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光耀之死

2015年历史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光耀之死
Remove ads

2015年3月23日凌晨3時18分(新加坡標準時間),新加坡建國後首任總理、前內閣資政和執政人民行動黨首任秘書長李光耀因重症肺炎醫治無效逝世,享耆壽91歲[1]新加坡政府因其離世舉行了一連串悼念活動。

快速預覽 日期, 地點 ...

入院與逝世

2015年2月5日,李光耀因重症肺炎被送至新加坡中央醫院治療,並啟用呼吸機英語Medical ventilator新加坡總理公署21日發表聲明說,李被入住加護病房進行治療,當時病情處於穩定狀態[2],在3月6日病情仍沒有太大的變化[3]。3月17日,新加坡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李光耀的病情因感染出現惡化,醫護人員對李光耀使用抗生素,並密切監控其病情[4]

2015年3月23日凌晨3時18分(新加坡標準時間),李光耀因重症肺炎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1歲。[5][1]

逝世前的假消息事件

3月18日夜,網上流傳一個據稱是新加坡總理公署網站文告的截圖,稱建國總理李光耀已經逝世,並被人民網網易鳳凰網、《中國時報》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外媒轉載。隨後聯合早報向新加坡總理公署求證。總理公署回應稱未發布任何新訊息,該文告為假冒文告。總理公署呼籲公眾查證消息來源的連結,並已就此事件向警方報案。[6]調查得知,一名未滿16歲的新加坡男學生涉嫌發布此消息。[7]他可能觸犯了濫用電腦法令,一旦罪名成立,將面臨不超過5萬新元的罰款,或10年以內的監禁,或者兩者兼施。[8]錯誤轉發的多家外媒已相繼糾正或撤下錯誤報道。[9]

悼念活動

Thumb
李光耀逝世後,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新加坡國旗和大學的旗幟降半旗。

2015年3月23日至29日,新加坡所有政府建築將降半旗,表達對李光耀的敬意。

私人守靈儀式

李光耀的靈柩於23日下午1時停放於總統官邸,並於23日至25日將靈柩移動至總理官邸,近1,200人弔唁[10]

特別國會會議

新加坡國會於26日召開特別會議,向建國總理李光耀致敬[11]

民眾瞻仰

新加坡地鐵百勝地鐵站告示民眾,在李光耀靈柩瞻仰期間,地鐵將通宵運營

李光耀的靈柩於25日至28日停放在新加坡國會大廈供民眾瞻仰,有民眾於24日晚上已到場輪候,亦有民眾於日間等候八小時才能入內瞻仰;由於數以萬計市民受僱,於國會大廈附近等候,故當局延長國會大廈的開放時間至午夜,繼而通宵開放[12],而新加坡的地鐵、輕軌、部份巴士路線亦通宵行走[13]

弔唁處

新加坡於國內安排18個公眾弔唁處,供公眾弔唁。而境外的使領機構亦用作弔唁用途。

展覽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從3月25日至4月26日,為李光耀舉辦紀念展覽。而新加坡國內25間公立圖書館亦增設有關李光耀著作的專區。

國葬

李光耀的國葬於新加坡時間3月29日下午2點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舉行[14]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李源潮韓國總統朴槿惠、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等世界各國政要將會參加此次國葬活動[15][16][17]

發言的人士包括:

  • 李光耀長子、總理李顯龍[18]
  • 總統陳慶炎
  • 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
  • 前內閣部長王邦文
  • 前任部長丹那巴南
  • 前高級政務部長施迪
  • 日薪公共雇員聯合會秘書長穆都古瑪
  • 丹戎巴葛社區領袖梁鎮龍
  • 《海峽時報》前記者趙環瑋
  • 李光耀次子李顯揚[19]

宣讀悼文結束後,總理李顯龍和總統陳慶炎,分別代表家人和新加坡政府向李光耀獻花,武裝部隊銅樂隊號角手吹響名為《最後崗位》的樂曲。16點35分,現場出席者及新加坡民眾,一同為李先生默哀一分鐘。跟著宣讀信約,最後典禮台上播出了新加坡國旗的畫面,並奏新加坡國歌。國葬儀式約於16時40分完結,李光耀的靈柩移往萬禮火葬場英語Mandai Crematorium and Columbarium,由李家舉行私人儀式後火化[20]

主要弔唁者名單

以下為前往新加坡總理官邸哀悼李光耀的主要悼喪者: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職位 ...

