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世宗

大明第11位皇帝、即嘉靖帝 (1507-156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世宗
Remove ads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或稱嘉靖帝堯齋[1],一號雷軒[2],又號天池釣叟[3]明朝皇帝廟號世宗,年號嘉靖。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駕崩無嗣,內閣首輔楊廷和立宗室旁支的朱厚熜入繼大統,即明世宗。明世宗是明憲宗之孫,明孝宗之姪,明武宗堂弟,興獻王朱祐杬次子,諡號「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4]

快速預覽 明世宗, 明朝皇帝 ...

世宗前期進行改革,銳意圖治,頗有作為,他說道:「今天下諸司官員,比舊過多。我太祖初無許多,後來增添冗濫,以致百姓艱窘,日甚一日[5]。」下令革除先朝蠹政,又嚴以馭下,史稱其「世宗習見正德時宦侍之禍,即位後御近侍甚嚴,有罪撻之至死,或陳屍示戒……又盡撤天下鎮守內臣及典京營倉場者,終四十餘年不復設,故內臣之勢,惟嘉靖朝少殺云。」[6],先後裁革錦衣衛及監局寺廠司庫、旗校、軍士、匠役十七萬餘人[7]。且寸斬前朝錢寧江彬王綸等奸臣,天下翕然稱治,時稱嘉靖中興

但世宗受人詬病處頗多,如他為了追封生父興獻王的問題,與楊廷和等朝臣爆發了嚴重衝突,即大禮議事件。世宗為此事,還對大臣們進行了嚴重的大清洗。世宗篤信道教,為個人修煉而暴虐無道,最終數名宮人不堪忍受虐待,而於嘉靖二十一年十月(1542年)試圖縊殺世宗,是為壬寅宮變。世宗險些喪命,事後決定搬離紫禁城,移至西苑玉熙宮居住。世宗在位中後期開始荒政,深居西苑不上朝,政令皆交由嚴嵩嚴世蕃父子打理,只聽取其報告來把控朝局。嚴氏父子專權、貪贓枉法、陷害殘殺忠良之臣,世宗難辭其咎。後期因營建繁興而濫用民力,導致府藏告匱,民眾起義無數。

世宗在位期間,陝西省發生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史稱「嘉靖大地震」,這場地震導致明朝國庫連續兩年虧空。

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將孔子的尊號由「大成至聖文宣王」改為「至聖先師」,故後世尊稱孔子為「至聖先師」。

Remove ads

人物生平

旁支入繼大統

Thumb
明世宗著袞龍袍畫像

朱厚熜是興王朱祐杬興王妃蔣氏的次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1507年(正德二年),朱厚熜出生於安陸(今湖北鍾祥)。1519年(正德十四年),朱厚熜的父親去世,13歲的朱厚熜以世子身份開始管理興國事務。

1521年4月15日(正德十六年三月辛酉),明武宗駕崩,無子嗣繼位。內閣首輔楊廷和張皇太后議定由朱厚熜入京繼皇帝位。同日,迎接朱厚熜的使團從北京出發,包括徐光祚張鶴齡、崔元(明憲宗女婿)、大學士梁儲、禮部尚書毛澄以及三名太監,5月2日到達安陸。5月6日,朱厚熜祭奠父親,次日(夏四月癸未)辭別母親後前往北京,隨從包括興王府長史袁宗皋和儀衛指揮駱安等。

5月26日,車駕到達北京以南的良鄉,禮部使者準備好迎接儀仗。楊廷和和禮部安排的程序是朱厚熜從東安門入城,在文華殿等待即位。朱厚熜對禮儀程序提出異議,認為自己是皇帝繼位,不應以皇子的禮儀入城。最終,朱厚熜在當天中午從大明門入城,在奉天殿即位,年號「嘉靖」。但在之後的八個月中,仍然沿用正德年號紀年。嘉靖元年從1522年1月28日開始(明朝法律規定禁止在年中改元)​。

