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VD狙擊步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拉古諾夫狙擊步槍(俄語: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системы Драгунова образца 1963 года,拉丁化:Snayperskaya Vintovka Dragunova obraztsa 1963 goda,意為:德拉古諾夫系統狙擊步槍1963年型,簡稱:СВД,拉丁化:SVD),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葉夫根尼·費奧多羅維奇·德拉貢諾夫在1958—1963年間設計的一種半自動狙擊步槍。該槍是史上第一種以支援班排級狙擊與長距離火力支援用途而專門設計的狙擊步槍,與先前各國軍隊直接在現有軍用步槍或民用步槍上作少許改裝並加裝瞄準鏡充當狙擊步槍的方式形成對比。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20年9月13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9月13日) |
SVD是根據二戰和1950年代韓戰期間的經驗開發的產物,蘇軍要求他們的狙擊步槍必須於精度、射速、重量、可靠性和成本等各個方面取得平衡,而在SVD誕生的年代槍械的製造工藝遠不能與當今同日而語,故其性能已明顯落後於現今市面上的各類狙擊步槍,以當代反恐作戰需求來說已經過時,常被西方國家認為只是一種精確射手步槍(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DMR)。
為了應付不同的任務需要,現時俄羅斯軍方和執法機關已裝備各種新型狙擊步槍來接替原先由SVD擔任的多個崗位,如使用同彈種但更高精度的栓動式SV-98狙擊步槍,在遠距離狙擊或應對裝甲目標時可用ASVK狙擊步槍,近距離狙擊可用SV-99狙擊步槍,還有在必要隱藏射手時可使用VSS Vintorez狙擊步槍。
最近俄羅斯開發裝備了SVDK輕型反器材兼用重型狙擊步槍,發射改良自德式民用子彈的9.3×64公釐口徑子彈,以彌補SVD/SV-98和ASVK間的火力空白。
但如果單純以遊擊戰和戰場前線的任務需要下,考慮到目標可能會隨機出現、移動和隱藏,而SVD作為半自動步槍先天射速較高,且又具備較高的可靠性,故該槍仍然是評價極高的槍型。
Remove ads
歷史
20世紀50年代,蘇聯軍隊高層注意到莫辛-納干步槍對於班排級精確狙擊與支援的需要越來越力不從心,於是從1958年起舉辦了一場武器設計的競賽。當中葉夫根尼·費奧多羅維奇·德拉貢諾夫設計的SVD狙擊步槍受到蘇聯軍方賞識並採用。
1963年,蘇聯將首批預產的200把SVD步槍先行向蘇軍部隊分發,並自1964年開始在伊熱夫斯克的伊茨瑪希(Izhmash;專門生產AK、中型火砲、飛彈、導引砲彈以及汽車)機器製造廠開始量產。
從此SVD和其衍生型於1966年起成為部份華沙公約成員國的制式裝備,其他獲得授權生產或非法仿製的國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伊拉克(Al Kadesiah狙擊步槍)及伊朗等。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9年中越戰爭中繳獲了越南人民軍的SVD,並以此為藍本,在未獲得蘇聯的許可下仿製出自己的79式與85式狙擊步槍,直到2010年代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部份公安特警的制式狙擊步槍。
部份沒有採用SVD的社會主義國家也以SVD的設計概念為基礎,研製出自己的狙擊步槍。典型的例子包括:羅馬尼亞PSL狙擊步槍、南斯拉夫扎斯塔瓦M76狙擊步槍和扎斯塔瓦M91狙擊步槍等。不過與SVD不同的是,上述的狙擊步槍是以AK或RPK改良而來,而非原創的設計。
Remove ads
SVD的結構
SVD為一款採用短行程氣動式活塞原理,旋轉式槍栓方式運作的半自動步槍。其槍栓用三個鎖耳進行閉鎖,定位於膛室後方。由於早期的蘇聯子彈裝藥純度不良,可能是含碳量略高的關係,射擊之後常留下具腐蝕性的殘渣與積碳,因此槍管與氣體活塞管容易產生阻塞,所以德拉古諾夫在SVD的氣體活塞管上增加了一個氣體調節器(regulator),用來調整氣體的壓力,以平衡機件在不同氣候環境下產生的差異。在正常保養的槍械上,這個調節器通常調成「1」(одно)的位置;如果在戰場上因故無法徹底保養,造成積碳過多而影響槍機操作的順利程度的話,可以將調節器調成「2」的位置,以暫時加強活塞的推力。
SVD的制式彈匣為雙排10發裝容量,外加棋盤式肋條增加強度;與大部份的半自動槍械一樣,在最後一發子彈完成擊發與拋殼之後,SVD彈匣內的托彈板會將槍栓與槍機拉柄固定在拉柄導槽後方,以實現無彈後定。SVD的擊針擊鎚為傳統扭力簧擊鎚,擊鎚待命之後兩段式保險即可啟動。SVD的機匣已經進行過特別加工以提高精準度並且加強抗粗暴環境下的運作;從外觀上來看,SVD常常會讓人認為是AK突擊步槍的「狙擊版」。因為SVD與AK系列一樣有著巨大的防塵蓋板、相似高聳的準星與滑軌式照門,甚至連射擊選擇桿都幾乎如出一轍。不可否認德拉古諾夫的確「借用」了卡拉希尼柯夫的主意,但是當使用者對兩把槍進行分解之後會發現SVD與AK系列的差別幾乎就像橘子與柳橙的差別一樣。