以下為前往新加坡國會大廈哀悼李光耀的主要悼問者:[23]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職位 ...

以下為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參加李光耀國葬的主要政界人士:[30]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職位 ...
Remove ads

其它

另外,在廣東梅州大埔高陂唐溪村的李家祖居中翰第,當地村民也舉行了李光耀逝世的悼念活動[54]

國內回應

現任總理,李光耀長子李顯龍在當地時間早上八時以馬來語、華語和英語發表電視廣播,演講期間一度哽咽。

在華語的演講中,他表示:

另外,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和總統陳慶炎,也為李光耀的逝世哀悼[56][57][58]

包括國會最大反對黨工人黨在內的新加坡各反對黨也紛紛就李光耀的逝世表示哀悼,並向李顯龍總理傳達慰問。[59]工人黨領導人劉程強稱讚李光耀擁有「傑出的智慧和勇氣」,但表示,他的政策和方法也讓新加坡付出了代價。[60]

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新傳媒旗下各頻道的娛樂節目停播一周,全天滾動播出與李光耀相關的特備節目、新聞節目、時事節目和資訊節目。[61]

另外,新加坡籍歌手孫燕姿取消於3月25日在中國大陸舉行的個人演唱會,她於當日帶著2歲大的兒子到國會大廈排隊,向李光耀致敬[62]

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發布文告稱,李光耀政府關閉南洋大學,壓制華文教育仍是不可原諒的,並指新加坡憑著其優良的地理位置,勤勞人民的勞動及工商界的貢獻而取得的成績,將這一切榮耀歸功於李光耀是不恰當的。[63]

國際回應

亞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3月23日向新加坡總統陳慶炎致唁電。他表示,李光耀是「新加坡的締造者,也是廣受國際社會尊重的戰略家和政治家。他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關係的奠基人、開拓者、推動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向新加坡政府及總理李顯龍和人民表示沉痛哀悼。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和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也分別向新加坡國會議長和政府副總理致唁電。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將應邀出席李光耀的葬禮和弔唁活動[64][15]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3月23日致函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他表示,李光耀「為人正直,堅毅不拔,憑著過人的遠見和魄力,為新加坡奠定穩固基礎,使新加坡繁榮穩定,在經濟發展取得驕人成就」[65]

行政長官崔世安於3月23日致函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哀悼[6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李光耀是「亞洲最偉大的領袖,他奠定了新加坡的繁榮」[67]

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均對李光耀的逝世作出了報道[68][69][70]。3月23日,總統朴槿惠發表聲明,對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71]

內閣總理朴鳳柱就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致唁電,稱李光耀「是新加坡共和國的締造者,是朝鮮人民的老朋友」。[72]

總統阿基諾三世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新加坡的一個時代結束了[73]。」

首相納吉·阿都拉薩向新加坡總理致唁電[74];而前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在其部落格發表了主題為「光耀與我」的文章,他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悲傷及哀悼,他說他經常跟這位新加坡老將交鋒,但對這新生的國家茁壯成長上提供了不分仇敵的意見,他還寫隨著李光耀的逝世,東協在沒有李光耀及蘇哈托總統下失去了強勢領導。[75]

總理帕拉育·詹歐查對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76]

總統佐科·維多多對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並稱他為印尼的親密夥伴[77]

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表示,李光耀是一位「有眼光的領導人」[78]

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評價李光耀是「一位有靈感的領導人」[79]

蘇丹哈桑納爾·博爾基亞評價李光耀是「魅力和模範的領導者」[73]

首相洪森表示,李光耀是新加坡之國父,在他的領導之下,新加坡成為了世界最繁榮的國家[80]

