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肇城際鐵路

交通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广肇城际铁路
Remove ads

廣肇城際鐵路,又稱廣肇城際軌道交通,是中國廣東省內一條連接廣州市佛山市肇慶市城際鐵路,是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線網規劃的放射線之一。

快速預覽 廣肇城際鐵路, 概覽 ...

本線雖命名為「廣(州)肇(慶)」城際,但實際上本線正線只屬佛山西站肇慶站一段(又稱佛肇城際鐵路),只在運行系統上直通其他路線至廣州。佛肇段全長86.82公里,共設11個車站,最高設計時速200km/h,由2009年起建設,並於2016年3月30日通車並投入服務。初期直通南廣鐵路廣茂鐵路廣州站,稱廣佛肇城際鐵路廣佛肇城際軌道交通,路線於2024年移交廣東城際管理,並直通廣佛南環城際至廣州番禺站。廣佛南環共線段全長35公里,共設5個車站,2024年開通營運。

Remove ads

歷史

規劃及建設

佛肇段

Thumb
建設中的鼎湖東站

2000年,《珠三角經濟區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預審稿出台,擬建從廣州經佛山、三水、大沙、肇慶至高要的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當中佛山至高要段屬於遠期規劃[2]。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5-2020年)獲國務院審議通過,當中提及在2020年建成廣州至肇慶全長116公里的城際軌道交通線[3]。2008年,廣東省修編珠三角城際線網規劃,佛山至肇慶城際為線網其中一條放射線,並計劃於2012年建成[4]

路線原方案中,佛肇段起自廣佛線祖廟站[5];但由於路線途經佛山市區,實施難度大,遭佛山當局反對,同時在祖廟接入廣佛線的方案難以實現廣州至肇慶「1小時交通圈」的目標,故路線初期改以佛山西站為起點,佛山西至廣州市區段另行研究[6][7]。2009年6月,廣肇城際佛肇段獲廣東省發改委批覆立項。同年9月,路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分別獲廣東省環保廳和廣東省發改委批覆[8]:1

2009年9月29日,廣肇城際佛肇段在肇慶高新區舉行開工儀式,位於肇慶大旺、鼎湖和佛山獅山的三個工點同時開工[9]

2010年8月,鐵道部開始介入珠三角城際鐵路建設[10][11],並對路線技術標準進行審查[8]:1。該年,鐵道部與省市政府協調設站方案,並確定東端佛山西站由地下站改為與國鐵佛山西站並站[8]:52;而肇慶城區段因鐵道部與肇慶市對路線方案存在不同意見,改為近期以大沖站(現端州站)作為路線終點[12]。2010年12月11日,鐵道部和廣東省政府批覆佛肇城際獅山至大沖段站前工程方案[8]:1

2012年,當局決定將佛肇城際西端終點站設於既有肇慶站[13],而東端在佛山西站通過其他路線引入廣州南站廣州站[14]。同年7月,鐵道部與廣東省政府批覆路線調整方案[15]。同年年末,路線方案調整後的大沖特大橋動工[16]

2013年,佛肇段路線調整開始環評公示,當中除上文已列出的變更外,還提及如下變更:路線原先為吸引四會市的客流,而大幅向北繞行至四會市區南側,後廣東省方面要求路線取直以節省投資,故改為在大沙鎮設大沙站(現四會站);因三水區當局要求不在城區設站,而將相關線位北移;因肇慶東站站位調整而相應調整城際車站;用車由使用6編組城際A型車調整為8編組CRH6型列車組[17]

2015年6月,因路線較此前報批方案有重大變更而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廣東省環保廳責令停止佛肇城際建設[18][7]。在補齊相關手續後,路線復工,並於當年11月完工[19]。同年12月,路線引入廣州站工程竣工[20]

廣佛南環共線段

開通營運

Thumb
C6883次列車通過廣茂鐵路珠江大橋西橋

2016年3月30日,路線開通[21]。開通時由廣鐵集團廣佛肇城際鐵路名義營運,列車不停靠佛山西站,通過該站南廣線聯絡線接入南廣鐵路,至三眼橋站利用三眼橋聯絡線接入廣茂鐵路,再向東經廣州西站後進入廣州站[22]。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開通[23]