這樣的差別源自於槍栓的構造大不相同,AK系列採用的長行程活塞,整個槍栓/槍栓框和活塞杆連成一體,質量非常大。雖然大質量的運動部件有利於惡劣條件下的可靠性,但射擊時前後運作,碰撞和振動幅度大,對武器精度有嚴重的副作用。SVD所採用的活塞為短行程,氣體從槍管約2/3處流回上方的瓦斯導管,推動後方的活塞,連桿很快帶動槍栓完成拋殼與進彈的動作。如此一來槍械在活塞輕快的往復運作下,對於射擊精度大有好處。
SVD的消焰器採用導槽式設計,主要功能是降低槍口火焰,並將氣體向上排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部分槍口上揚。以狹義來講SVD不算是狙擊步槍,因為為了加強步槍抗鏽蝕的能力,槍管與氣體活塞管均有鍍鉻,這不符合高精度狙擊步槍極度追求精度的要求(鍍層的誤差會影響精度)。另外,SVD的膛線設計的相當奇怪。首先,SVD的膛線不是貫通整個槍管的,有一部分槍管長度內沒有膛線;其次,早期SVD使用纏距320公釐的膛線,後來則改為240公釐。在使用更「緊」的240公釐膛線的SVD發射普通槍彈和7N1彈時的精度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是因為蘇軍更看重SVD對彈種的適應性,當發射更重和更長的彈頭,例如穿甲燃燒彈時需要更高的轉速才能穩定,所以需要更「緊」的膛線。由此可見,SVD在設計時為了可適應更多種類的彈藥而犧牲了部分精度。
Remove ads
彈藥
SVD使用7.62×54公釐R凸緣彈,槍口初速為830公尺/秒。SVD步槍可使用老式莫辛-納干的M1891/30彈藥,不過也有配屬專用的7N1彈,彈頭重152格林/9.7克。7N1子彈由俄國軍械師維克多·薩貝爾尼科夫(Victor M. Sabelnikov)、薩索諾夫(P. P. Sazonov)以及德弗里安尼諾夫(V. M. Dvorianinov)在1950年代末期為SVD而並行研發的產品。
該子彈彈頭為銅質金屬被覆鋼芯空尖艇尾彈頭(Full metal jacket,air pocket, boat tail),彈頭底部還增加鉛質的套環以增加彈道慣性。7N1子彈於1999年被7N14子彈所取代。7N14子彈是為SVD設計的新型彈藥,彈頭重量為151格林(Gr)/9.7克,比7N1子彈多出每秒20公尺的初速(850公尺/秒;2,723尺/米)。然而不同的是,7N14子彈為鉛芯彈,在精度的比較上要高出7N1子彈甚多。
伊茨瑪希機器製造廠的研發部門主管貝茲波羅朵夫(Nikolai Bezborodov)宣稱7N14子彈為SVD所使用的最精確的彈藥,不過蘇聯從未對外出口銷售此種子彈,因此7N14子彈在俄羅斯境外較為罕見。此彈藥可通過其箱子,鐵罐和紙包上的"только для снайпера"(狙擊手用)字樣辨識,從而避免被誤用到其他槍械上導致浪費。
SVD號稱在1,000—1,200公尺之間的距離也足以致命,但是SVD的精準度尚不及這樣的要求。儘管一般7.62×54公釐R子彈可以使用在SVD狙擊步槍上,根據俄羅斯LVE彈藥廠(LVE cartridge factory)的測驗顯示,一般編號57-N-323C的7.62×54公釐R子彈在100公尺之內彈著散佈範圍為直徑24公分以內,於300公尺為2.8角分。如果是為SVD狙擊步槍特地開發出來的7N1以及7N14子彈可於100公尺之內散佈於直徑8公分以內,於300公尺為0.92角分。
如果使用標準57-N-323C子彈,而要求SVD達到約600—800公尺的有效射程,那麼精度就會劇降為5.5角分(大約是直徑1,000公釐的圓圈範圍)。因此為了提高準確度,射手只能透過使用7N1/7N14子彈來改善。此槍的精確度問題主要是由於槍管細長(一般狙擊步槍都採用重型槍管),在發射後所產生的震動無法迅速排除,加上因機匣與護木之間的阻隔,令其沒能夠採用當今流行的「自由浮動式槍管」設計。
不過相對來說,以SVD的體積而言還享有良好的操控性,而且極為耐用;氣體活塞和槍膛均鍍鉻,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蝕性且易於清潔。SVD具有一個多餘的刺刀座,可用以裝上6KH3及改進型AKM刺刀;儘管可用於近身距離作戰,狙擊步槍修長的結構本身並不適合從事這樣激烈的戰鬥,並且裝上刺刀後,槍體的重心會向前偏移,在發射後的震動所引發的共振會嚴重干擾操控性和下一發子彈的準確性。SVD的精度雖無法與專業狙擊步槍匹敵,但作為精確射手步槍(DMR)已足夠優秀了。
瞄準具


SVD步槍配備一套機械瞄具,表尺式照門本身可前後依目標距離滑動調整,最遠射擊距離為1,200公尺。由於SVD的光學瞄具和機械瞄具不相互衝突(高低不一且光學瞄具稍稍偏左),在安裝光學瞄具後依然可以使用機械瞄具,有利於對付近距離的目標。
SVD的快拆PSO-1瞄準鏡也是其一大特徵。該瞄準鏡是透過位於機匣左側的華沙條約導軌安裝,它長37.5公分、含有物鏡罩與遮陽板(減少陽光反射而增加曝露的機會)、放大倍率為4×24公釐、左右視野角為6°。PSO-1瞄準鏡上具備「BDC」(bullet drop compensation;彈著補助)的設計,亦即以線性預估彈著點,同時將瞄準線提高,因此彈道的遠交點就不會提前發生,因而減少了在戰場上「善意的提醒」機會,增加「致命的一擊」機會。