Remove ads

大禮議

朱厚熜由旁支入繼大統後,欲追封亡父興獻王朱祐杬為「皇帝」,並遵封生母蔣氏為皇太后。但首輔楊廷和與其子楊慎等舊臣要求他改以明孝宗、生父生母改稱為叔父叔母,因而引發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期間因廷杖致死者多達十六人。最終,嘉靖不顧朝臣反對,追諡生父為皇帝、生母蔣氏為太后,稱明孝宗為「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嘉靖正式追尊生父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並將睿宗的牌位升袝太廟,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興獻王墓為顯陵,大禮議事件至此最終結束。

正德十六年(1521年)

5月30日,嘉靖派兩名太監前往安陸護送其母進京,並徵召費宏進入內閣。

6月1日,嘉靖下令禮部討論其父興獻王的封號。禮部建議嘉靖認明孝宗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父,但嘉靖不同意。

6月15日,袁宗皋升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8月4日,新科進士張璁上疏質疑嘉靖以明孝宗為皇考的要求,認為應尊崇興獻王為皇考,並為他在北京立廟。嘉靖收到上疏後讓禮部繼續討論,但遭到楊廷和和禮部的抗議。

10月6日,袁宗皋去世。

10月24日,蔣氏和隨從到達通州,駙馬都尉崔元和大學士蔣冕正式迎接她。蔣氏聽聞北京官員要求嘉靖以明孝宗為皇考,憤怒拒絕進入京師。

禮部建議以親王妃的禮儀讓她從正陽左門入城,再經過側門到達她在紫禁城的宮殿,但嘉靖拒絕,下令必須從大明門入城並謁見太廟。宮廷官員抗議,嘉靖請求母親在通州等待,並命令錦衣衛以太后禮向她提供法駕法服。

10月30日,張璁上呈第二道奏疏。御史和給事中彈劾他,嘉靖拒絕禮部嚴懲張璁的請求。楊廷和讓步,同意嘉靖追尊其父為帝,將祖母邵氏和母親蔣氏一併稱後。

11月2日,蔣氏從大明門入城,嘉靖在那裡等候。她沒有謁見太廟,而是拜謁了奉先殿和奉慈殿。

Remove ads

嘉靖元年(1522年)

春正月,嘉靖下令稱明孝宗為皇考,張皇太后為聖母,興獻王為本生興獻帝,母親為本生興獻後。

三月,嘉靖為張皇太后上尊號昭聖慈壽皇太后,為武宗皇后上尊號莊肅皇后,為祖母上尊號壽安皇太后,為母親興獻後上尊號興國太后。

九月,立陳氏為皇后。

十一月,祖母壽安皇太后去世。

嘉靖三年(1524年)

2月,南京刑部主事桂萼上疏請求改稱明孝宗為皇伯考,嘉靖要求廷臣討論。

3月,首輔楊廷和退休。

4月,禮部尚書汪俊請求退休。

5月,嘉靖為張皇太后和興國太后繼續上尊號,並追尊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

6月,蔣冕退休。嘉靖派使者前往安陸迎接獻皇帝的神主到北京,並任命禮部尚書石珤兼任文淵閣大學士。

8月,去除母親尊號中的「本生」稱謂。廷臣反對,134人被關入錦衣衛獄,廷杖導致16人死亡。獻皇帝的神主被供奉於觀德殿。毛紀退休。之後,楊慎、王元正、劉濟、安磐、張漢卿、張原、王時柯等人被廷杖,張原死亡,其他人被流放。

9月,吏部侍郎賈詠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10月1日,嘉靖定稱孝宗為皇伯考,昭聖皇太后為皇伯母,獻皇帝為皇考,章聖皇太后為聖母。10月11日,正式昭告天下。

