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暗戀桃花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暗戀桃花源》是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劇,由賴聲川編導。1986年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首演,1991年、1999年、2006年、2016年以及2022年共五度重新推出舞台,1992年曾改編為電影。
![]() |
全劇共分十四幕,由〈暗戀〉與〈桃花源〉兩個悲喜劇於舞台碰撞、並置,而形成新的戲劇張力。
2006年,表演工作坊與明華園戲劇團合作,桃花源部分改由歌仔戲演出;該年,賴聲川並編導中國大陸版本,並由中國大陸演員擔綱,於北京、上海演出。2007年,表演工作坊更與香港話劇團合作,推出三地聯演版和香港版。2007年,被田本相譽為與老舍《茶館》、曹禺《雷雨》並列百年華文戲劇經典作品。[1] 2015年在美國奧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Orgon Shakespeare Festival),由美國演員用英文演出80場,成為第一部打進美國主流劇場的華人作品。2016年,「表演工作坊」推出《暗戀桃花源-三十週年紀念版》巡迴全台海內外,再度掀起華人劇場的高峰。2018年受邀為澳亞藝術節(Oz Asia Festival)重點節目,成為首次在澳洲演出的臺灣戲劇團隊。[2]《暗戀桃花源》被紐約時報評為「當代中國最受歡迎的舞台劇」。《今日北京》稱之為「為中文劇場創造新的文法」(12/1/2006)。澳洲《赤腳評論》說「這是世界上偉大的劇場作品」。[3]
Remove ads
編劇
表演工作坊擺脫一般導演、編劇、演員並列分工的形式,採取導演、演員集體即興創作的編劇模式。暗戀桃花源一劇劇本原由賴聲川與1986年參與首演的李立群、金士傑、顧寶明、劉靜敏、金士會、管管、陳玉慧、游安順等人共同創作。結合悲劇與喜劇產生「古今交錯,又悲又喜」的戲劇效果。賴聲川質疑傳統所謂悲、喜劇分立的模式,認為悲、喜劇本是一體兩面,互動而消長,因而編成這樣的作品。兩個劇團擠在一個舞台上演出的想法,則是由李國修在編排時提出。
暗戀桃花源一劇的發想來自南海劇場管理員的個人疏失,他把劇場時間表搞錯,同時讓兩個劇團擠在一個舞台上彩排所引發的搶場地大戰,成為賴聲川創作該劇的靈感來源;本劇講述兩個毫不相干的劇團,陰錯陽差同一天在舞台上排戲,一個演時裝悲劇「暗戀」另一個演古裝喜劇「桃花源」,雙方人馬在相互混亂中,完成了一場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演出。
Remove ads
劇情大要
「暗戀」與「桃花源」兩劇演出檔期相鄰,因為劇場管理人員的疏忽,使得兩個劇團為搶排練場地,雙方人馬爭執不休。兩劇的導演、演員,在彼此的劇幕中穿梭干擾,仍無法解決場地撞期的問題。最後兩個劇團妥協,舞台分半,各自排練。兩劇演員卻在台上,相互錯接台詞,兩劇莫名連接,彼此干擾卻又微妙共鳴。最後,「暗戀」一劇導演讓出場地,由「桃花源」先行排完。這時劇場管理員突然現身,要關閉場地,經現場劇組人員陳情,管理員通融十分鐘,「暗戀」一劇方才排演完成。
「暗戀」一劇,描述中國東北青年江濱柳與雲南女子雲之凡於上海相戀。抗戰後,雲之凡預備返回昆明過年,行前,兩人相約於黃浦江外灘公園見面。經此一別,兩人卻因國共內戰中斷音訊,各自輾轉逃至台灣,卻闊別五十餘年,不曾相遇。江濱柳邁入垂暮之年,身患絕症,偶然得知雲之凡早已來台的消息,決定登報尋人。等待期間,江濱柳向來台後結髮的妻子交代身後之事,獨自陷入舊日戀愛的純淨回憶中。數日之後,雲之凡登門,卻早已各自婚嫁,兩人相對,不勝唏噓。
「桃花源」一劇,敘述老陶、春花貧賤夫妻失和,春花與袁老闆外遇。老陶失望之餘,決定離家捕魚,以圖出路,偶然誤入桃花源中。竟遇一對白衣男女,與袁老闆、春花全然相肖。老陶於桃花源中住下,卻不住思念春花,決意返家偕其同來。返回武陵後,春花與袁老闆早育有一子,生計艱難,相互怨懟。面對老陶出現,驚恐不已,亦不願隨其同去,老陶無奈,獨自又行離去,卻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劇中另有一神秘女子,不斷尋找一名名為劉子驥(原著《桃花源記》結尾所引用南陽高士,稱其尋找桃花源前病逝)的男子,不斷在舞台之間遊蕩、穿梭、探詢、吶喊 著─劉子驥~~。
Remove ads
演員與角色
劇本原創爭議
《蘋果日報》報導,據臺灣劇場界人士爆料,《暗戀桃花源》由李國修發想和架構,但表演工作坊推出《暗戀桃花源》,編導卻僅掛賴聲川名字。丁乃竺回應,兩個劇團爭奪舞台的想法來自李國修,賴聲川認為可以用悲劇與喜劇同在一舞台的演出方式來呈現。實際創作與編導時,李國修人在美國,並未參加,而李國修掛名該舞台劇製作人。
演出場次
Remove ads
三地聯演版
2007年7月27-29日於香港及8月21-23日於北京上演的「三地聯演版」是為一大突破,由表演工作坊及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 由於本劇劇情為兩個劇團「暗戀」及「桃花源」在同一個劇場爭奪排練場地,於是這次演出是由大陸「暗戀」組 (黃磊、袁泉)、香港「桃花源」組(高翰文、辛偉強及馮蔚衡)及大陸、台灣或香港的「其他角色」組成,語言也是各自用大陸口音普通話,香港粵語,及台灣口音國語結合而成。由於直接真的是兩個劇團的演員 (表演工作坊及香港話劇團) 的一台戲,無論是在劇情表現、戲劇衝突、文化衝突、語言不同各方面,三地版實在是將《暗戀桃花源》的效果達致極致,比對全普通話或全粵語的大陸版/台灣版及香港版,「三地版」是另一種特別而且極佳的效果。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