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店站 (新北市)
捷運松山新店線車站,副站名「碧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店站,副站名碧潭,位於台灣新北市新店區,為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新店線)的捷運車站。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店線亦曾於附近設有新店車站。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5月23日) |
Remove ads
車站概要
車站位於北宜路西側,與北新路的銜接處南側,車站編號為G01。站名取自現有地名「新店」,該地臨近著名的碧潭風景區。另外為了與鄰近之新店區公所站作區別,當地民眾經常根據台汽客運站時代的舊名以「新店總站」稱呼之。
新店站的官方英文名稱為Xindian Station,並加上緊鄰一旁的風景區「碧潭」(Bitan)作為副站名,其中「新店」兩字採漢語拼音方式拼寫為「Xindian」。但在2003年之前,車站的官方英文名原本是使用威妥瑪拼音而拼寫為「Hsintien」。
以頗具歷史的吊橋作為主要地標的碧潭風景區,即位於車站西南邊不遠處的新店溪畔;南邊的新店路與碧潭市場一帶則有許多攤商與小吃店。 新店站建有共構的聯合開發住宅「碧潭有約」。

車站構造
地面 | 大廳層 | 出入口、車站大廳、 詢問處、自動售票機、驗票閘門 洗手間(站體北側付費區內) |
地下 一樓 | ||
一月台 | ←![]() | |
二月台 | ←![]() |
出口位於車站北端,設有無障礙電梯,其上方有共構大樓。
歷史
- 戰後新店線鐵路由臺鐵接手經營;本站至郡役所車站段亦廢止。
- 1965年3月24日:隨著臺鐵新店線停駛而廢止。
- 1999年11月11日:隨著捷運新店線「古亭-新店」段正式通車而啟用(通車後即與淡水線直通運轉,營運模式為「淡水-新店」)[5](p. 328)。
- 2003年:配合台北市政府改採漢語拼音為主要譯名標準的新政策,站名的官方英譯由原本威妥瑪拼音的Hsintien Station改為Xindian Station。[6]
- 2014年4月8日:台北市政府公布松山線通車後的營運模式,松山線將與小南門線、新店線直通運轉,新店線不再與淡水線直通運轉。屆時運轉15年的「淡水-新店」列車將正式走入歷史,改採原定之「新店-松山」營運模式。
- 2014年11月14日:伴隨松山線通車,於24:00與淡水站對開「淡水—新店」最後列車,台北捷運長達15年的跨線營運模式正式畫下休止符。
- 2014年11月15日:隨松山新店線全線貫通,列車營運路線調整為「新店─松山」,本站發出的列車透過原小南門線開往松山站[5](p. 228)。
- 2016年9月:捷運新店站在13日遭受莫蘭蒂颱風侵襲後[7],接著27日又遇上梅姬颱風,終導致站內天花板被掀落,售票機遭毀損的狀況,但經應急處理後,仍在第二天照常營運[8]。
- 2018年2月3日:半高式月台門正式啟用。

Remove ads
利用狀況
根據2024年12月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23,446[3]人,在台北捷運各站中排行第73名。
公共藝術
“ | 我們努力探索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係。 與天相對的是地,天地之間所產生的萬物之一是人。 人從太古以來就盡情的接受天地的恩惠,或者又被無情的力量控制,懷著對無法與之抗爭的強大力量的畏懼生存著。 但是在20世紀即將結束的現在,人類的經營隨心所欲、任意妄為,在不知何時已到了自我滅亡的程度。 在迎接21世紀到來的今天,這件公共藝術就是連繫天、地、人,傳達一個天地萬物與人類和諧共存的訊息。 |
” |
車站出入口廣場設有兩組由日籍雕塑家田邊武所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邂逅(天、地、人)》。兩作品中一組為自然石十二塊;另一組為石柱三座、石板十二塊、鋁製燈柱一座[10]。
Remove ads
車站周邊
- 新店溪
- 碧潭風景區
- 碧潭吊橋
- 和美山步道
- 新店老街(新店路)
- 新店慈玄寺
- 廣明寺
- 新店地區農會
- 碧潭大橋
-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碧潭橋
- 能仁家商
- 新店國小
-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捷運新店站
- 竹林禪寺
- 文山國中
- 長興宮
公車資訊
依照站牌的設置位置不同,鄰近新店站的公車站牌分別使用捷運新店站(新店路)、捷運新店站(北新路)、新店或碧潭為名。
上下車站點使用捷運新店站(新店路)作為站牌名
腳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