10月,大同兵變

嘉靖六年(1527年)發生李福達案

嘉靖七年(1528年),明世宗成功鎮壓了陳卿在潞州發動的青羊山起義。次年(1529年),潞州被升格為潞安府

Remove ads

嘉靖中興

Thumb
嘉靖丁亥(1527)明世宗肅皇帝宸翰《程子動箴》

嘉靖帝前期推行了改革,成效顯著。河南道御史劉安說:「今明天子綜核於上,百執事振於下,叢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氣耳[8]。」張居正萬曆三年(1575)以自己少年時的親身體驗對嘉靖前期整頓學政的成就予以極高的評價。他說:「臣等幼時,猶及見提學官多海內名流,類能以道自重,不苟徇人,人亦無敢干以私者。士習儒風,猶為近古[9]。」

隆慶二年(1568)進士李樂對嘉靖前期革除鎮守中官的積極作用給予的評價,言道:「世宗皇帝繼統,年齡雖小,英斷夙成,待此輩不少假借。又得張公孚敬以正佐之,盡革各省鎮守內臣,司禮監不得干預章奏。往時,公卿大臣相見,無敢抗禮,甚有拜伏者。自張公當國,司禮以下各監局巨璫,見公竦息敬畏,不敢並行並坐,至以『張爺』呼之,不動聲色,而潛消其驕悍之心。蓋自漢唐宋元以來,宦官斂戢,士氣得伸,國體尊嚴,未有如今日者,誠千載一時哉[10]!」

因應外戚為害天下,嘉靖帝和張璁方獻夫在革除外戚世封的問題上達到了共識,下令永遠廢除此制,《明通鑑》編纂者說:「安昌伯錢維圻卒,其庶兄維垣請嗣爵,下吏部議。尚書方獻夫等言:『外戚之封,不當世及。』歷引漢、唐、宋事以證。璁以為然,力主之。上善其言,詔:『自今外戚封爵者,但終其身,毋得請襲。』自是,外戚遂永絕世封[11]。」

明代史學家何喬遠《名山藏》總結嘉靖前期「勵精化理,湔濯海內觀聽,挈清政本,杜塞旁落,奮武揆文,網羅才實。至於稽古禮典,取次厘毖一切,創必表章,軼往憲來,赫然中興,多孚敬(張璁)所翼贊」[12]。何喬遠認為嘉靖前期出現的國家中興是得益於內閣首輔張璁推行的改革。

而在嘉靖中後期,海瑞於嘉靖四十五年亦言:世宗「二十餘年不視朝,法紀弛矣」[13]

Remove ads

嘉靖荒政

世宗濫用夫役與國家財政之力大事興建[14],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每年不斷修設齋醮,造成巨大的靡費[15]

世宗好房中術秘方,多採處女之經血煉丹,方士陶仲文[16]與佞臣顧可學盛端明[17]等進獻媚藥得以倖進,世宗為人暴躁兇殘,朝鮮國使臣的著作,也稱他對宮女:「若有微過,多不容恕,輒加箠楚。因此殞命者,多至二百餘人[18]。」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爆發「壬寅宮變」,幾死於宮女之手。明朝太醫許紳用「虎狼之藥」救活世宗,但他在急救世宗時承受著「不效必殺身」的巨大壓力,不久他得了病,臥床不起,世宗來看望他,許紳說:「吾不起矣,曩者宮變,吾自度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病卒,賜恭僖。此後世宗相繼遷居西苑萬壽宮及玉熙宮謹身精舍,至死不曾回到紫禁城大內居住,直至瀕死前才在徐階明武宗死在宮外為例子勸說下回到大內居住。首輔嚴嵩專國二十年,殘害忠良,楊繼盛沈鍊等朝臣慘遭殺害。

