)全數以RER為參照標準,空間廣闊,照明充足,設施現代化,地面也鋪設明淨的瓷磚,而非傳統的瀝青

  • 聖拉扎爾站建在一個豎井當中,上方出口為一個透明的圓形玻璃天窗,這樣自然光可以透過車站通道照射到地下五層的月台。
  • 馬德萊娜站金字塔站的照明光線在白天會隨太陽光線的強弱變化而相應的變化。其中馬德萊娜站還擁有俄羅斯文化風格的裝飾,包括一大塊彩色玻璃窗上的"下金蛋的母雞",還有40平米的面板上的俄羅斯歷史象徵符號等。另外,該站還有多個影片展示文化宣傳。
  • 里昂車站南面月台旁的玻璃櫥窗里是一個熱帶植物園。另外,基於交通流量的考慮,該站擁有全線唯一的島式月台設置,其餘車站均為側式月台
  • 弗朗索瓦·密特朗圖書館站空間廣闊,車站大廳的支撐圓柱高達15米,並且建有一個直徑70米的半圓形大廳。

全線車站都設有自動售票機、諮詢處、殘障人士設施和升降機,以及特製的、可精確到秒的液晶屏列車即時資訊顯示器法語SIEL (métro de Paris)

使用車型與自動化

使用車型

Thumb
MP 89 CA列車內景

21輛6節一組的MP 89 CA列車英語MP 89在14號線運轉,為無人駕駛列車。後來增購11列巴黎地鐵MP 05型列車,令全線列車增至32列。同期投入1號線的MP 89 CC列車則設有駕駛室。MP 89 CA列車內裝有閉路監控攝影機,在當時的巴黎地鐵中尚屬首例,並保持這種唯一性直至稍後出廠的列車MF 01列車法語MF 01投放2號線為止。

全線車站月台長度都達120米,可以容納8節編組的列車,但聖拉扎爾站僅有90米,其餘的部分作為車庫和掉頭橫渡線

2020年10月12日,第一列8節編組的巴黎地鐵MP 14型列車正式投入營運[3]

自動化

Thumb
14號線的集中化控制駕駛系統模型

14號線是巴黎地鐵中第一條全自動化的路線。自動領航由列車運轉自動化系統法語Système d'automatisation de l'exploitation des trains(SAET)操控。

其中,DIGISAFE自動領航系統保證列車前行的安全,相關的數據處理由摩托羅拉 68020法語Motorola 68020三處理器電腦和馬特拉實時內核(MRTK)完成。而集中化控制駕駛系統則為路線資訊和調節提供保障,相關的數據處理由DEC Alpha工作站和Open VMS系統完成,並由西門子公司設計。

14號線的自動化可以使列車調度更加靈便,不會與其他舊有路線混雜。例如:

  • 在班次延誤或客流高峰時可以多插入一組列車運轉
  • 頻率和運轉車輛數根據高峰和非尖峰時間自動調整
  • 更穩當的乘車體驗,乘客不會有加速和減速,起動和制軔時的不適感
  • 夜間回場和清晨上位的調度更加方便,夜間車輛可停在月台邊
  • 特殊任務執行,列車可自動不停靠相關車站,速度不變

另外,由於特殊的路線走向和站距,列車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遠高於其他地鐵線,使14號線較其他路線來的高效。

14號線預裝的月台幕門不僅可以防止乘客墮軌受傷或扒門阻擋列車運轉,在尖峰時間還會自動延長開門等待時間以防止客流阻塞。一旦關門受阻,頃刻之後門會重開。如果三次以上均無法正常關門,門將保持開啟等待人工修復。

Remove ads

使用狀況

14號線儘管開通時間短,但客流增長迅猛。從1998年到2004年,路線的年客流量從350萬人增加到6400萬人,增加幅度超過17倍。

更多資訊 年份, 客流量 (百萬人) ...

14號線有幾個車站的客流量高於線上其他站點:

未來計劃

Thumb
延長後路線圖

路線延伸

北延段

在2007年之前的計劃里,14號線將於2012年延伸至13號線岔路口站,之後取代13號線的西北支線(相對於北部支線更短、車站更少、更現代、現代化改造成本更低),這樣13號線就不必承受目前兩個支線運作帶來的弊病。

然而,STIF在2007年10月發表新的報告,主張將14號線先向北延長至13號線西北支線上的克利希門站,之後向東北拐向北部支線上的聖旺市政廳站,在2017年完成,同時在2016年4號線亦向北延長至彼處(由法蘭西島規劃辦法語Schéma directeur de la région Île-de-France,SDRIF,於2007年2月提出)。該項計劃在2008年9月25日得到法蘭西島委員會法語Conseil régional d'Île-de-France認可,但此後卻沒了下文。

Thumb
整合14號線的超級地鐵網

該計劃如果實現,將耗資8.9億歐元,可以減輕13號線15%-20%的客流量。但此計劃遭到了民眾代表的反對,因為他們認為14號線的北延段只和13號線相交兩個站,而13號線還要以兩個支線運轉下去,另外,新終點站的地底已經遭到嚴重污染,如果方案實施則還要追加額外費用。克利希市政廳官員則於2008年1月29日同意該方案,但要求增加一個中間站「百姓居站」(Maison du Peuple)以改善周邊公共運輸。

2009年4月8日,該計劃獲得STIF投票通過。延長的5.2公里路段可用8分鐘走完,但該計劃額外增加一個保留轉乘站--羅馬站,和2號線轉乘。不過2010年7月,STIF又決定進行額外的研究,以確定北延段的第一個車站要選在羅馬站還是國鐵卡迪內橋站法語Gare de Pont-Cardinet

2009年4月,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提出大巴黎計劃法語Paris Métropole,並交付大都會發展部書記克里斯蒂安·布朗法語Christian Blanc落實,計劃將14號線整合進大巴黎快線(完全自動化),並延長至戴高樂機場,但目前尚無任何確切細節,預計要到2017年之後才能上馬。

卡迪內橋法語Gare de Pont-Cardinet站、聖旺站與聖旺市政廳站將於2020年12月14日投入使用[4]克利希門站則將在2021年1月投用。

Remove ads

南延段

最初計劃將14號線延伸至巴黎國際大學城,但很快,1990年代的計劃改為取代7號線的南部支線(維勒瑞夫),並延伸至奧利機場

2007年經過討論後,當局決定於2020年將14號線延長至7號線的支線交匯點—白樓站。SDRIF與法蘭西島委員會於2008年9月25日決定將此次延長改到2021-2027年之間進行。然而,延長至奧利機場的那一部分,將由路面電車7號線完成。而大巴黎計劃中14號線南延線(同樣延伸至奧利)的路段,將選在路面電車7號線的西部。

更多資訊 車站名, 所在地 ...
Remove ads

周邊主要旅遊景點

另外,14號線的無人駕駛性質可以讓乘客站在車頭窗玻璃前,看著列車在隧道內飛馳,仿佛過一回「駕駛員」的癮。而在萬聖節,會有一輛特殊的列車(燈光變暗,人工駕駛)載著許多兒童,在線上往返不停,讓孩子們在這樣一種特別的氣氛中歡度佳節。還有,每年的白夜,14號線將通宵不間斷行駛。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