PSO-1瞄準鏡內部還有一個快速距離換算表,其左下角有一自左下往右上之弧線以及基準水平線,弧線左下角上方有一數字"10",弧線右上角有一數字"2",自左下至右上數字為10、8、6、4、2,若將假定身高1.7公尺的立姿目標足部下緣切齊於基準水平線上,而其頭部頂端吻合弧線下緣,則對照弧線數字,若為4,意味目標距離射手400公尺遠,其餘依此類推。
PSO-1瞄準鏡並非採用傳統十字交會準星的分劃,而是採用多重「∧」形瞄準點。對於蘇聯/俄羅斯狙擊手專用的7N1彈,0—1,000公尺內的修正可以通過調整彈道手輪至相應刻度,分化內部最上端較大之「∧」即對應彈著點。當彈道手輪調至最上端「∧」對應1,000公尺處目標時,下面三個「∧」相應代表1,100公尺、1,200公尺和1,300公尺處彈著。中央水平密位刻度,每小格對應100公尺處10公分(一個密位角),可利用密位計算風偏修正量。[1]
PSO-1還有一個以微型電池供電的光源以及一個被動式紅外線偵測器,前者提供在低光度時對瞄準線的照明,後者可以輔助在黑暗中發現早期主動式紅外夜視儀的紅外光源。然而不是每一具PSO-1瞄準鏡都具有這些功能。由於實用效果和主動式紅外夜視儀在現時已被廣泛取代,一些較遲推出的PSO-1瞄準鏡取消了紅外探測功能。而照明瞄準分劃的內部光源也並非所有PSO-1瞄準鏡都具有的功能,目前在市場上有很多外型與PSO-1瞄準鏡相似,並以低價位混淆消費者的山寨瞄準鏡,而這些瞄準鏡通常都不具備內部照明功能(更不可能具備紅外線偵測器)。例如羅馬尼亞製造的PSO-1瞄準鏡只有一個迷你放射性氚瓶作為照明光源,雖然不需要電池驅動,但時間久了氚光源會失效,此時分劃照明功能就失去了作用。除了PSO-1瞄準鏡之外,SVD在必要時也可使用NSPU-3夜視瞄準鏡。衍生型SVDN另外可以搭配NSP-3、NSPU、PGN-1、NSPUM,以及波蘭製被動式PCS-6夜視儀。現在有一些使用者更會透過在華沙條約導軌上安裝皮卡汀尼導軌鏡橋,以在上面加裝西方的高倍率狙擊鏡。
雖說PSO-1瞄準鏡的視野縱深可達到1,000公尺,事實上基於彈道性能和武器實際精準度,配用於SVD最多只能達到800公尺的有效使用距離。另外SVD具有與AK相同的刺刀座、可拆卸的托腮板,以及槍背帶;彈藥袋和基本的清潔維護工具則需要射手額外攜帶。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PSO-1也可以配用於其他口徑的武器,比如VSS消音狙擊步槍等。而配用與這些武器的PSO-1有著不同的瞄準鏡分劃和彈道手輪刻度。雖然外形基本相同,但不能混用。
Remove ads
服役背景與紀錄
蘇聯在冬季戰爭中付出最慘痛的代價就是動員紅軍百萬雄師仍無法令一個面積只有其2%[註 1]的北極小國屈服,蘇方陣亡的大部份官兵都是被輕兵器所擊斃的。蘇聯在吸取此教訓之後,以及隨後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體認到「狙擊手」的戰術價值以及戰略潛力,因此開始「量產」狙擊手,並且將狙擊手列入班排級中的支援兵種。
隨著莫辛-納干步槍的退役,SVD成為蘇聯軍方的主要精確射擊裝備。儘管SVD被認定是擔任狙擊任務的武器,以編制上以及設計上來說,SVD只能算是「精確射手步槍」(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DMR)。原因在於蘇聯陸軍的狙擊手均會隨同大部隊作任務支援,而非以單獨進行滲透、偵查、狙擊及反器材作戰。配備SVD的作戰人員必須接受針對SVD的專門訓練;蘇聯部隊的班排單位的有效射程也因此提升至800公尺。若無SVD,以AK的精準度來說,部隊的火力控制距離就無法超越400公尺。
不過蘇聯部隊的狙擊手受限於SVD的光學器材與槍械性能,亦缺乏更遠距離的射擊能力,以致於他們淪為部隊中的支援角色(雖然美其名曰「狙擊手」)。至於蘇聯的狙擊小組也因為受限於SVD光學器材與槍械性能的影響,以致於在進行滲透、偵查、狙擊及反器材作戰時缺乏足夠彈性而必須承擔更大的戰鬥風險。
另外以「狙擊步槍」的專業度來說,所謂的狙擊步槍得符合下列四大條件:
- 使用性:狙擊槍得提供射手一致的握持與操作行為,亦即射手無須另行複雜或幅度較大的肢體動作進行武器的操作,甚至槍機與扳機的操作亦同。
- 精密性:狙擊槍上各部位的零件不得複雜或因為射擊所造成的後座力而鬆動;可移動的組件部位亦然;然而狙擊槍上的常態性固定組件與活動式組件之交互作用設計為各家槍廠之獨到見解,全然無固定模式可供規範之。
- 協調性:由於射擊為一物理性變化現象之產生(彈藥燃燒為化學性變化現象),例如槍管產生震動,該震動得與以縮減程度,不得影響射擊瞄準(自發射第一發子彈以後)之準確度,亦不得影響內彈道與外彈道之穩定。一般而言共振效應與槍管長度平方成比例。
- 彈藥推力:狙擊槍的彈藥得專業化與專用化,其火藥的純度不得有不足,或裝藥量不足,甚至彈頭合金比例不良的情形,如果使用一般彈藥反而會造成彈頭初速或射程下降、抗風偏干擾能力不足、彈道偏轉,以及殺傷力遽降。
SVD在使用性上可以說是可靠的,但論精度和人體工學上無法跟高精度的專業狙擊步槍媲美。故在今天,稱SVD為「狙擊步槍」不是非常恰當,反而「精確射手步槍」的稱謂更為適用於SVD。
Remove ads
SVD的缺陷並非是絕對的。在越戰期間,該槍配合越南戰場上的地形與環境,為美軍官兵造成了相當沉重的陰影,同時也成為了他們可遇不可求(hard to come by)的戰利品,綿密的叢林造成美軍與北越軍隊/越共大部份的交火距離侷限在150—180公尺左右,加上叢林中處處可隱身,對於狙擊手來說是個戰術上的天堂,也造就了北越軍第32步兵團、第700狙擊營和C.100狙擊連的成立與成就,更造就阿岱伯特·渥頓、查克·馬威尼以及卡羅斯·海斯卡克3位當時的狙擊大師。