嘉靖朝吏治敗壞,爆發多起農民起義,如:山東礦工起義陳卿起義蔡伯貫起義、浙贛礦工起義李亞元起義賴清規起義,邊事廢弛,1524年以後爆發多起大同兵變,1535年爆發遼東兵變,1560年爆發振武營兵變長城北方蒙古韃靼俺答汗寇邊,倭寇侵略中國東南沿海,就是「北虜南倭」的問題,後賴朱紈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率軍肅清倭寇。世宗在位之時,葡萄牙人遠航當時屬廣東省香山縣管轄的澳門,並「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為藉口開始於澳門定居,從而在澳門展開了接近450年的葡萄牙租借及殖民時期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方士王金等偽造《諸品仙方》、《養老新書》,製長生妙藥獻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二月,(1566年)戶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世宗初大怒,擲疏於地,並下詔讓錦衣衛三法司論罪。但後重置御案上數日內再三閱讀。後法司擬處大辟的刑罰,但世宗審閱後卻留中不發,以致海瑞終未獲刑。

Remove ads

任內發生的重大事件

嘉靖大地震

Thumb
1556年嘉靖大地震,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嘉靖三十四年農曆臘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山西陝西河南同時發生地震。這次地震分布在陝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地,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大陸,有感範圍遠達福建兩廣等地。百姓民眾因壓砸、焚溺、與飢疫而死者無法估計,其奏報有名者便達83萬有多,不知名者不可勝數。死亡人口之多幾達當時人口的百分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地震史上僅有的案例。這次大地震致使陝西、山西、河南等省97州受災,101個縣受害,災區面積大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範圍為5省227個縣。「餘震月動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載,五年漸輕方止」。由於明代後期吏治腐敗,國庫空虛。地震發生後明朝從國庫調撥大量資金用於救災,導致明朝國庫連續兩年虧空,加上地震引發的自然災害和瘟疫導致明朝政府稅收減少,對明朝的國力和財政狀況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19][20]

Remove ads

駕崩

Thumb
明永陵,2019年拍攝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八,世宗免去臘宴。十四日,世宗病篤,時隔二十多年重新住回大內。當日午時,於乾清宮駕崩。徐階裕王入宮主持大行皇帝喪禮。裕王自東安門入,至乾清宮御榻前發喪。次日,大行皇帝小殮,並發佈遺詔[21]。十六日,大殮,並上廟號世宗[22]

隆慶元年三月十一日,世宗梓宮及祔葬孝潔皇后、孝恪皇后梓宮離開北京。十六日,世宗及孝潔皇后、孝恪皇后梓宮抵達永陵。次日,世宗入葬永陵[23]

遺詔

任用官員

宰輔

名將

太監

  • 黃錦:初任朱厚熜伴讀。世宗期間掌司禮監、東廠。稱其為「黃伴」,頗受信任。權勢強大,但能自我約束的一個太監。
  • 孫洪:御馬監太監。成化十三年入宮。此人清廉奉公。
  • 畢雲:提督東廠。辦事清廉、勤勞謹慎。
  • 孫彬:內官監太監。此人好學,善於楷書。
  • 陳洪:御馬監掌印太監,後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人物評價

嘉靖皇帝醉心於西苑修仙齋醮,直到他最後死去,卻一直是「雖深居淵穆而威柄不移」,雖數十年不見朝臣[24],仍能做到「大張弛、大封拜、大誅賞,皆出獨斷,至不可測度[25]。」明世宗非常聰明,也十分勤奮,批閱奏書票擬經常到後半夜[26]。但嘉靖後期,朝中官員貪污納賄、奢侈靡費,確已成普遍的現象[27]

  • 明史·世宗本紀》:「贊曰:世宗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顧迭議大禮,輿論沸騰,幸臣假託,尋興大獄。夫天性至情,君親大義,追尊立廟,禮亦宜之;然升祔太廟,而躋於武宗之上,不已過乎!若其時紛紜多故,將疲於邊,賊訌於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雖剪剔權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 國榷》:「世廟起正德之衰,釐革積習,誠雄主也。因議禮自裁,好稽古右文之事,諸臣迎附,祗諍於儀節,反實政略焉。」
  • 名山藏》:「臣喬遠曰:臣每見故縉紳父老,若為郎時尚接先朝皆御之臣,多好言嘉靖時事,其謨猷合聖賢,動作掀天地,真中興之主矣。晚節西苑崇玄,帝心固以為敬天,雖萬幾在宥而精神無時不運,於天下者四十餘年如一日,所以饗世獨久歟。」

家庭成員

祖先

更多資訊 明世宗家族 ...