2023年10月11日調圖後,為配合廣湛高鐵建設,廣佛肇城際區間縮短為肇慶至佛山西,不再進入廣州站[24]

2023年11月1日,廣東城際鐵路營運有限公司獲得廣肇城際佛山西站至肇慶站段的營運許可[25]。2024年1月22日晚,廣東城際完成廣肇城際鐵路已開通區段的營運權交接工作,並於1月23日開始以廣肇城際鐵路為名營運本線[26]

2024年5月22日,廣東城際公司再獲得廣肇城際佛山西站(不含)至番禺站段的營運許可[27]。同月26日12時,廣肇城際開始貫通廣佛南環至番禺站,並再與廣惠城際直通運轉[28]

Remove ads

路線走向

佛肇段全長為86.82公里,東起佛山西站,向西經獅山鎮,跨廣三高速後經獅山工業園,跨西二環高速廣珠鐵路進入三水境內,經三水森林公園,跨北江,經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四會,路線折向西南,跨越綏江廣茂鐵路321國道,經鼎湖、大沖至肇慶站[29]

Thumb
廣肇城際鐵路實際走向圖

車站及接駁路線

更多資訊 站名, 距離[30] (公里) ...
Remove ads

使用列車

Thumb
C6840次列車停靠肇慶站

本線使用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購置、中車廣東公司生產的8編組CRH6A和CRH6F列車組行走,與廣惠城際鐵路共用[31]

行車安排

現時

自2025年5月28日起,廣肇城際除部分班次外,全日多數時間採取如下行車交路[32]

  • 肇慶小金口:站站停,與廣惠城際直通運轉。
  • 肇慶小金口:大站快車,與廣惠城際直通運轉,全程用時約174分鐘;廣肇段中途僅停肇慶、鼎湖東、大旺、三水北、佛山西五站。
  • 肇慶小金口:特快車,與廣惠城際直通運轉,全程用時約134分鐘,共開行13列;廣肇段中途僅停肇慶、佛山西、番禺三站。

調整歷程

國鐵時期

Thumb
三水北站3、4月台

廣佛肇城際以「公交化」模式營運。路線開通時,每日開行10對列車組列車,首末班車時間分別為7時10分和20時29分[33][34]

本線開通初期,廣州至肇慶的全程時間至少需要1小時47分鐘。2016年7月1日零時起,廣鐵集團調整路線運行圖,調圖後開行「站站停」和「大站停」列車,廣州至肇慶的全程時間最快1小時4分鐘,最慢1小時27分鐘,首末班車時間分別調整為7時20分和20時25分。每日開行的列車組數量仍為10對[35]

2017年8月18日,由於佛山西站開通並投入服務,該站正式開行沿本線運行,往返肇慶的城際列車,共開行14對(初期僅開行6對)[23]。同時,原先已開行的廣肇城際列車,所有車次全部增停佛山西站,運行時間延長3分鐘。截至2017年8月18日,廣佛肇城際共開行18對列車。

2021年4月10日,廣佛肇城際所有列車經由廣深鐵路III、IV線與穗深城際鐵路直通運轉[36];後於2022年6月20日取消[37]

2023年10月11日,受限於廣州珠江大橋改造,列車不再前往廣州站,臨時縮短至佛山西站。

廣東城際時期

Thumb
鼎湖東站1、2月台

2024年1月23日,廣東城際開始營運廣肇城際鐵路。此後本線逐步採用當日車票不限車次均可乘車的公交化營運模式。

2024年3月1日,廣東城際調整廣肇城際佛肇段運行圖,系接管營運後首次調整。新運行圖中,往肇慶方向營運時間增加約1.5小時、往佛山西方向全天營運時間增加約3小時,同時改用「站站停+大站快車」方式,大站快車中途僅停靠三水北、大旺、鼎湖東三個車站。調圖後,每日開行87列車,較調整前增加58列;大站停列車單程旅行時間為45分鐘,站站停列車單程旅行時間為64分鐘[38]。12日,廣東城際再根據上次調圖後實際營運情況調整運行圖,小幅延長列車行車時間,大站停列車單程運行時間變為47分鐘,並將部分快車調整為普通車。