總理阮晉勇和部分內閣成員親自到新加坡駐越大使館向李光耀致哀。阮晉勇在弔唁冊寫道,李光耀的逝世是新加坡和整個東協共同體的損失,又表示他的思維和對新加坡的貢獻都會成為鼓舞新加坡世代進步的泉源[81][82]

總理通邢·塔馬馮向新加坡總理致唁電,形容李光耀是「一位卓越的領袖」,對新加坡和寮國,以至於和東協各成員國之間「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立下功勞[80]

總統魯哈尼表示,李光耀是是一位「有眼光的領導人」。他還說,經過李光耀的執政,新加坡成為亞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他的事跡將永遠不會忘記[83]

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林永樂請中華民國駐新加坡代表謝發達轉達總統馬英九及行政院長毛治國唁電,對李光耀家屬表達慰問之意[84]。馬英九於24日飛赴新加坡弔唁李光耀,而對此中國大陸方面反應平淡,未對新加坡方面表示不滿。[85][86]林永樂亦前往新加坡駐台代表處弔唁。

大洋洲

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博特對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87]

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對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87]

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向新加坡總理致唁電[88]

歐洲

德國總理默克爾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唁電。她表示李光耀曾帶領新加坡「成為東南亞進步和現代化的縮影」、「與德國密切合作的貿易、物流、金融和研究的全球中心」。她還回憶起2011年赴新加坡的訪問,並與李光耀激烈討論[89]

時任首相戴維·卡梅倫表示,李光耀是「英國的老朋友」[90]。前首相托尼·布萊爾稱讚李光耀是「現代社會最不尋常的領導人之一」和「真正的政治巨人」[91]。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表示,李光耀是一位有遠見的領導人[92]

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表示,李光耀之死令法國失去一個令兩國關係更緊密的朋友。[93]

總統普丁對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而克里姆林宮新聞局則表示,「俄羅斯把李光耀視為發展兩國友好關係英語Russia–Singapore relations的一貫支持者,他為加強雙邊互利合作做出巨大貢獻」[94]

總理馬泰奧·倫齊向新加坡總理致唁電[95]

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致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李光耀的逝世致唁電[96]。土耳其外交部還發表其官方聲明[97]

首相馬里亞諾·拉霍伊表示,他對李光耀的逝世深表痛心[98]

美洲

總統貝拉克·歐巴馬稱,他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痛心,在悼文中稱李光耀是「歷史真正的巨人」。美國前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表示,他與夫人對於李光耀的逝世感到難過[99][100][101]

總理哈珀在聲明中說,他傷心地得知李光耀的死訊,並代表加拿大人民傳達慰問,稱李光耀為「備受尊敬和有成就的領導者」。[102]

總統恩里克·佩尼亞·涅托推特上發布消息稱,對李光耀的逝世深表遺憾[79]

總理卡姆拉·珀塞德-比塞薩爾對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103]

非洲

南非政府對李光耀的逝世發表聲明[104]

國際組織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他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哀悼。他還在聲明中將李光耀稱為一位傳奇式人物和令人尊敬和鼓舞的亞洲領導人[105]

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副主任菲爾·羅伯遜稱,李光耀在新加坡經濟發展中所獲得的成績是以犧牲民主和人權為代價換取的,並稱「今天的新加坡需要改變」。[106]

其他政界人士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致函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向李光耀家人和新加坡人民表示慰問。[107]

商界人士

新聞集團董事會主席默多克、香港長和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嘉誠馬來西亞籍華人企業家郭鶴年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108][109]

學界人士

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發布文告稱,李光耀政府關閉南洋大學,壓制華文教育仍是不可原諒的,並指新加坡憑著其優良的地理位置,勤勞人民的勞動及工商界的貢獻而取得的成績,將這一切榮耀歸功於李光耀是不恰當的。[63]