后妃

嘉靖帝為明代正式冊封妃嬪最多的皇帝。世宗性卞,待宮人多不測。

皇后

  1. 孝潔肅皇后陳氏,嘉靖元年冊封為皇后,嘉靖七年十月病逝。初謚悼靈,後改謚孝潔,葬於天壽山皇貴妃、皇太子陵園。穆宗加謚曰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翊聖肅皇后,遷葬帝陵,祔廟。
  2. 廢后張氏,嘉靖元年冊封為順妃。嘉靖七年陳皇后薨逝之後,被冊立為皇后。嘉靖十三年正月被廢,嘉靖十五年閏十二月去世,葬於金山皇族園寢。
  3. 孝烈皇后方氏,嘉靖十年冊封為德嬪,嘉靖十三年正月冊立為皇后,去世後葬永陵,諡曰孝烈端順敏惠恭誠祗天衛聖皇后。世宗遺命以她為元配皇后祔廟,但穆宗改以孝潔皇后祔太廟,移孝烈皇后神主弘孝殿。
  4. 孝恪皇太后杜氏,明穆宗生母,嘉靖十年冊封為康嬪,後為康妃,去世後謚為榮淑康妃。穆宗即位,尊謚為孝恪淵純慈懿恭順贊天開聖皇后,遷葬永陵,祀主神霄殿。

皇貴妃

  1. 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沈氏,嘉靖十年冊封的九嬪之一,錦衣衛帶俸指揮僉事沈九鼎之女,曾封僖嬪、宸妃、貴妃。[28]
  2. 榮安惠順端僖皇貴妃閻氏,嘉靖十年冊封的九嬪之一,山西沁州人。錦衣衛帶俸指揮使閻紀之女,曾封麗嬪、麗妃、貴妃,生皇長子哀沖太子朱載基,去世後追封為皇貴妃。[28]
  3. 端和恭榮順溫僖皇貴妃王氏,河北文安縣豐富屯人,錦衣衛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王隆之女,曾封昭嬪、貴妃,生皇次子莊敬太子朱載𡓝[28]

