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深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深公路也稱廣九公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107國道(京深線、北深線)最後一段,連接廣州至深圳,並通過文錦渡口岸連接至香港。
西起廣州市黃埔區大沙地,連接中山大道,途徑增城市新塘鎮、東莞市、深圳市寶安區、福田區,是連接廣州至東莞、深圳的陸路交通要道。1938年為阻止日本侵華曾全面破壞,1949年底恢復通車,後經多次平整、擴寬,1985年,本路編入
107國道北(京)深(圳)線,目前已部分轉型為快速化道路。
廣州段
廣州段全長23公里。
廣州市區至黃埔路段原為中山公路,1925年由省港大罷工時成立的罷工築路委員會組織罷工工人修築,黃埔至東莞交界處段始建於1934年,由商人投資及沿線村民賑工修建通車。原稱廣虎公路,長6.4公里。通車時路基只有4米~5米。民國27年為阻止日本軍隊的進攻,當地政府曾組織民眾破壞了此段道路。抗戰勝利後簡易修復通車。新中國成立後,於1954年全面修復通車,後鋪築了瀝青路面。1981年由廣東省交通廳投資,將本路改建為一級公路。1984年第一次改建竣工。此後在1990年及後續多次擴建至今天規模。
廣州市區至黃埔港灣路路口為中山大道、黃埔港灣路路口至黃埔與增城新塘鎮交界的康南路口為黃埔東路、黃埔與增城交界的康南路口至穗莞界的江南大橋的廣深公路增城段又叫廣深大道。
東莞段
初期路段依次為現今的莞穗路、莞太路、太安路,其路廊大致可追溯至清朝時期修建的東莞—新安縣的古驛道東莞虎門——長安一段[1]。莞城至虎門太平段原為莞太公路,始建於民國17年(1928年),1930年通車。虎門太平段往深圳段為寶太公路,民國20年(1931年)動工興建。民國23年(1934年)建成通車。至於莞城至廣州新塘段延至民國26年(1937年)11月13日才貫通,並與莞太公路合稱廣虎公路,當時線路全長82公里,其中初期設新塘至莞城段設斗朗(因對岸為增城新塘,故又稱新塘渡口)、中堂、谷涌、東莞(萬江)公路渡口4 處,以渡船渡運車輛行人。第二年1月11日廣虎公路莞城至斗朗段中堂、谷涌、莞城三座木橋同時動工興建,2月4日完工啟用。此路段一度只剩下斗朗渡口。
此後因日軍侵華,1938年11月便將公路毀壞。日偽政權曾於1942年部分修復。
1945年10月29日國民政府組建廣(州)九(龍)公路修復工程處,開始對線路進行修復。至民國35年(1946年)夏,修復工程完成並於7月10日舉行通車典禮。因修復過程中出現徇私舞弊,工程質量低劣等行為,舉行通車典禮後第一批運輸救災物資的車隊行至中即發生塌橋中斷,引起各界強烈不滿。最後延至1948年才修復,並在新塘至莞城間恢復設立新塘、中堂、紅廟、谷涌、莞城公路渡口5處。解放戰爭期間,本路又因戰事遭到毀壞。
1949年10月17日,解放軍進駐東莞,東莞解放;在這之後東莞縣人民政府組織群眾修複本路,至1950年4月除了新塘至莞城段其餘均修復完成。而新塘至莞城段直到1960年7月1日才再度通車,並恢復設斗朗、中堂、莞城3處公路渡口。
1962年,廣虎公路與寶太公路合併稱廣深公路,1979年,萬江大橋通車並取代莞城渡口。
至20世紀八十年代路面均為雙向單車道碎石路,遠遠無法滿足改革開放後的發展需求。1981年,廣深公路東莞境內段改造工程全線動工,自中堂鎮斗朗(江南)至長安鎮黃朗橋總長62.1公里路段全線改鋪柏油路面,並對路基按設計標準進行擴寬、補強。改造工程於1984年9月全面竣工;本路是東莞第一條水泥瀝青道路。在本路於1985年編入107國道時,也是東莞市內第一條國道。
1984年9月28日,跨東江的江南大橋、跨東江南支流的中堂大橋先後落成,終結了來往廣州長期依賴公路渡口的歷史。[2]1993年,拓寬至六車道,全部鋪設混凝土路面。1994年,兩邊加4米人行道、1.5米花池。在1998年的道路改造中,107國道改道至現在的路段;莞太路降為省道,為
256省道一部分,太安路之後為
358省道一部分,在2017年廣東省公路網規劃里則劃入
228國道東莞虎門段。[3]
Remove ads

107國道與
228國道共線
穗莞界的江南大橋至東莞萬江街道蓬廟大橋為莞穗路、之後在東莞市中心區依次為金鰲路、宏遠路、三元路、長泰路(原官方稱西四環線),而在長泰路東端起止點長泰莞長路口至長安鎮與深圳松崗界塘下涌立交的廣深公路路段為「莞長路」
深圳段




由寶安區松崗入境,經西鄉、福永至南頭檢查站進入原特區範圍,後沿北環大道穿過南山區、福田區北部,終止於深圳汽車站(位於銀湖)。全線興建不少立交,實現無燈號,主道快速化。
路廊大致可追溯至清朝時期修建的東莞—新安縣的古驛道寶安縣段[1]。1931年改造成公路,當時稱作寶太公路,早期路面均為雙向單車道碎石路,1981年進行改造成水泥道路,後經過幾次改造,實現快速化。
Remove ads
松崗—南頭深南北環立交(原,南頭檢查站)之間仍稱廣深公路(又叫G107寶安段),南頭至文錦渡口岸間路段依次為北環大道、泥崗路、布心路、愛國路、文錦南路。
另外,在北環大道未通車之前,著名的深南大道的前身——深南公路是廣深公路的最後一段。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