2024年5月26日,廣肇城際開始與廣佛南環城際和廣惠城際貫通運行,除全程貫通的快慢車外,還開行來往佛山西和小金口的小交路站站停列車[39]。7月1日,廣惠城際與廣肇城際運行圖再調整。當局根據實際客流情況,取消至佛山西站的站站停小交路,並細化運行圖為工作日和周末兩版[40][41]。2025年5月28日起,廣惠、廣肇城際之間首次開行特快列車,中途各市僅停靠一站[32]

票務

廣肇城際以「公交化」模式營運,車票當日有效,不限乘車車次、不對號入座。路線支持鐵路12306系統和城際鐵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務系統購票乘車。

鐵路12306

乘客可在鐵路12306網站和客戶端購票乘車,均售賣無座票。同時支持鐵路e卡通乘車[42]

本線曾支持中鐵銀通卡[43]支付寶乘車碼[44]乘車;惟路線移交廣東城際營運後,陸續在2024年5月停用[45]

公交化多元票務系統

廣肇城際於2024年5月15日開始支持廣東城際的城際鐵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務系統。乘客可使用普通羊城通嶺南通全國交通一卡通等實體交通卡或廣州地鐵手機應用程式內的城際乘車碼乘車。乘客需事先通過廣州地鐵APP(限乘車碼)或站內自助客服終端(限交通卡)進行實名制登記及人臉核驗[46]。入閘後最多可在付費區停留360分鐘(6小時),如超過時限,須額外按出閘站城際線網單程最高票價繳交超時車費。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務系統暫不支持購買兒童優惠票、學生優惠票及各類優待票[47]

2025年6月20日,廣州地鐵APP於本線推出「計次票」和「定期票」兩種優惠票種,即90天內支付18次費用可乘坐20次的計次票及30天內支付34次費用,最多乘坐42次的定期票。上述票種均限定乘車區間,不可變更[48]

票價

廣肇城際票價標準為0.66元/公里(10公里起計)[49]。現時常態執行約9折的優惠[50];此前亦曾推出不同優惠措施,以吸引民眾乘坐[51]

利用狀況

由於佛肇段設站避開了多個人流密集的已開發地區且交通接駁不便,加上開通初期運行時間長、價格偏貴,導致本線開通初期頗為冷清[52][53]。雖然開通約半年後,鐵路部門調整運行圖,使得路線行車速度和票價都有所最佳化,但受制於廣州站接入能力有限,列車開行對數仍較少,高峰期更會為緩解廣州站客運壓力而減少本線班次,導致本線客流量仍然偏低[54][55][56][57]

2024年,廣東城際接手營運本線,雖不再進入廣州站,但受惠於路線班次加密,客流有所增加,當年清明假期前一天更以12,823人次創下路線開通以來最高紀錄[1]。同年5月佛肇段與廣佛南環及廣惠城際貫通後,吸引大量跨城出行客流,更連帶提升佛肇段客流翻倍增長[58]。然而受站位不佳等因素影響,客流與廣惠城際仍有差距;貫通一年內,兩線合計的日均客流約8.4萬人次,當中廣肇段僅占23%,平日載客率僅約三成[50]

未來發展

佛肇段2016年開通至今,全高式月台門的雷射探測系統雖已啟用,卻因故一直未接入安全迴路,導致如有旅客滯留在月台門和列車間縫隙時,系統雖會報警但不能自動扣停列車,故長期需人工確認安全後再操作關門,行車效率低下。

2025年1月,廣東城際發布招標公告,計劃更新改造佛肇段月台門和佛山西站雷射探測裝置,以期解決上述問題;同時對各站月台門、路線號誌系統和佛山西城際基地設施進行改造,使得4編組列車可進入本線服務[59]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