貴妃

  1. 恭僖貞靖貴妃文氏,錦衣衛指揮同知文明之女,初為宮內女官,曾封敬妃。

  1. 端惠安榮靖妃盧氏應天府人,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盧惠之女,生皇四子景恭王朱載圳
  2. 恭淑安僖榮妃楊氏驃騎將軍兼錦衣衛指揮使楊朝宗之女。
  3. 悼隱恭妃文氏,嘉靖元年入宮,錦衣衛帶俸指揮僉事文榮之女,因罪被「退閒」,諸喪儀皆從殺禮。
  4. 懷榮賢妃鄭氏,嘉靖十年冊封的九嬪之一,錦衣衛帶俸正千戶鄭淮之女,去世後追封為賢妃。
  5. 溫靖懿妃趙氏,嘉靖十年未被冊封為九嬪之淑女。衛輝府汲縣人,錦衣衛指揮僉事趙汝誠之女,生皇六子戚懷王朱載與皇八子均思王朱載
  6. 昭靖徽妃王氏,錦衣衛帶俸正千戶王受之女,生皇次女思柔公主朱福媛。
  7. 榮昭德妃張氏,錦衣衛帶俸都指揮使張剛之女,生皇五女嘉善公主朱素嫃
  8. 榮安貞妃馬氏,追贈錦衣衛指揮同知馬景之女。
  9. 端惠永妃徐氏,錦衣衛帶俸都指揮使徐禮之女。
  10. 恭僖麗妃王氏,錦衣衛帶俸指揮僉事王頂之女。
  11. 沈安妃,嘉靖十年冊封的九嬪之一,錦衣衛帶俸正千戶沈欽之女。
  12. 曹端妃,嘉靖十年未被冊封為九嬪之淑女。順天府固安縣西辛里人,錦衣衛副千戶曹濟之女,生皇長女常安公主朱壽媖與皇三女寧安公主朱祿媜,壬寅宮變發生後被處決。
  13. 江肅妃,壽州人,錦衣衛都指揮僉事江洋之女,生皇五子朱載𪉖
  14. 陳雍妃,錦衣衞帶俸指揮僉事陳瓚之女,生皇七子薊哀王朱載㙺與皇四女歸善公主朱瑞嬫
  15. 王宸妃,追贈錦衣衛指揮同知王鑑之女,卒年及葬地不詳。
  16. 張淑妃
  17. 包宜妃,嘉靖二年八月入宮,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包逵之女。
  18. 陳靜妃
  19. 何睦妃開封府陽武縣人,錦衣衛帶俸正千戶何臻之女。
  20. 王莊妃應天府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王繪之姐。
  21. 褚晏妃,錦衣衛帶俸副千戶褚江之女。
  22. 張常妃保定府雄縣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張子成之姑母。
  23. 彭安妃
  24. 高和妃大名府清豐縣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高廷璋之女。
  25. 耿平妃河間府河間縣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耿世傑之女。
  26. 吳定妃廣平府雞澤縣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吳登之女。
  27. 李順妃,大名府南樂縣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李果之女。
  28. 王懷妃
  29. 張安妃,順天府大興縣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張國相之姐。
  30. 于宜妃,錦衣衛帶俸副千戶于成之妹。
  31. 宋宜妃
  32. 諸靜妃
  33. 張和妃
  34. 高安妃,大名府大名縣人,錦衣衛帶俸副千戶高森之女。
  35. 杜莊妃
  36. 王康妃
  37. 尚壽妃,追贈驃騎將軍兼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尚臣之女。原為宮婢,曾封美人[29]
  38. 甘妃,徽號不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甘氏於發現懷孕後三個月患上了瘧疾,太醫院官朱林讓其服下三劑柴胡桂技湯,甘氏的病情便好轉了。怎料甘氏與宮娥戲龍舟時不慎觸動龍胎而流產,甘氏匿情曠奏且歸咎於太醫,世宗大怒將所有太醫發落至六部九卿治罪,或斬或流放[30]

  1. 王莊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王雄之女,嘉靖十年冊封的九嬪之一。
  2. 韋惠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韋聚之女,嘉靖十年冊封的九嬪之一。
  3. 盧和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盧永昌之女,嘉靖十年冊封的九嬪之一。
  4. 李敬嬪[28]河南開封府延津縣人,錦衣衛正千戶李拱臣之長女,卒年及葬地均不詳。
  5. 王靜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王瓚之女,卒年及葬地均不詳。
  6. 任順嬪[28],錦衣衛正千戶任惠之女,卒年及葬地均不詳。
  7. 劉淑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劉英之女,卒年及葬地均不詳。
  8. 王宜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王俊之女。
  9. 王裕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王欒之女。
  10. 余榮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余洪之親屬,卒年及葬地均不詳。
  11. 徐昭嬪,錦衣衛帶俸正千戶徐瑾之親屬,卒年及葬地均不詳。
  12. 王寧嬪,錦衣衛帶俸指揮僉事王稠之親屬,壬寅宮變之主謀,後被處決。
  13. 王懷嬪
  14. 黃御嬪順天府大興縣人,錦衣衛帶俸百戶黃偉之妹。
  15. 趙婉嬪
  16. 馬常嬪順德府鉅鹿縣人,中順大夫馬時中之女。
  17. 楊常嬪(前)
  18. 劉常嬪(前)[31]
  19. 楊常嬪(後),順天府大興縣人,錦衣衛帶俸百戶楊安之女。
  20. 張常嬪(前)[31]
  21. 劉康嬪,錦衣衛帶俸百戶劉相之女。
  22. 傅常嬪
  23. 張常嬪(後)[31]順天府固安縣人,錦衣衛帶俸百戶張存仁之妹。
  24. 劉常嬪(後)[31]
  25. 陳常嬪[31]廣平府邯鄲縣人,錦衣衛百戶陳時政之妹。
  26. 李常嬪
  27. 張昭嬪[31]
  28. 武常嬪
  29. 郭寧嬪
  30. 田靜嬪,錦衣衛帶俸百戶田文之妹。
  31. 孟安嬪
  32. 任和嬪,任端之女。
  33. 宋麗嬪永平府灤州人,錦衣衛帶俸百戶宋槃之女。
  34. 高常嬪順天府霸州人,高寧之女。
  35. 王常嬪