俄國輕武器通常具備高耐用度、高生產性和成本低廉的特質,而這種設計理念也導致SVD被長期廣泛的使用。在世界各地發生的無數戰爭中,只要是東西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例如越戰,長期性區域衝突,例如兩伊戰爭、黎巴嫩內戰,甚至是冷戰後的車臣戰爭(尤其是格羅茲尼戰役,車臣分離主義叛軍將部隊規劃為許多3人狙擊小組,對俄羅斯部隊以SVD進行人員狙殺或利用火箭推進榴彈突襲裝甲車輛,導致俄羅斯部隊傷亡極其慘重,官兵遺體甚至遭到叛軍當作沙包使用)、沙漠風暴行動和伊拉克戰爭等,SVD就會以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媒體上。
Remove ads
細部改良

SVD的早期版本使用鏤空的木質槍托、握把和護木。儘管這些木質部件與金屬組件搭配呈現出工藝上的美感,但是在光源昏暗,以及面對使用夜視鏡的敵人時,這些木質部件會呈現出強烈的對比反差,使射手位置遭到曝露,加上木製品本身成本高、 較笨重和易被腐蝕,所以目前已被替換為黑色聚合物零件,以達到減輕重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時也可減少被發現的機會。
衍生型



- SVDS(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Драгунова Складная,簡稱:СВДС):SVD的空降/突擊兵版本,於1980年代開發。開發目的是為了方便官兵在載具中攜行,例如以BMP運兵戰鬥車狹小的乘坐空間來說,原來的SVD長度會引起乘載時空間運用的困擾,因此SVDS改用了可向右摺疊的鋼管槍托,然而在槍托摺疊的情況下無法射擊。另外也取消了刺刀座,槍管在長度上減至590公釐,並縮短了消焰器。SVDS的夜間專用狙擊款為SVDSN。
- SVU:(俄語: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укороченная,簡稱:СВУ)一種以SVD衍生的犢牛式步槍,槍管長度縮短至520公釐,槍身全長870公釐。槍重3.6公斤(不含PSO-1瞄準鏡),採用7.62×54R子彈;SVU搭配可拆卸兩腳架與10發/20發裝彈匣,所以射手得依需求裝卸。SVU是應俄羅斯內務部特別用途機動單位為了方便在建築物中進行火力支援而研發的特別型號。由於特警隊平均交火距離不超過100公尺,因此短管的SVU並無損其較短的有效射程,加上其870公釐的槍身於狹小空間內運動遊刃有餘。SVU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首次投入使用。由於槍身縮短以致於所保留的傳統照門與準星均改為摺疊式以免干擾PSO-1光學瞄準鏡操作;SVU的刺刀座設置於前護木下方。雖然7.62×54R子彈威力綽綽有餘,但是為了抑止反衝並增加射擊穩定度,SVU的制退器採用三重檔板設計並且能夠與消音器整合在一起;據信消除了40%的反衝力道。SVU另有全自動射擊衍生型SVU-A(俄語: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укороченна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簡稱:СВУ-А)。
- Dragunov Medved(俄語:Медведь,德拉古諾夫熊式獵槍):於1962年由伊茨瑪希機器製造廠推出的9×53公釐口徑獵槍,後來又改為7.62×51公釐NATO口徑。
- Dragunov Tigr(俄語:Тигр,德拉古諾夫虎式獵槍):1970年代初經由德拉古諾夫親自進行改良,初時僅限量生產,直到1992年才進入量產外銷。虎式獵槍具有多種口徑形式,提供狩獵與運動使用,其中包括可以使用.308溫徹斯特子彈。
- SVDK狙擊步槍
- 79式狙擊步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兵工廠生產的SVD仿製品,屬早期試仿製生產型號,產量比較小,現在已經很少見。
- 85式狙擊步槍:經過生產工藝改良的正式批量生產的SVD仿製品,產量較大。直到2010年代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狙擊步槍之一。
- NDM-86:貿易出口版本,只有.308溫徹斯特和7.62×54公釐R兩種口徑可選。
- CS/LR19型狙擊步槍:2014年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展覽會展示的85式狙擊步槍的戰術改進型,類似俄軍目前裝備的SVDM。
- Al-Kadesiah:伊拉克的SVD仿製型,結構與瞄具與原SVD稍有不同(因為採用了部分來自南斯拉夫的技術和生產工藝),彈匣上有特殊的「棕櫚樹」型衝壓圖案。
- SWD-M:波蘭原本採用的SVD稱為「SWD」(這是因為波蘭語中沒有V字母發音),他們在1998年將SWD進行現代化改進,採用重型槍管、可拆卸的兩腳架、新的鏡座和PSO-1光學瞄準鏡,稱為「SWD-M」。在第1特戰突擊旅編列芬蘭製的SAKO TRG-21步槍前共生產了約70把。
使用國





