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聶斯特河沿岸軍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武裝力量(摩爾多瓦語:Форцеле армате але Републичий Молдовенешть Нистрене;俄語: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Приднестровской Молдав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烏克蘭語:Збройні сили Придністровської Молдавської Республіки)是未被普遍承認的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的國家軍隊。根據該國憲法的第11條,武裝部隊正式成立於1991年9月6日,其核心目的是維護共和國的主權和獨立[2]。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2年9月2日) |
Remove ads
歷史
1991年9月6日,聶斯特河沿岸最高蘇維埃通過了一項決議以組建屬於聶斯特河沿岸的軍事力量,聶斯特河沿岸共和國衛隊(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ая гвардия ПМР)應運而生。該衛隊直接分裂自摩爾多瓦共和國衛隊(羅馬尼亞語:Garda Republicană),[3]而二者皆繼承自蘇聯武裝力量。
共和國衛隊曾於1991年12月在其成立之後的第一次重大戰鬥中擊退了摩爾多瓦針對杜伯薩里市的進攻。而到了1991年底左右,聶斯特河沿岸武裝力量的組織編制已基本完成。自1992年3月聶斯特河沿岸戰爭爆發後不久,在俄軍近衛第14集團軍的支持援助和武裝下,「人民民兵」組織(the People's Militia)正式成立。而到了1992年底,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所轄的包括各軍事單位、政府機構和專業服務部門等所有主要機構均已成立。1993年3月14日,經過整編後的德左武裝力量軍隊宣誓效忠國家。
截至2021年,德左軍隊主要仍裝備包括T-64BV坦克等在內的蘇聯時代的老舊裝備,但鑑於其主要對手摩爾多瓦軍隊也僅裝備有少數相對較舊的坦克,德左軍隊的實力較之仍相當強大。步兵戰車是BMP-1和BMP-2,截至2021年至少有15輛投入使用。APC包括BTR系列裝甲運兵車以及70多輛MT-LB、GT-MU和BTRG-127等車輛。卡車通常是後蘇聯時期的,Ural-375、GAZ-66和Zil-131 卡車構成了物流骨幹。鑑於聶斯特河沿岸的常規火炮數量有限,火箭炮對武裝部隊非常重要。火箭發射器包括Grad 系統,其中一些安裝在ZIL-131卡車上。聶斯特河沿岸還有一個國內火箭發射器產業,已經製造了20管和48管的Pribor-1和Pribor-2 火箭發射器,兩個系統都是122毫米口徑。聶斯特河沿岸確實有一個小型國內無人機產業,至少自2019年以來一直在為軍方生產偵察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已在演習中與 Pribor-2火箭發射系統聯合使用,以通過無人機瞄準來提高火箭的準確性。[4]
Remove ads
組織結構
聶斯特河沿岸武裝力量由4,500至5,500名左右的現役軍人組成,而預備役人員則有近15,000至20,000人左右。[1][5]

按照級別次序排列,目前聶斯特河沿岸的最高軍事領導層由以下人員組成:
- 聶斯特河沿岸總統兼三軍統帥 – 瓦迪姆·克拉斯諾謝利斯基(Vadim Krasnoselsky)
- 聶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國防部部長 – 大將 奧列格·奧布魯奇科夫(Oleg Obruchkov)
- 總參謀長 – Colonel Sergey Gerasyutenko
- 第一近衛摩托化步兵旅「斯特凡·基扎克」("Stefan Kitzac");駐紮地:提拉斯浦[6]
- 第二近衛摩托化步兵旅;駐紮地:賓傑里
- 第三近衛摩托化步兵旅;駐紮地:勒布尼察
- 第四近衛摩托化步兵旅;駐紮地:杜伯薩里
- 第1獨立航空支隊
- 坦克營
- 炮兵團
- 防空團
- 特種部隊營
- 保安營
- 情報公司
駐紮在聶斯特河左岸城市科巴斯納的俄羅斯軍隊的俄羅斯駐德左作戰集群提供了額外支助。


- 提拉斯浦蘇沃洛夫軍事學校 - 它成立於2017年9月1日,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蘇沃洛夫軍事學校為基礎
- 格里高利·波坦金共和黨人軍校隊
安全力量
文化傳承

在共和國日和勝利日,每年都會在蘇沃洛夫廣場舉行兩小時的外涅斯特里亞武裝部隊閱兵式,通常有超過15支軍事特遣隊,由總統、總理和最高議會成員監督。[14] [15]2020年,由於COVID-19的大流行,兩個慶祝活動在9月2日合併。
1999年11月13日,斯米爾諾夫總統和國防部長斯坦尼斯拉夫·哈熱耶夫共同為武裝部隊軍事歷史博物館揭幕。超過2萬名軍人、學生和遊客參觀了它。主要景點是「攻克聶斯特河大橋」的透視畫,它描述了1992年6月20日的戰鬥的一個情節。博物館按慣例分為兩部分:展品和檔案照片。中央區域被一個紀念犧牲的衛兵的環形物占據。[19]
聶斯特河地區的軍隊體育會是軍隊中的一項體育運動,不僅有現役軍人參與,還有退役軍人以及他們的家庭成員和徵兵前的年輕人。幾乎所有想在SKA旗幟下競爭的人都能加入體育會。它是作為回歸蘇聯體育傳統的一部分而創建的。[20]
裝備
照片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