學者評論

南洋大學出身的學者商丘羊認為,李光耀一死,新加坡的各種媒體,包括報紙、電台、電視台、雜誌刊物等,立刻推出報道,速度之快,步伐之統一,聲調之一致,這說明人民行動黨早有準備,利用李光耀之死,製造有利效應,達到最佳效果。新加坡當局原先考慮,希望李光耀能在2015年國慶日之後才死,就能借慶祝50周年國慶和李光耀的影響力產生巨大的選舉效果。然而李光耀提前死了,第二個方案立刻運作起來,借李光耀之死,博取民眾的同情,從而產生對大選的有利條件。[110]

他還指出,李光耀的靈柩,三易其地,從總統府、國會大廈,直到3月29日之國立大學文化館,憑弔者絡繹於道。按照華人古代遺制,停靈不易其位,以免驚動死者,然而今天早已不須遵制,而是為了需要。當局這種安排自有考量,目的是配合媒體,製造對人民行動黨參加下次新加坡大選有利的聲勢。然而以新加坡500多萬人口計算,這幾天前往弔唁之人不下140餘萬人,扣除學生、遊客與重複弔唁者,就以整數140萬計算,不過是新加坡人口之1/4,實際上達不到預期目標。李光耀是政治人物,自然會有擁護者。凡是政治人物,生前都會有大批擁護者,希特勒墨索里尼佛朗哥朴正熙吳廷琰蘇哈托蔣介石……這些獨裁者生前都有成千上萬的擁護者,不足為奇。但是,這些獨裁者死後,人亡政息,很快就煙消雲散,剩下的是人們一點一滴拼湊出他們的過去,留下謾罵和唾棄。擁護者在政治人物死後,會繼續擁護死者,藉以討好仍存的勢力。李光耀死後也不例外,這只要看看各種媒體一周以來的報道和言論就可以知曉。李光耀留給李顯龍一個設計周密的政權,在這個政權中,政治和經濟大權牢牢掌控在李氏家族手中。不過,根據人亡政息規律,李顯龍必須在各方面進行改變而不是亦步亦趨。如果沒有自己的政治見解,沒有自己的治國魄力,旁人很快看出底細,不過爾爾,內部的隱患會逐漸加劇擴大,而染指者也在暗中窺視。倘若李光耀留下遺詔,安排李家第三代總理上台,以李顯龍的政治智慧,那將是新加坡政治的不幸,也將是李氏政權面對的挑戰。[111]

許多政治分析員相信李光耀的逝世,讓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成為東南亞最後的「老衛兵」。[112]

相關事件

2015年3月27日,曾出演電影《孩子不壞》的新加坡16歲少年余澎杉YouTube上傳長度為8分38秒的自拍短片,題目為「李光耀終於死了!(Lee Kuan Yew Is Finally Dead!)」,稱李光耀強權,建立了一個貧富懸殊、以物質富足論成敗的社會,還把李光耀形容為「被過度褒揚、極具馬基雅維利色彩的領導人」,並出言「願你不得安息」。在片中,余澎杉又用耶穌比喻李光耀,指「兩者都是渴望權力而具惡意,卻騙人以為他倆慈悲仁厚」,又批評李的追隨者「完全妄想又無知」,對李的真實為人「渾無邏輯和認知」,如同基督徒一味盲從聖經牧師。余澎杉將此事件視為對新加坡現總理李顯龍的考量,他在視頻向李顯龍問到是否會因為他的觀點而逮捕他。「如果李顯龍想逮捕我的話,我將不得不和他抗爭到底。」隨後,15名警員上門拘捕余澎杉。3月30日,新加坡警方一名發言人出面證實余澎杉被捕,但未說明其嫌疑罪行。涉案短片目前已被設為「私人」,無法瀏覽,但有其他網民轉發了整段視頻。事件傳出之後,引來各界極大的反響,認為該少年的片段並無冒犯,有當地網民於網站www.change.org發動聯署,要求當地警方儘快釋放余澎杉。另外,新加坡刑法第298條定明,凡言語蓄意傷害他人的宗教或種族情感,罪成可判監高達3年及罰款,余澎杉的言論觸犯了該條。[113][114][115][116][11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