阿布哈茲—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
亞美尼亞—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亞塞拜然—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孟加拉:採用SVD和85式。
- 迅速行動營
白俄羅斯—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 白俄羅斯共和國武裝力量
- 白俄羅斯共和國內務部
- 白俄羅斯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
玻利維亞
波赫
- 波赫武裝部隊
保加利亞
柬埔寨:包括中國製的79式和85式狙擊步槍。
維德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仿製的79式與改良款85式狙擊步槍;另外也有幾款外銷民用SVD獵槍。
- 中國人民解放軍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 公安特警單位
哥斯大黎加
象牙海岸
古巴
捷克
- 捷克共和國武裝部隊
吉布地
埃及
愛沙尼亞—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目前已退役。
芬蘭
喬治亞—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 喬治亞武裝部隊(目前被逐步淘汰中)
德國
匈牙利
- 匈牙利武裝部隊
印度
- 印度武裝部隊(命名為德拉古諾夫 SVD59)
伊朗:由國防工業組織(Defense Industries Organization)以「Nakhjir」的名義生產。
伊拉克:使用蘇聯生產的SVD,並於當地仿製成「Al Kadesiah」狙擊步槍。
伊拉克庫德斯坦
以色列
- 以色列國防軍(大量從敵軍手上繳獲)
哈薩克—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 哈薩克共和國武裝力量
- 哈薩克共和國內務部
- 哈薩克共和國國家安全局
吉爾吉斯—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 吉爾吉斯坦共和國武裝力量
科索沃
寮國
拉脫維亞—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目前已退役。
黎巴嫩
利比亞
立陶宛—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目前已退役。
馬達加斯加
馬爾他:使用中國製85式狙擊步槍。
- 馬耳他武裝部隊
蒙古國
摩爾多瓦—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緬甸
納米比亞
尼加拉瓜
北韓
北馬其頓
巴基斯坦
巴拿馬
菲律賓:由中國提供的85式狙擊步槍。
波蘭:生產SWD狙擊步槍以及改良版SWD-M狙擊步槍,但是現役數量極少。
俄羅斯—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及獨立後才大量列裝的SVDS。
-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
- 俄羅斯聯邦內務部
-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
- 俄羅斯聯邦國家近衛軍
- 俄羅斯聯邦司法部
沙烏地阿拉伯
斯洛伐克
索馬利亞
南蘇丹
斯里蘭卡
蘇丹
敘利亞
塔吉克—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 塔吉克武裝力量
- 塔吉克內務部
德涅斯特河沿岸—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土耳其
- 土耳其陸軍國家憲兵
土庫曼—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烏克蘭—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烏茲別克—繼承自前蘇聯時期的SVD。
委內瑞拉
越南
葉門
辛巴威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 1997年—《煉獄》: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車臣僱傭狙擊手和格魯烏特種部隊狙擊手所使用。
- 2003年—《大逃殺2之決戰天堂》: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櫻井早紀(加藤夏希飾演)所使用。
- 2005年—《第九突擊隊》: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蘇聯空降軍狙擊手魯斯蘭·彼得羅夫斯基列兵(康斯坦丁·克魯科夫飾演)所使用。
- 2009年—《神鎗手》:型號為北方工業85式狙擊步槍(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的中國仿製版),由前特別任務連狙擊手凌靖(黃曉明飾演)所使用。
