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都地鐵7號線
2017年開通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都地鐵7號線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隸屬於成都地鐵的一條環狀地鐵線,路線代表色為天藍色,於2017年12月6日投入營運[2]。成都地鐵7號線為環線,基本沿中環路前行,北側沿二環路前行,全長38.61公里,設車站31個,其中轉乘站18座,串聯成都站、成都南站、成都東站3個重要轉運站,並與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市域軌道交通的放射線大多數路線相交。地鐵採用A型車,初期、近期、遠期採用6輛編組。系統最大設計運輸能力可達5.58萬人次每小時,最高時速80千米。[3][4][5]
Remove ads
大事記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21年12月16日,成都地鐵7號線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這是成都地鐵第一次問鼎我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項。[1]
Remove ads
車站
成都地鐵7號線全長38.61km,全為地下線,設地下車站31座,以外環與內環兩種路線模式運轉。全線設川師車輛段與綜合基地(地下)1座,並設崔家店控制中心及停車場各1處。設置川師車輛段及崔家店停車場、主變電所3座。
7號線外側為上行方向,內側為下行方向。[24]因此其車站編號是沿上行方向依次增大,與其他路線相反。



Remove ads
成都地鐵7號線文化概念主題為「城市動脈,炫彩蓉城」。
全線按藝術設計劃分為三個層級:設重點藝術站8座(金沙博物館站、太平園站、理工大學站、駟馬橋站、一品天下站、獅子山站、西南交大站、九里堤站),藝術站5座(二仙橋站、神仙樹站、花照壁站、火車北站、成都東客站),標準站18座。
全線按東南西北方位劃分為四段,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四種色系,東段對應春——綠色(崔家店站、槐樹店站、雙店路站、迎暉路站、大觀站、四川師大站),南段對應夏——紅色(火車南站、三瓦窯站、琉璃場站、高朋大道站),西段對應秋——黃色(文化宮站、茶店子站、東坡路站、龍爪堰站、武侯大道站),北段對應冬——藍色(北站西二路站、八里莊站、府青路站)[25]。四個區段從大的裝飾層面統一各站色調,柱面、牆面、個性區天花色彩相互呼應,通過太陽神鳥的造型燈具以及祥雲圖案做為共性文化元素貫穿全線共性區天花,地面鋪裝則採用常規的白麻花崗岩,注重美觀性和實用性[26]。
車輛
成都地鐵7號線車輛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成都中車四方軌道車輛製造,於2016年9月完成首列下線。[27]7號線車輛為「四動二拖」六輛編組交流傳動A2型地鐵車輛,採用鋁合金車體,車輛的連接採用半自動車鉤及半永久牽引杆;客室側門為雙扇電動內藏門、客室側牆安裝單元式車窗,採用大貫通道、內部全列貫通;人性化美工及內裝設計,設LCD播放顯示屏與門區LCD電子地圖;全列空調與廢排通風系統,司機室不設獨立空調;採用無搖枕轉向架;採用網絡列車控制系統,採用IGBT作為開關元件的VVVF逆變交流牽引系統;採用數字模擬式電空煞車系統,電空聯合煞車。
- 7號線列車內部細節
-
7號線列車車廂內部
-
7號線列車LCD屏幕的顯示全部站點模式
-
7號線列車LCD屏幕的顯示前方到站模式,圈中數字為預計還需行駛的分鐘數
-
7號線列車LCD屏幕的顯示車廂與月台相對位置模式
Remove ads
- 成都地鐵7號線「多彩的金沙王國」主題列車內部
成都地鐵7號線金沙文化主題列車以「多彩的金沙王國」為主題,展現3000年前金沙文明的璀璨與輝煌。
整個車體和車廂內部主色調為金色,以太陽、神鳥、眼睛三大圖騰符號為核心設計元素,同時選取了金沙遺址博物館出土的重要文物,如大黃金面具、銅立人、銅人形器、象牙等,以中國畫的水墨意境,形成4幅主題畫面——騎神鳥的射箭者、手捧祭壇的大祭司、守護祭壇和太陽神鳥的金沙武士,以及祭壇聖火中鍛造的黃金面具,模仿敦煌壁畫的表現形式,分別繪製於車廂內部每扇車門以及司機門上,營造出見證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感受金沙先民獻祭天神、祈求平安幸福的場景。還將魚類、金形蛙器、帶柄有領青銅器等圖騰和文物進行藝術處理,提煉出若干個設計小元素,貫穿於車體、車窗、車廂牆面等處,車廂地面、頂棚均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作為點綴,四隻神鳥簇擁的廣告框、以金沙出土文物造型為靈感設計的把手,以及椅背的黃色帶山背景等細節,展現出原汁原味的金沙文化,在地鐵車廂內打造出一個移動的小型「金沙博物館」。而在車體外側的圖案則繪製出重影效果,當列車駛過月台時,讓車站候車的乘客也能一秒「穿越」到金沙王國[28]。
Remove ads
未來發展
7號線所有車站與區間已全部建成,是成都現有地鐵路線中唯一沒有後期建設規劃的路線。
其他路線建設或規劃中的7號線轉乘站:
爭議
三瓦窯站-琉璃場站區間需在東苑小區附近設置彎道,涉及下穿該小區。施工方案計劃穿過小區A區超寬樓棟之間區域,後由於業主反對,改為小半徑曲線繞過小區。此事後來被27號線類似事件業主引用,希望能遵循此例,唯最終收穫不同結果。[2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