子女

  1. 哀沖太子朱載基(1533年),生兩月而夭折,母皇貴妃閻氏。
  2. 莊敬太子朱載𡓝(1536-1549,14歲),早薨,母皇貴妃王氏。
  3. 穆宗朱載坖(1537-1572,36歲),原封裕王,母康妃杜氏。
  4. 景恭王朱載圳(1537-1565,29歲),母靖妃盧氏,嘉靖四十四年薨,無子國除。
  5. 潁殤王朱載𪉖(1537年),生一日即夭折,母肅妃江氏。
  6. 戚懷王朱載𰋁(1537-1538),生未逾歲殤,母懿妃趙氏。
  7. 薊哀王朱載㙺(1538年),生半月而夭折,母雍妃陳氏。
  8. 均思王朱載𰉬(1539-1540),生未逾歲殤,母榮妃趙氏。

  1. 常安公主朱壽媖(1536-1549)[32],母曹端妃,未下嫁。十三歲薨
  2. 思柔公主朱福媛(1538-1549)[32],母徽妃王氏,未下嫁。十一歲薨
  3. 寧安公主朱祿媜(1539-1607)[32],又作成平公主[33],母曹端妃,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
  4. 歸善公主朱瑞嬫(1541-1544)[32],母陳雍妃,三歲夭折,追冊,葬祭視太康公主。
  5. 嘉善公主朱素嫃(?-1564)[32],又作安泰公主[33],母張德妃,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許從誠。四十三年薨。

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 飾演嘉靖的演員
1965年香港粵語片《大紅袍 關海山飾演明世宗
1984年香港亞洲電視古裝武俠片《雲海玉弓緣 江圖飾演明世宗
1985年中國大陸戲曲《海瑞罵皇帝 陶金飾演明世宗
1986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海瑞傳奇(海青天)》 許守欽飾演明世宗
1996年香港無線電視古裝武俠片《十三密殺令 詹秉熙飾演明世宗
1999年香港電視連續劇《海瑞鬥嚴嵩 詹秉熙飾演明世宗
2000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海瑞罷官 王卞飾演明世宗
2002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雷峰塔英雄傳 張鐵林飾演明世宗
2002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名捕震關東 張鐵林飾演明世宗
2003年台灣電視連續劇《三劍奇緣 熊天平飾演明世宗
2004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嘉靖風雲之亂世情殤 唐國強飾演明世宗
2005年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古裝劇集《本草藥王 曾偉權演明世宗
2006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大明王朝1566 陳寶國飾演明世宗
2007年中國大陸電影《新忠烈圖 鄭曉寧飾演明世宗
2009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大明醫聖李時珍 溫兆倫飾演明世宗
2010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怪俠一枝梅 張雷飾演明世宗
2010年中國大陸3D立體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 王衛國飾演明世宗
2013年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刑名師爺 嚴寬飾演明世宗[34]
2015年中國大陸古裝電視劇《抗倭英雄戚繼光 何冰飾演明世宗
2019年中國大陸古裝電視劇《錦衣之下 丁勇岱飾演明世宗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