- 2012年—《八月八日》: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俄軍和喬治亞軍的狙擊手所使用。
- 2013年—《警察故事2013》:型號為北方工業85式狙擊步槍(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的中國仿製版),由北京公安局特警總隊的狙擊手所使用。
- 2014年—《美國狙擊手》: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叛軍狙擊手,穆斯塔法(山米·席克飾演)所使用。但於部份鏡頭會突然變成PSL狙擊步槍。
- 2016年—《湄公河行動》: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毒販狙擊手所使用,但其可能是中國仿製版85式狙擊步槍。
- 2017年—《極凍之城》:型號為SVD,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工所使用。
- 2011年—《勇者逆襲第一季》:型號為SVD,由第20分部成員邁克爾·斯通布里奇中士(菲利普·溫切斯特飾演)及科索沃恐怖組織的狙擊手所使用,都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
- 《生死狙擊》:其中一枝出現在包伯·李·史瓦格的武器庫當中,另外亦於第二季由車臣武裝份子狙擊手索洛托夫(喬許·史都華飾演)於車臣戰爭期間所使用,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
- 《我是特種兵》系列:北方工業85式狙擊步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狙擊手的常用武器,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的中國仿製版。
- 《黑洞》:型號為北方工業85式狙擊步槍,由陸西明(杜玉明飾)裝在背囊里使用,在結局篇受聶明宇(陳道明飾)指使除掉在碼頭送別蕾蕾(袁立飾)的劉振漢(陶澤如飾)。
- 2000年—《核武浩劫》
- 2001年— 《閃擊點行動:冷戰危機》: 蘇聯紅軍制式裝備之一,各方面都是標準的原版SVD。
- 2002年—《刺客任務2:無聲殺手》
- 2003年—《越共》: 由北越人民軍(NVA)主力部隊狙擊手使用。
- 2003年—《核武浩劫2》
- 2003年—《江湖本色2》:作為女主角 - 殺手Mona的標誌性武器,命名為Dragunov,槍托構造反映其實是羅馬尼亞的PSL。
- 2004年—《潛龍諜影3:食蛇者》
- 2004年—《刺客任務:密約浮影》
- 2005年—《戰地風雲2》- 原版中為中東聯軍MEC狙擊手配發,使用了非原版SVD的聚合物槍托。擴展包「特種部隊」中用於俄羅斯Spetsnatz狙擊手。
- 2007年—《浩劫殺陣:車諾比之影》:命名為「SVDm2」,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第一人稱視角中的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槍機拉柄、拋殼口及保險裝置都在左邊)。
- 2006年—《刺客任務:黑錢交易》
- 2007年—《絕對武力Online》:隨遊戲登場武器,使用黑色玻璃纖維護木及槍托連握把,命名為「SVD」,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為恐怖份子陣營的專用武器。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瞄準鏡也不是使用PSO-1的內部分劃,而且第一人稱視角中的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右手持槍時槍機拉柄、拋殼口及保險裝置都在左邊)。
- 2007年—《穿越火線》:命名為「Dragunov」,無等級限制,價格為18,000GP。
- 2007年—《秘境探險:黃金城秘寶》:遊戲中唯一的狙擊步槍,命名為「龍式狙擊步槍」。
- 2008年—《極地戰嚎2》:命名為「SVD」,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奇怪地具備PSL狙擊步槍的特徵,而且沒有無彈後定。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拋殼口、槍機拉柄和保險裝置都在左邊)。
- 2008年—《戰地之王》
- 2008年—《潛龍諜影4 愛國者之槍》:由南美的反政府游擊隊所使用,在該地的倉庫,與Shadow Moses島的軍火庫內可獲得。
- 2009年—《秘境探險2:盜亦有道》:遊戲中唯一的狙擊步槍,命名為「龍式狙擊步槍」,奇怪地只有敵人使用時才配備雷射瞄準器。
- 2009年—《惡靈古堡5》:命名為「Dragunov SVD」。戰役模式可於第二章取得。
- 2010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型號為SVD,命名為「德拉古諾夫」,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奇怪地使用AK的機匣、槍栓和射擊選擇桿,而且鎖上了保險卻能上膛和開火,也沒有無彈後定。戰役模式當中由蘇聯軍隊、越南人民軍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所使用。聯機模式於等級3解鎖,並可使用ACOG光學瞄準鏡、紅外線探測式瞄具、高倍率瞄準鏡、消音器及延長彈匣(增至15發)。此武器在殭屍模式亦有出現,並有稱為「D115 Disassembler」的改型。
- 《決勝時刻》系列的《現代戰爭》系列三部曲:
- 2007年—《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及重製版:型號為SVD,命名為「德拉古諾夫」,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瞄準鏡也不是使用PSO-1的內部分劃。戰役模式中由中東某國叛軍、俄羅斯聯邦政府軍及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份子所使用。聯機模式於等級22解鎖,並可改用ACOG光學瞄準鏡。
- 200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及重製版:只在單機模式出現。型號為SVD,命名為「德拉古諾夫」,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瞄準鏡也不是使用PSO-1的內部分劃(重製版中修正為PSO-1的正確分劃)。由阿富汗叛軍、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力量(包括俄羅斯空降兵)及巴西武裝團伙所使用。
- 2011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3》:型號為SVD,使用黑色玻璃纖維護木及槍托連握把,命名為「德拉古諾夫」,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戰役模式及生存模式之中由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及非洲武裝民兵所使用。聯機模式於等級12解鎖,並可使用ACOG光學瞄準鏡、熱能探測式瞄具、高倍率瞄準鏡、心跳探測儀、消音器及延長彈匣(增至15發)。而在生存模式則於等級16解鎖,價格為$2,000。
- 2010年—《榮譽勳章》:型號為SVD和北方工業NDM-86,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前者於單機模式由塔利班和車臣志願軍所使用,後者於聯機模式由塔利班(後改名為「OPFOR」)狙擊手所使用。
- 2011年—《戰地風雲3》:型號為北方工業NDM-86,預設使用機械瞄具,用作充當「SVD」,聯機模式之中為俄軍偵察兵基本武器。
- 2012年—《戰爭前線》:木質槍托及護木,命名為「Dragunov SR」,使用10發彈匣供彈,並以華沙條約導軌加裝導軌鏡橋而非直接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作為狙擊手初始武器,同時亦在PVE模式中由黑木帝國狙擊手所使用。中國大陸伺服器只可改裝可以改裝槍口配件(通用消音器、狙擊槍消音器);歐美與俄羅斯伺服器可以改裝槍口配件(通用消音器)、戰術導軌配件(狙擊槍雙腳架)以及瞄準鏡(狙擊槍5.5x瞄準鏡、狙擊槍4.5x中程瞄準鏡)。擁有叢林迷彩改裝版本以及眩光迷彩改裝版本,增加威力及載彈,均可以改裝槍口配件(通用消音器、狙擊槍消音器、狙擊槍制退器)、戰術導軌配件(狙擊槍雙腳架、特殊狙擊槍雙腳架)以及瞄準鏡(狙擊槍5.5x瞄準鏡、狙擊槍4.5x中程瞄準鏡、狙擊槍4x短程瞄準鏡、狙擊槍5x快速瞄準鏡)。
- 叢林迷彩版本可以通過K點或者活動獲得,眩光迷彩版本為活動武器
- 2012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型號為SVD,使用黑色玻璃纖維護木及槍托連握把,命名為「德拉古諾夫」,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僅在戰役模式中登場,奇怪地使用AK的機匣、槍栓和射擊選擇桿,而且鎖上了保險卻能上膛和開火,也沒有無彈後定。由蘇聯軍隊、梅嫩德斯卡特爾以及巴拿馬國防軍所使用,並於玩家完成「Celerium」關卡以後解鎖。能夠使用:ACOG瞄準鏡、增大範圍瞄準鏡、消音器、延長彈匣(增至15發)以及快速重裝彈匣。
- 2012年—《極地戰嚎3》:型號為SVD(但在武器解說中指明為「中國山寨版」),命名為「SVD」,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以5發彈匣供彈,在單機模式和多人模式皆有登場,普遍的由敵方狙擊手所使用。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槍機拉柄、拋殼口及保險裝置都在左邊),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
- 2013年—《劫薪日2》
- 2014年—《決勝時刻:先進戰爭》:命名為「SVO」,預設使用售後市場狙擊鏡,只於多人模式登場。
- 2014年—《極地戰嚎4》:型號為SVD-M,命名為「SVD」,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以5發彈匣供彈,普遍的由友方和敵方狙擊手所使用。在單機模式和多人模式皆有登場,無法進行改裝。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槍機拉柄、拋殼口及保險裝置都在左邊),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
- 2015年—《戰術小隊》:登場型號為SVD和SVD-M,前者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俄羅斯陸軍(使用現代版)、叛軍和民兵所使用,後者僅由俄羅斯陸軍所使用。
- 2015年—《惡靈古堡:啟示2》:命名為「SVD」。戰役模式可於第三章取得。突擊模式則隨機掉落或出現在商店。
- 2016年—《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
- 2016年—《逃離塔科夫》:型號為SVDS,可進行改裝。
- 2016年—《少女前線》:SVD為四星戰術人形,可由建造獲得。聯動角色黎各也是使用此槍。
- 2017年—《火線獵殺:野境》
- 2017年—《Minidayz》型號為SVD,可裝配PSO-1光學瞄準鏡。
- 2017年—《狙擊之王:幽靈戰士3》:命名為「Dragoon SVD」。
- 2018年—《叛亂:沙漠風暴》:SVD為叛軍專屬武器,預設使用機械瞄具。
- 2018年—《地面部隊》(Ground Branch)
- 2018年—《極地戰嚎5》:為DLC追加武器,型號為SVD,命名為「SVD」,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槍機拉柄、拋殼口及保險裝置都在左邊),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
- 2019年—《極地戰嚎:破曉》:型號為SVD,透過鏡橋裝上土製的高倍率瞄準鏡,普遍的由友方和敵方狙擊手所使用。武器模組採用鏡像佈局(槍機拉柄、拋殼口及保險裝置都在左邊),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
- 2019年—《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
- 201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型號為SVD,命名為「德拉古諾夫」,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戰役模式中由巴可夫將軍屬下的俄軍部隊和阿蓋塔拉恐怖組織所使用。於聯機模式為最早解鎖的狙擊步槍,並可進行定製改裝。
- 2019年—《明天過後:第二季》:型號為SVD,綜合熟練度達75級時可使用,但需要在配方合成台-究級合成中消耗150配方殘頁及500金條才可抽取,概率極低,有普通,雨戰先鋒,雪地精英和典藏版三個塗裝,此外,在遊戲中的SVD被奇怪的改成栓動式,且在拉栓時遊戲角色的手是中空的(即拉動「由空氣組成的槍栓」)。
- 2021年—《極地戰嚎6》:命名為SVD,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奇怪的預設彈匣容量只有5發(強化後6發),模組採用鏡像佈局。
- 2024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命名為「SVD」,預設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
- 2024年—《浩劫殺陣2:車諾比之心》:命名為「SVDM-2」,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配備綠色合成材料護木及槍托。
- 2003年—《神槍少女》:由黎各所使用,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
- 2006年—《企業傭兵》:由巴萊拉卡(於回憶情節)及莫斯科酒店的狙擊手所使用,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
- 2015年—《絕命制裁X》:型號為SVD,使用黑色玻璃纖維護木及槍托連握把並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於第四話由一名狙擊手所使用。
- 2015年—《青春x機關槍》:為輕彈氣槍,由雪村透所使用。
- 2008年—《緋彈的亞莉亞》:裝有PSO-1光學瞄準鏡,由巴斯克維爾(小隊)隊員蕾姬(レキ,聲優:石原夏織)所使用,瞄準鏡內藏有設置為在狙擊瞬間把看到的情景記錄下來的照相機(輕小說第六卷及第十二卷的封面即是蕾姬拿SVD的的全身像。)
- 2011年—《黑色子彈》:蒂娜·斯普萊特曾使用過。
- 2014年—《刀劍神域外傳Gun Gale Online》:型號為SVD,由「SHINC」小隊的「杜馬」和「安娜」所使用。前者使用PSO-1光學瞄準鏡,後者使用高倍率狙擊鏡。
- 2000年—《闇之盾》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